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瓷器之美 瓷器上的芳华 仕 女 指的是古代美丽聪慧的女子 清康熙 青花牡丹亭故事图盘 在历朝历代的画家笔下 这些女性大多出身名门望族 她们闲逸的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世人着迷 清康熙 青花笔筒 清康熙 五彩仕女图盘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目前发现最早的 具备工笔仕女画特质的 是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则被称作中国工笔仕女画的开端之作 东晋《洛神赋图》仕女形象 这个游魂般鬼魅的女性形象 与其说是神女 不如说是文人心中可遇不可求的“女神” 完美的无以复加 但却似有若无 飘忽不定 她成为后世文学中“伤感”美人的典范 也是后世仕女画中反复描绘的对象 清同治 粉彩四美高足盏 ![]() 民国 粉彩仕女瓶 ![]() 清同治 粉彩仕女小尊 景德镇瓷器上出现仕女形象却要晚了很多 这是因为绘画颜料 难以经受住1300度的高温煅烧 元代开始 青花瓷器烧制技术的成熟 让绘画艺术融入到瓷器当中 以瓷为笺 或许能绘出最美的山水文章 也可以画出最好的仕女美人 在文山君看来 瓷器上的仕女 因为多一层釉色的渲染 比之宣纸 绢本上的仕女 似乎更多了一份柔媚 - 明 宣德 - 明宣德一朝虽仅有短暂的十年 但宣德帝治国有方 社会处于相对安定状态 宣德官窑青花瓷器中有一部分碗 高足碗等以仕女游园作为装饰题材 ![]() 明宣德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故宫博物院藏) ![]() 这种反映太平盛世的题材 在明代官窑瓷器中可谓独具特色 所绘仕女均身材修长 体态纤柔 着重刻画人物恬淡闲适的心情 画面如人间仙境 给人以优雅唯美之视觉感受 - 明 成化 - 成化青料 系用江西饶州乐平出产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 明成化 青花庭院仕女小罐 ![]() ![]() 这种青料含铁量低 没有了宣德青花那种黑斑 其柔和淡雅和透澈的蓝色 与宣德青花浓重艳丽的效果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件成化民窑之作仕女线条纤细 神态安祥 文山君觉得淡雅的“平等青” 更能体现出仕女的柔媚 - 明 嘉靖 - ![]() 明嘉靖 仕女婴戏纹水呈 明代嘉靖 万历年间 无论官窑还是细路民窑 都开始使用进口回青料 这种青料发色纯正深沉 蓝中泛紫 鲜艳明丽 层次分明 仕女图的古朴典雅之风扑面而来 - 十七世纪 - ![]() 明崇祯 青花《西厢记》人物图筒瓶 十七世纪的中国 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国家社稷到社会民生的巨大转折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已停产殆尽 而清代官窑瓷器生产尚未全面复兴 ![]() 清康熙 五彩仕女观音瓶(局部) ![]() 这样的背景 恰好给了景德镇民窑发展的契机 商贸的繁荣 文化的多元 艺术的自由 思想的激荡 这一切让瓷器上的仕女图走向了巅峰 - 清 康熙 - ![]() 清康熙 青花仕女小瓶 值得一提的是 康熙瓷器仕女图除了版画故事纹样之外 多与婴戏纹结合出现 战乱频仍 人口衰减的年代刚刚过去 多生贵子是人们急迫而朴素的愿望 - 清 雍正 - ![]() 清雍正 粉彩锦地开光仕女课子图盘 ![]() 清雍正 粉彩仕女折沿盘 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 大成在雍正一朝 这种彩料具备线条淡 细 匀 柔 俏的特点 它与仕女图搭配简直是天作之合 加之“四爷”审美是清朝历代皇帝之最 无论官窑还是民窑 均出现了至美至善的仕女图 这两件粉彩仕女盘构图简约疏朗 予人清雅之感 而局部绘饰则工细绝伦 面对这样的艺术品寥寥数语恐难书表 - 晚清 民国 - ![]() 清光绪 俞子明绘仕女方形暖壶 到了晚清民国时候 维系数百年的景德镇御窑厂停烧 但这也让一批优秀的瓷画名家 冲破官窑藩篱 他们将文人画与瓷画艺术结合起来 “文人派”彩瓷 注重诗 书 画 印为一体的艺术风格 ![]() 民国王琦绘仕女插屏 这件民国王琦绘仕女插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仕女二人头戴鲜花 或持花枝 或拿团扇 漫步于庭院 正相识交谈 施彩淡雅 格调清新纯美 这样的画风应和着一旁的诗句 女伴今朝出较迟 独来园里侯多时 对花可是无言说 懊恨春风许自知 ![]() 在介绍了中国陶瓷仕女图的 几个高峰之后 下面 让我们跟随古诗词和瓷器上的仕女图 来感受那些 从未谋面却隐隐若现的古人生活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清嘉庆 粉彩仕女歌舞图灯笼瓶 ![]() 清同治 粉彩仕女花插 ![]()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肌理细腻骨肉匀 ——杜甫《丽人行》 ![]() 清康熙 五彩仕女雅集图棒槌瓶 ![]() 清道光 粉彩仕女人物盘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李白《金陵酒肆送别》 ![]() 王大凡作粉彩仕女酿酒瓶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王实甫《西厢记》 ![]() 清康熙 青花《西厢记》大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 《赠别》 ![]() 民国 珐琅彩仕女瓶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清雍正粉彩“吕布貂蝉”盘局部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曹植《美女篇》 ![]() ——苏轼《菩萨蛮》 ![]() 清乾隆 珐琅彩仕女婴戏图小瓶 ![]() 清道光 粉彩仕女鼻烟壶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 明崇祯 青花仕女笔筒 ![]() 民国粉彩仕女蒜头瓶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玉树后庭花》 ![]() 清康熙 青花仕女花觚 ![]() 清康熙 五彩仕女纹大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 清光绪 五彩仕女婴戏杯 ——李白《西施》 ![]() ![]() 清雍正 粉彩仕女罐局部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