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吃柑橘,都只吃它酸甜可口的果肉,然后把果皮扔掉。 可在广东省江门市的新会区,有一位怪人...... 他花掉近600万元,以8元/斤的高价,专门抢收一种干涩、非常酸、尚未成熟的柑橘。 更奇怪的是,工人们居然在刚买来的柑橘上打洞,把里面的果肉全部挖出来,扔掉了! 只要果皮,不要果肉,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在果皮里重新放入其他东西。让这些被“调包”柑橘,身价倍增! 之后,这位怪人又通过小小的创新,红遍全国! 那么这位怪人是谁? 他在柑橘里放了什么东西? 又有怎样的创新? 要想了解其中的玄机, 得先说说柑橘皮的作用...... 柑橘皮经过晾晒,放置三年以上的可以称作陈皮,有健脾和胃,理气化痰等作用。 陈皮的主要成分都在这个被叫做“油包”的东西里, 油包越大越多,皮的品质越好。随着时间的增加,食用和收藏价值也就越大。 那些存放了上百年的陈皮,100克就可以卖出几十万,甚至百万。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可保健,也可入药。但不是所有普通柑橘的皮都能做优质陈皮。 历史上,江南各地都产柑橘皮,有些还曾作为“土贡”,但新会陈皮因药用、保健效果突出,名声得以后来居上。相传新会种柑取皮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在,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这样做 陈皮也能挣快钱 在传统观念里,想用陈皮赚钱,必须要等,少则三年,多则几十年上百年。 但有人发现了一个商机。 这个人就是把柑橘果肉扔掉的“怪人”黄建社。 他要用当地柑橘皮赚快钱。不用等三年,当年就可以赚钱。 |
|
来自: LEON波格 > 《生活常识及新闻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