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年话狗:穷不宰家狗,狗为什么是一种“不杀之牲”

 qiangk4kzk8us4 2018-02-15

中国民间有着很多俗谚俚语,反映除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其中,在我国农村,“穷不宰家狗,富不杀耕牛”被广为流传,用来意指为人不能忘恩负义,不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下毒手。在猪、牛、羊、马、鸡和狗六畜中,唯有狗和人类成为了“不杀之牲”,狗有什么优良品质赢得了人类的尊重呢?

之所以说穷不宰家狗,是因为狗在所有的动物当中,是最忠诚的。在中国还有一句俗话,说“狗不嫌家贫”,意指不管人类在怎么贫穷,狗都不会因此而背叛主人,即便是穷的揭不开锅,哪怕狗出去外面觅食一天,晚上还依旧会回到主人这个贫穷的家,不会嫌贫爱富。

除了狗的性格忠诚之外,之所以“穷不宰家狗”,还因为关于狗的传说,如“人类的五谷和粮种,是狗从天神处盗来的”,“狗为先祖图腾”,“饮狗乳以延续族群”等。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就有以犬为图腾的“犬封国”、“犬戎”的记载。 《大荒北经》亦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郭璞注曰: “犬戎,黄帝之玄孙。” 犬戎一族自夏代起就活动于东夷地区,商至春秋开始分布于中原东部,这说明,进入中原地区以“犬”为氏族图腾的原始民族与华夏诸族已经具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可以说,图腾崇拜奠定了华夏犬文化的基础,是犬文化重要的生长点。

上古神话中,犬为“神”、为“英雄”,在真实的历史中,犬亦被视为“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代犹尚“犬“灵。《礼记·曲礼》载: “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说文·犬部》载,“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奉献故用犬旁。《周礼·秋官·司寇》也记载: “大祭祀丰犬牲。”这些文字说明商周祭祀以犬为牲品。因为“犬“灵的重要,周代专门设有“犬人”一职,其职责为“凡祭祀共犬牲”。从《礼记》中的《王制》、《坊记》等篇来看,为保证祭品的需要,在春秋之前很重视犬、羊的繁育,“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郑玄注: “古来杀牲,食其肉,坐其皮,不坐犬羊,是不无故杀之。”其寓意是希望除祭祀、庆典和节日外,不要随便杀犬、羊来吃,以保证其繁殖。

说到“穷不宰家狗”,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这句话的下联,就是“富不杀耕牛”。这是因为,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中,耕牛是重要的劳动力,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的农业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耕牛是勤劳、任劳任怨的代名词,旧社会在没有机械的时代,黄牛成为了田间唯一的苦力,拉车、耕地全是依靠牛力,尽管为人作出了贡献,但是牛一生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任凭皮鞭打在身上,一世勤勤恳恳,所以就有了鲁迅笔下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指那些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的人民公仆。正因为牛的这些优良品质,所以人们在富起来以后也很少听说有人宰杀自家耕牛食肉的。

“穷不宰家狗,富不杀耕牛”,是人们对动物忠诚和勤恳的褒奖,同时也以此为镜让,人们正视现实中的贫与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发扬忠诚、忠心、勤勉、务实的风格,唯有如此才能立身与社会,赢得所有人尊重,难道不是吗?

道友们,狗年大吉,您是怎么看待狗的品质和“穷不宰家狗,富不杀耕牛”这句话的,欢迎讨论区留言,谢谢!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