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王陵把汉王的家眷护送到咸阳之后,并向刘邦报告齐、楚交战的情况。刘邦笑着对张良道:“先生的誑楚伐齐之计,已经奏效。现在我军兵威大振,诸侯归顺,正好东征伐楚了。” 这时,韩信也坐在一旁,他不等张良开口,抢先道:“现在我军兵势虽震,楚军后方空虚,但东面的殷王司马卯还未归降,也是一个阻力,最好先攻克河内,等明年再和楚交兵。”张良听了,连连点头。 刘邦见张良赞成,也就同意这个计划。于是韩信领兵离开咸阳,在距河内郡50里的地方,安营准备攻击殷王。 不久,前方传来捷报,韩信攻下河内,殷王已经投降。同时,楚都尉陈平,也从城阳来,愿意归汉。刘邦大喜,仍封陈平为都尉。 刘邦见各路诸侯归顺,人马有40多万,决定开到洛阳去,和韩信会师一同伐楚。众大臣都同声附和,唯有张良出来反对。 刘邦一心东归,不听张良的劝告,他吩咐文武将佐准备出征,并请太公、吕后同行。 过了两天,队伍已集结好,刘邦亲自到大校场阅兵。他站在将台上,见下面旌旗似火,枪剑如林,声势十分威武,越发坚定了东征的信心。 刘邦差人到河内,去约韩信到洛阳会齐,自己亲领步兵、骑兵40万人,大小将卒200余员,往河内进军。 快到洛阳时,刘邦见路旁有十几位老人求见,便问他们有什么话要讲。这些老人中有曾经收葬义帝的董公,他反问道:“不知大王出兵究竟要讨伐谁呀?” 刘邦告诉他,前去讨伐项羽。董公道:“项羽虽然无道,但大王出师无名,恐怕也不能服人。古人说得好,只有声讨敌人的罪状,然后才能击败他。” ![]() 刘邦听了这番议论,不由得肃然起敬,忙问他怎么办。董公道:“为大王着想,如要东讨项羽,何不替义帝发丧,全军穿孝,传檄诸侯,使得人人知道项羽的罪状,然后师出有名,那才可以取胜。” ![]() 刘邦想留下董公等人,请他们参与军政。董公和众老人告辞道:“大王约法三章,废除秦国的苛政,百姓都非常感激。我们前来,只是伸明大义,并不是为了官禄啊。” ![]() 老人们告别以后,刘邦进了洛阳,便替义帝发丧举哀,叫军士们穿了孝服,祭奠三日。 ![]() 刘邦派人写了许多分檄文,声讨项羽暗杀义帝的罪状,号召诸侯派兵伐楚。他差人分送到各国去。 ![]() 各路诸侯接到檄文,都先后到洛阳会齐,连同刘邦本部一共有56万人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