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 也是全世界巧克力大卖的一天。 可可也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如此庞大的消费品, 背后有怎样的生态故事呢? 可可,超级怕冷 首先,我们回到甜蜜的背后, 是一种苦涩的锦葵科植物—— 可可。 像很多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一样,可可的果实也长在老茎上。 图片:Luisovalles / wiki commons 可可树是一种非常非常怕冷的植物, 怕到什么地步呢? 只要温度低于15℃, 它们马上就不行了! 因此,可可树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 种植范围不超过南北20纬度。 世界上可可的前三大出产国分别是 科特迪瓦、加纳和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爪哇岛), 这些地方都是农业生产相对原始的地区。 可可树的果实,里面露出的未经发酵和烘培的白色可可豆。 图片:Aude / wiki commons 植株不高,大约在4~8米左右, 长在热带雨林深处, 开一厘米左右的白色小花,由蠓授粉。 可可树的果实大约1个1斤重, 我们吃的巧克力来自中间苦味的可可豆中的 可可粉和可可脂。 变身巧克力 科特迪瓦,手持长刀的妇人正在从树上采收可可果实。 图片:nestle.com 可可果实成熟之后,先是要用长刀砍下, 然后需要把果实进行后熟,让果肉液化。 这个过程中,果实会渗出很多汁液, 这是为了保证了可可豆的质量。 再然后,还需要手工把可可豆从果实中剥离出来, 1个果实大约有20~50粒可可豆, 每人每天大约可以剥2000个可可果实。 而至少需要880粒可可豆, 才可以加工成1千克巧克力。 所以每个工人每天只能产出2公斤多巧克力。 正在剥可可豆的劳工。图片:dandelionchocolate.com 可可豆被分离出来以后, 会送到附近的加工厂进行发酵和烘培, 发酵4~7天,晒干5~14天, 然后再混合上一些粘土来防霉, 这个过程经常需要脚踩。 正在晾晒中的可可豆。图片:npr.org 这个过程, 很可能会有虫子和老鼠进入! 纳尼? 为啥没有规模化无虫害的工厂? 在落后的非洲、东南亚, 不存在的! (我们等下再讲这个问题) 等防霉过程结束后, 可可豆才会离开原产地, 送往美国、英国或者荷兰的加工厂, 进入成为巧克力的旅程。 可可种植业是超过5000万人口的生计来源, 当中有非常多的是被剥削的童工。 很多童工可能从来都没有尝过巧克力的味道。 在种植园工作的童工。图片:makechocolatefair.org 全世界正开始关注:可可童工问题 BBC曾播出过一个纪录片,采访了象牙海岸的一名男孩,他经常被农场主殴打,被迫长时间工作,根本没有报酬。 他“工作”了5年,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世界上有很多人在享受巧克力时,他说: “他们享受的东西是我用痛苦换来的。” “他们是在吃我的肉。” 收割可可的童工 图片来源:凤凰号 这样的孩子在象牙海岸还有很多。
对他们来讲,在学校里学习是永远不会出现在他们童年里的内容。
劳作中,有71%的孩子使用锋利的收割工具;在象牙海岸,37%的孩子曾被这些工具割伤过。 这些孩子的年龄只有11-16岁,一些孩子才7岁。他们被骗被拐被贩卖到封闭的农场,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稍不听话或是偷懒就会被拳脚相加。 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1磅巧克力 在德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1公斤巧克力 法国平均每人每年为7公斤 整个欧洲每年要消費將近150万吨的可可,相当于1500亿块的巧克力… 拓展阅读: 公平贸易认证 & 雨林联盟 国际公平贸易认证标章是一个独立的消费者标章,目前有23个国家使用。 产品上印有这个标章代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在这件产品的贸易上得到较公平的待遇。 标章由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 International)代表二十个公平贸易倡议者所拥有与保护。 标章的图样所呈现的是一个欢呼的人: 代表生产者透过公平贸易获得了公平的交易, 同时也代表消费者透过公平贸易商品, 知道自己做一件与众不同的好事。 现今,基于FLO的认证,在数十个产品上使用这个国际公平贸易认证标章,包括有咖啡、茶、米、香蕉、芒果、可可、棉花、糖、果汁、坚果、新鲜水果、奎宁、药草、香料及足球等产品。 雨林联盟™(Rainforest Alliance™)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是非赢利性的国际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 雨林联盟™的使命是: 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模式、商业和消费者的行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生计。 通过近30年的工作, 全球超过675万公顷的土地 通过雨林联盟™认证。 超过466万人在保护劳工和社区权益中直接受益。 你的巧克力可能有虫 当你拆开巧克力包装, 打算大快朵颐的时候, 请一定先冷静下来, 想想它的成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食品瑕疵干预水准》的规定中写道,巧克力或巧克力浆中,在收获和加工中混入的虫类或啮齿类污物的含量限制为: 送检6份样品(每份100克),如果平均每份样品含有虫类残骸超过60块,或者在任何一份中超过90块,则不合格; 送检6份样品(每份100克),如果平均每份样品含有老鼠毛发超过1根(无论毛发大小、是否为片段),或者任何一份中超过3根,则不合格; 可可浆(可可豆碾碎制成的液体)中,如果可可壳的的含量超过可可豆碎粒总量的2%,则不合格。 没错,只要低于以上这些标准, 巧克力就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 含有微量昆虫和老鼠毛发的巧克力, 你怕了吗? ![]() 现在你还能正视巧克力吗? (图片里那些奇怪颗粒其实只是坚果仁啦!) 图片:stirfood.co.za 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是, FDA做出以上标准的原因主要是考虑美观, 也就说明经过合格加工的可可制品, 即使有虫或者老鼠毛发, 也不会有食品安全问题。 并且,只要是加工类食品,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蟑螂等虫类成分, 只是巧克力的来源由于产自欠发达地区, 含有动物成分的概率可能更高一些。 如何选择, 那就大家自己决定啦! 建议可以减少加工包装食品的消费, 多吃新鲜的食材, 既健康、又减少碳足迹, 还能塑料包装的使用啦~ 有哪些更友善的巧克力品牌呢? 2001年,包括雀巢、嘉吉、卡夫在内的多家知名巧克力工厂签订了《哈金安格定义书》(Harkin-Engel Protocol),希望在2008年前消除剥削童工与儿童贩卖的问题。但作用微乎其微,期限不断被延后。 2012年,他们再次声明在2020年之前做到只采购具有第三方认证的可可原料。可即便如此,可可农场里的童工数量仍未消减。 美国媒体此前曾列出10家涉及使用童工的巧克力品牌,包括, Hershey、Mars、Nestle、GODIVA、Kraft、See’s Candies、Fowler’s Chocolate、ADM cocoa、Guittard Chocolate、Chocolates by Bernard Callebaut。 我们找了一些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巧克力品牌给大家: 愿这个以爱的名义的日子里, 你我学会更多, 如何爱这个世界~ 文章部分参考:乐创益、物种日历等。若有侵权,请联络我们。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