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爹妈盼的就是团圆。春节这一天作为一年到头最重要的节日,游子在外不管这一年赚了多少钱也要赶回家过年。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人知道春节餐桌上的饮食习俗呢?今日小编就给大家讲解讲解大年初一到初七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老规矩。 大年初一:南汤圆、北饺子 北方人,是以吃饺子为主,而南方人大年初一大多是吃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团团圆圆。 大年初二:面条 大年初三:禁食米饭 民间以大年初三这天作为谷子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是禁食米饭的。在北方人们会以合子为食,合子里面的馅儿任意,根据个人喜好而制。而南方人,则没有固定,虽然说是禁食米饭,但大部分人们还是把米饭当作主食。 大年初四:大杂烩 以前人们都不富裕,前一天吃剩下的饭菜舍不得倒掉,都会在第二天重新煮热来吃。残羹剩饭也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也有很多人都喜欢吃,所以就约定成俗! 大年初五:吃饺子 大年初五吃的饺子和初一有所不同,这一天吃的饺子一定要自己去剁馅儿,就算是象征性剁两下也是需要的。饺子的形状要和金元宝差不多,寓意来年多财多福。 大年初六:没有固定 大年初六这一天没有什么固定习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年关差不多都过去了,生活都恢复到了日常。 大年初七:七宝羹 何谓七宝羹,就是用其中蔬菜做成的食物,包括芥菜、芥蓝、韭菜、七宝羹春菜、芹菜、蒜、厚瓣菜。话说初七是人日,民间风俗是要准备七宝羹的。目前这个习俗在客家和潮汕地区保存得比较完整,那里的商铺在初七那天会专门出售'七宝羹'的盆菜,用来纪念这个节日,其他地区好像没有这个东西。 其实小编觉得过年不管吃什么,新年只要开心就好,过节不就是图个团团圆圆,高高兴兴嘛,时代在进步,这些老规矩也是要改改了,你们说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