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货币收紧后市场利率走高,余额宝从三次限额到流动性新规,再到监管下发18道禁令,是否因为货币基金不“安全”?
要知道,货币型基金存在安全性高,收益性稳定且流动性强等特点。其利率一般具有国债投资收益水平,年收益情况来看,高于同期银行储蓄的收益水平。
此次18道禁令主要为了限制货币基金的规模和流动性,主要为了让资金可以重新流向银行,降低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这是监管的主要目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长期处于“滞涨”状态,美联储对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美国人民的存款处于“负利率”!需求影响市场,货币基金顺势“诞生”!
美联储通过Q条款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导致短期国债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此利差催促了历史上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成立,时间在1971年,随后其呈飞速发展。1982年其资产规模首超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 80至90年代,Q管制被修订,货币基金收益率优势消失后规模迅速收缩近四分之一,随后在美国证监会修订的2a-7规则运作下,货币基金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核算,规模得以快速的增长。在08年次贷危机下,雷曼兄弟破产触发了货币基金的大量赎回,使金融系统陷入危机。为加强监管力度,美国证监会16年出台货币基金新规,目前货币基金市场的发展进入平稳期。
说回来,主要注意三点,以后不支持快速赎回基金份额,特定情况基金管理人可以限制赎回申请,且可提高赎回份额的手续费。
04至06年是发展初期,货币基金的运行框架初步确立,规模快速扩张。
08年金融危机爆发,股市大跌背景下,市场的风险偏好程度下降,市场内大量的资金流入货币基金。
11年,证监会取消货基投资定期存款比例不超过30%的限定,再次推动货币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13至14年,余额宝出现,标志货币基金的发展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
短期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都具小风险这一特点。
相当于间接投资国债、银行定期存单等资产。这是各类基金中风险程度最低的,虽并不绝对保证本金的安全,但现实中确是极少发生本金的亏损。
重 点
货币基金一般在月末、季末及年末的收益率居全年最高,且节假日和周末也有收益!
摊余成本法: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买入的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中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损益。 使用 该成本核算往往涉及合同利率和实际利率问题,中间存在两个利率之间的调整和分摊。但缺点也无法避免,基金规模和管理人风险准备金达到200倍以上不得设立新的“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货币基金。
对投资人来讲,该成本法具隐藏损益的风险,并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