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

 奥利亚207 2018-02-16

心不著三界之相,久之便飘飘有     出尘之姿。

意不贪五欲之境,久之便洒洒有     清净之貌。

赵文竹山水画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

笔墨对于中国画来说,决不仅仅是手段,而是灵魂。不讲究笔墨的人能画出好画,但决画不出好的中国画。


不是用毛笔蘸着墨汁画出痕迹就叫有笔有墨。有的人画一辈子画,甚至被奉为绘画大师,但他未必真懂笔墨。光有严谨的造、考究的构图甚至美妙的意境,而没有精妙的笔墨效果,便不可能成为一幅好的中国画。谢赫六法以气韵生动最为关键,这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绘画最显著的特征。而气韵生动离开笔墨则无从体现。


即使离开特定的表现对象,笔墨的自身也是有生命、有表情、有性格的。一笔之中有轻重疾徐、有浓淡干湿、有枯润涩滑、有清浊顺逆、有曲直偏正。这是毛笔的歌咏,是线条的舞蹈。透过这些看似孤立的线条墨痕,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的学养、胸襟、性格、心态、情绪、癖好甚至身体状况。笔墨有腔,就像京剧有腔一样。同样的音符和唱词,梅派、程派、马派唱起来味道不同。


同样的笔同样的墨,黄宾虹、渐江和石涛画出的黄山风格迥异。这个特点绝对是中国式的,西方人很难体会,日本、韩国、东南亚人也不懂,中国画家中习惯于西方哲学思维的人也不懂,即使毕生专攻中国画的人中,真正悟得个中三昧的也是少之又少,能够说出其中所以然的更是凤毛麟角。


你的成功,仔细追寻,源自很久以前

的一个正念。

你的遭遇,认真检点,来自很久以前

的一个邪念。

赵文竹山水画


中国画就是中国画

有些人对中国画这个名称概念产生质疑,这可以理解,但不可以苟同,这是由于他们只看到了工具材料的表象,没有看到中国水墨骨子里的那种中国精神。


日本、韩国的水墨画中就没有这种精神,西方人更画不出这种精神。中国画无论拿到何处,一眼就很容易看出是中国画。外国人画的水墨画充其量只能算模仿的中国画。日本的浮世绘很有日本特色,一眼就看得出是日本画。因此,中国画和日本画这两个概念就讲得通,这在世界画坛来说,属于特例。而油画、版画、素描等画种由于理念相同,技法相同,因此,比较难于区别它是哪一国的油画,哪一国的版画,哪一国的素描,因此没有办法称它们为英国画、美国画或西班牙画。


中国画能以独特而无可取代的风格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是值得自豪的事,为甚么我们有些中国人却要妄自菲薄、必欲去中国化而后快呢?可以这么说,保持中国画的纯粹性、民族性,不仅对中国文化有意义,而且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多样化都有深远的意义。


砚边偶得

墨韵禅


是赵文竹先生近十年撰写的关于中国画的论述系列,内容涵盖中国画的审美取向、精神指归、笔墨特质、当代中国画面临的问题与现象等,以及在中国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和艺术价值的评价,其中大多文章选自先生的国画集《墨韵禅趣》(西泠印社出版社)和《花甲流痕》(陕西美术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