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学习成为家长普遍焦虑的时候,当认为考一个好大学就等于孩子有一个好未来的时候,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已经被完全功利化,进而绝对化,这对于一部分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在我的学生中,那些曾经品行顽劣,学习不思进取,成绩非常差的孩子,步入社会几年后的表现令人大为惊喜,他们中有做企业很成功的,有考取公务员业绩优异的,有也做了老师成为教学骨干的。对他们进行前后对照,越过具体的学习,我看到了他们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正是这些优点,让这群当初不被看好的孩子,最后成了社会上优秀的一员。 第一、热爱生活,有责任心,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总有些学生,上了高中后对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事情感兴趣,也能把他们做得很好。在家里,热爱家庭事务,是父母的好帮手,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完全相对,由此体现出强大的生活能力。 他们在班级里很有号召力,热衷于班级事务,又是班主任的好帮手,他们几乎能团结所有的学生,和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处理好关系。这样的学生处于自我认定的成就感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他的影响有限,父母的不满和抱怨他也能“笑看”。 总之,心理素质强大,有主见,自我认同感强。这样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弱者,但必定是社会生活的强者,社会是展示他们的大舞台。至于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实在没有好的作用,不如顺其自然。 第二、有明显的个人爱好与追求,属于偏才。其实现在高中学校的社团整体上不利于学习,且流于形式,但对于个别同学却是大有好处的。这样的学生对一些活动非常在行,如我的一个学生,擅长说相声,主持才华极佳,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把自己打造成了学生中的明星,除了学习数理化英语,其他时候他都自信心爆棚,成就感满满。他的成绩的确很差,也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当上了婚庆主持人,再后来自己开公司,再后来分公司开到了省城,也是成功人士。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这样一个充分尊重人的才华价值的美好时代,少数早早就崭露头角的学生,他们应该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和鼓励,并为其制定成长发展规划,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三、品行优良,为人和善,责任心很强。学生中有前两种特点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各方面表现平平,学习较差也无特长,属于班级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也是家长最为焦虑的学生。 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适应高中学习,可能当初的学段转换就没有完成,输在了高中的起跑线上,日后赶上去难度极大。这是客观现实,即使学生和老师都尽了努力,成绩还是不会有起色。 这些学生他们今后的人生路很可能与继续学习无关,但他们的人生也不会因此暗淡。如果这样的孩子,他们心地善良,为人谦和,富有上进心和责任心,他们一定能做好一名出色的普通人。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