分享

【易理探索】如何理解周易“象”思维

 古润易象 2018-02-15

东方易象原创出品


《易传》有载: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君子居者观其象而玩其辞,动者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易经满篇写着“象”,但如何理解“象”呢,我们交流一下:

《易经》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它对后来的哲学、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就是在两种对抗性的物质势力(阴阳)运动推移之下孳生着、发展着。



观物取象的观念是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长期经验积累、抽象概括的结果。他们把千变万化复杂纷纭的事物抽象为阴阳一对基本观念,并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不受阴阳总规律的制约。周易就是用符号认识世界的,八卦符号我们称为型,当它表述世界万物的时候具备了“象”的特点,万物都可以归结为“象”。


不要把观物取象的思维看的神秘与复杂,总结起来也就是-----“取象比类”,取象,用已知之象,推导未知之象,触类旁通,获得新的认识,由具体事物推知抽象事理。周易这本书充满着“象”的思维,《周易》一切象,卦象、爻象,都是意象,正如《易.系辞》所说“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其他事物的根源。它们是天(乾)、地(坤)、雷(震)、火(离)、风(巽)、泽(兑)、水(坎)、山(艮)。这八种自然物中,天地是总根源,天地是父母,产生雷(震)、火(离)、风(巽)、泽(兑)、水(坎)、山(艮)六个子女。


卦辞爻辞中也用“象”的方法,如:天泽履卦辞:履虎尾,不咥人,亨,利,贞。篆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征:步履不安之象,履者,礼也。以柔履刚,危中有救,险处无妨。


把周易当童话看、当寓言看,把它描述的状态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给自己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那我们对周易已经明白一半了。


易学推理的基本方式就是读象,所谓读象,就是把一个抽象的符号所蕴藏的内涵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


中国民间的数术高手就是读象高手,易学八卦、八字也是符号学、六爻、奇门、六壬、太乙莫不如此。


这个人得乾卦:人体:头、首、胸部、大肠、肺、右足、右下腹、精液、男性生殖器、身体健壮、体寒骨瘦之人。乾、兑金旺,则克制震、巽木,故肝胆有病,故神经衰弱,口腔之疾、头疼之疾。乾兑金旺,畏寒怕冷,脾胃不好,乾为右腿关节病变。


易学就是观物取象的符号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