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克力的背后,你需要知道的生态选择

 timtxu 2018-02-17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

也是全世界巧克力大卖的一天。

可可也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如此庞大的消费品,

背后有怎样的生态故事呢?


可可,超级怕冷


首先,我们回到甜蜜的背后,

是一种苦涩的锦葵科植物——

可可。


像很多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一样,可可的果实也长在老茎上。

图片:Luisovalles / wiki commons


可可树是一种非常非常怕冷的植物,

怕到什么地步呢?

只要温度低于15℃,

它们马上就不行了!

因此,可可树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

种植范围不超过南北20纬度。


世界上可可的前三大出产国分别是

科特迪瓦、加纳和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爪哇岛),

这些地方都是农业生产相对原始的地区。


可可树的果实,里面露出的未经发酵和烘培的白色可可豆。

图片:Aude / wiki commons


植株不高,大约在4~8米左右,

长在热带雨林深处,

开一厘米左右的白色小花,由蠓授粉。


可可树的果实大约1个1斤重,

我们吃的巧克力来自中间苦味的可可豆中的

可可粉和可可脂。



变身巧克力


科特迪瓦,手持长刀的妇人正在从树上采收可可果实。

图片:nestle.com


可可果实成熟之后,先是要用长刀砍下,

然后需要把果实进行后熟,让果肉液化。

这个过程中,果实会渗出很多汁液,

这是为了保证了可可豆的质量。


再然后,还需要手工把可可豆从果实中剥离出来,

1个果实大约有20~50粒可可豆,

每人每天大约可以剥2000个可可果实。

而至少需要880粒可可豆,

才可以加工成1千克巧克力。


所以每个工人每天只能产出2公斤多巧克力。


正在剥可可豆的劳工。图片:dandelionchocolate.com


可可豆被分离出来以后,

会送到附近的加工厂进行发酵和烘培,

发酵4~7天,晒干5~14天,

然后再混合上一些粘土来防霉,

这个过程经常需要脚踩。


正在晾晒中的可可豆。图片:npr.org


这个过程,

很可能会有虫子和老鼠进入!

纳尼?

为啥没有规模化无虫害的工厂?

在落后的非洲、东南亚,

不存在的!

(我们等下再讲这个问题)


等防霉过程结束后,

可可豆才会离开原产地,

送往美国、英国或者荷兰的加工厂,

进入成为巧克力的旅程。


可可种植业是超过5000万人口的生计来源,

当中有非常多的是被剥削的童工。

很多童工可能从来都没有尝过巧克力的味道。


在种植园工作的童工。图片:makechocolatefair.org



全世界正开始关注:可可童工问题


BBC曾播出过一个纪录片,采访了象牙海岸的一名男孩,他经常被农场主殴打,被迫长时间工作,根本没有报酬。


他“工作”了5年,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世界上有很多人在享受巧克力时,他说:


“他们享受的东西是我用痛苦换来的。”

“他们是在吃我的肉。”


收割可可的童工

图片来源:凤凰号


 这样的孩子在象牙海岸还有很多。

 

 对他们来讲,在学校里学习是永远不会出现在他们童年里的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在象牙海岸和加纳有近210万名童工在从事这项本不应由他们从事的工作,比5年前的175万人增加了21%。


这其中,96%的人从事的是高危工作。 加纳的情况近些年有所好转,从事高危工作的童工人数下降了6%,但在象牙海岸却上升了46%。


劳作中,有71%的孩子使用锋利的收割工具;在象牙海岸,37%的孩子曾被这些工具割伤过。



这些孩子的年龄只有11-16岁,一些孩子才7岁。他们被骗被拐被贩卖到封闭的农场,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稍不听话或是偷懒就会被拳脚相加。


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1磅巧克力

在德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1公斤巧克力

法国平均每人每年为7公斤


整个欧洲每年要消費將近150万吨的可可,相当于1500亿块的巧克力…


拓展阅读:

你吃的每一块巧克力,也许沾染着非洲童奴的血泪



公平贸易认证 & 雨林联盟


国际公平贸易认证标章是一个独立的消费者标章,目前有23个国家使用。


产品上印有这个标章代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在这件产品的贸易上得到较公平的待遇。


标章由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 International)代表二十个公平贸易倡议者所拥有与保护。



标章的图样所呈现的是一个欢呼的人:

代表生产者透过公平贸易获得了公平的交易,

同时也代表消费者透过公平贸易商品,

知道自己做一件与众不同的好事。


现今,基于FLO的认证,在数十个产品上使用这个国际公平贸易认证标章,包括有咖啡、茶、米、香蕉、芒果、可可、棉花、糖、果汁、坚果、新鲜水果、奎宁、药草、香料及足球等产品。

雨林联盟™(Rainforest Alliance™)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是非赢利性的国际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


雨林联盟™的使命是:

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模式、商业和消费者的行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生计。



通过近30年的工作,

全球超过675万公顷的土地

通过雨林联盟™认证。

超过466万人在保护劳工和社区权益中直接受益。



你的巧克力可能有虫


当你拆开巧克力包装,

打算大快朵颐的时候,

请一定先冷静下来,

想想它的成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食品瑕疵干预水准》的规定中写道,巧克力或巧克力浆中,在收获和加工中混入的虫类或啮齿类污物的含量限制为:


送检6份样品(每份100克),如果平均每份样品含有虫类残骸超过60块,或者在任何一份中超过90块,则不合格;

送检6份样品(每份100克),如果平均每份样品含有老鼠毛发超过1根(无论毛发大小、是否为片段),或者任何一份中超过3根,则不合格;

可可浆(可可豆碾碎制成的液体)中,如果可可壳的的含量超过可可豆碎粒总量的2%,则不合格。


没错,只要低于以上这些标准,

巧克力就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

含有微量昆虫和老鼠毛发的巧克力,

你怕了吗?


现在你还能正视巧克力吗?

(图片里那些奇怪颗粒其实只是坚果仁啦!)

图片:stirfood.co.za


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是,

FDA做出以上标准的原因主要是考虑美观,

也就说明经过合格加工的可可制品,

即使有虫或者老鼠毛发,

也不会有食品安全问题。


并且,只要是加工类食品,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蟑螂等虫类成分,

只是巧克力的来源由于产自欠发达地区,

含有动物成分的概率可能更高一些。

如何选择,

那就大家自己决定啦!


建议可以减少加工包装食品的消费,

多吃新鲜的食材,

既健康、又减少碳足迹,

还能塑料包装的使用啦~



有哪些更友善的巧克力品牌呢?


2001年,包括雀巢、嘉吉、卡夫在内的多家知名巧克力工厂签订了《哈金安格定义书》(Harkin-Engel Protocol),希望在2008年前消除剥削童工与儿童贩卖的问题。但作用微乎其微,期限不断被延后


2012年,他们再次声明在2020年之前做到只采购具有第三方认证的可可原料。可即便如此,可可农场里的童工数量仍未消减。



美国媒体此前曾列出10家涉及使用童工的巧克力品牌,包括,

Hershey、Mars、Nestle、GODIVA、Kraft、See’s Candies、Fowler’s Chocolate、ADM cocoa、Guittard Chocolate、Chocolates by Bernard Callebaut。


我们找了一些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巧克力品牌给大家:



愿这个以爱的名义的日子里,

你我学会更多,

如何爱这个世界~



文章部分参考:乐创益、物种日历等。若有侵权,请联络我们。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