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好诗喜咏古成风

 餐意院 2018-02-18
 
天风在自由行吟,海涛在浪漫赋诗。
天风在自由行吟,海涛在浪漫赋诗。

10月15-20日,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第三届中国诗歌节在厦门举行。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一百多位著名诗人、诗评家、朗诵家和画家齐聚鹭岛,与天风一起行吟,与海涛共同赋诗。特此,为我美丽的诗歌之城厦门,献文一篇,献吻一个。祝福厦门越来越美,厦门岛上的人们都能实现海德格尔笔下“诗意的栖居”。
        
“海外青山山外海,凭高纵目气增豪。”这是清代诗人黄日纪描写厦门胜景的诗句。

登上鹭岛第一高峰——洪济山主峰云顶岩,极目远眺厦门岛,看山峦起伏,群峰耸立,流云与湖泊交错,大小岛屿,星罗棋布,仿佛一粒粒明珠,散落在浩淼的碧波中,又宛若一个个细细密密的针脚,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把厦门岛装订成一本山与海的诗集。

打开厦门现存最早的地方志——编撰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鹭江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首题诗:“万派争流一岛横,衣冠自昔有贤声。向来未得窥全胜,此日图中指掌明。”主编薛起凤是位学者,也是一位诗人。书中对厦门本地的诗歌做了一番收录记载。在这位诗人的笔下,厦门岛的山川风物也都染上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其上所附厦门《八景图诗》,更是全部配诗配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比如其中《鼓浪洞天》中题诗云:“纵横四里环沧海,石洞开时别一天。鸡犬桃花云水外,更从何处问神仙。”非常生动地勾勒了鼓浪屿独特的人文特色和仙境般的美景。

自古以来,赞美厦门胜景的诗歌就层出不穷。厦门诗词学会编撰的《厦门名胜诗词选》中收录自宋代以来描写厦门的诗词就有一千多首,蔚为壮观。

清代王步蟾诗咏厦门:“汪洋大海作藩篱,四面弯环绕鹭门,号小杭州犹未称,此间合比古桃源。”也许正是这如诗如画的桃源美景唤起了人们的诗兴,如果有心,你会发现,在厦门的各处山石、寺观、屋宇之上到处都留下了墨客骚人的题咏,铭刻着厦门这座海岛与诗歌独特的历史记忆。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是历史上俞大猷、戚继光的等龙马倥偬的戍边将士们留下的诗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施德政赋诗誓师的故事。十六世纪末,明朝抗倭名将施德政驻兵厦门,召集部将登临醉仙岩上具有厦门“小八景”之称的“天界晓钟”。面对祖国锦绣河山,将士们壮怀激烈,赋诗誓师,引吭长啸,在岩壁留下了诸多题刻。其中施德政诗云:“偏师春尽渡澎湖,圣主初分海外符。颦鼓树声雷乍发,舳舻百尺浪平铺。争传日下妖氛恶,那管天边逆旅孤。为道凯歌宜早唱,江南五月有莼鲈。”将领徐为斌和诗:“闽南要路险澎湖,元将专担靖海符。万里艅艎莹斗列,蔽空旗旆彩霞铺。鱼龙吞气烟波定,蜃蚁驰魂窟穴孤。天子纶音勤借箸,哪思莼菜与江鲈。”

这些诗歌生动描绘了战斗们的生活与情怀,表现了抗倭诸将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诗中还特别地点明了澎湖和闽南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施德政在戎马倥偬中,还经常借欣赏厦门胜景,写诗赋词,以激发部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为保卫家乡誓死抗敌。

从此,点染了诗意的“天界晓钟”也成了后世诗人们反复吟咏的对象,黄日纪、张允和、陈光章、薛起凤、莫凤翔等诸多诗人都在此留下过他们的才情和墨迹。

在厦门的名人谱系上,还有另一位最赫赫有名的武将“郑成功”。在今日鼓浪屿日光岩郑成功营寨门附近,有两首诗特别吸引游人的目光。

一首为蔡元培所作: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降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

1927年,蔡元培到厦门为北伐军募集军费,凭吊郑成功遗迹,1930年再次访厦,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热情歌颂了郑成功叱咤风云的军事才能和觥觥不可磨灭的民族气节。

另一首则为蔡廷锴所题:心存只手补天功,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故垒今犹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1933年11月,蔡廷锴和蒋光鼐、陈铭枢等人在福建成立“人民政府”,反对蒋伪统治,积极抗日。在这首诗中,蔡将军深情缅怀了郑成功“屯兵八闽”、“只手补天”、力挽狂澜的英雄业绩,表达了自己投身抗日救国的决心。

正是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使得两位蔡先生深受感染,诗情薄发,也鼓舞了他们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书写了国家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

诗人郭小川曾这样描述他对厦门的感受:“真像海底一般的奥妙啊,真像龙宫一般的晶莹”,“真像山林一般的幽美啊,真像仙境一般的明静”;“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榕树好似长寿的老翁,木瓜有如多子的门庭”;“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五老峰有大海的回响,日光岩有如鼓的浪声”。

天风行吟,海涛赋诗,“山无高下皆流水,树不秋冬尽放花”,美丽的厦门本身就是一首诗,也是一片蕴育诗歌、诗人、诗意的土地。

厦门本土诗人黑枣曾经说过,厦门是一座属于诗歌的城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诗歌最繁荣的时代,这片“蓝色而透明”的土地,为现代新诗输送了舒婷、鲁藜、云鹤、鲁萍等蜚声海内外的实力派诗人。如今,一批从四面八方涌向这片诗的热土的青年诗群,连同本土涌现的诗歌一族,共同孵化出了一个富于朝气的“厦门诗群”。谢春池、刘登翰、邱滨玲、黄橙、黄静芬、周丽、颜非、黑枣等一大批诗人共同发起了“打造诗歌的厦门”运动,表达着诗人们对厦门本土文化和这座城市的深切热爱与殷殷期望。

一座有品质的城市不能没有诗歌和诗人,更不能缺乏诗歌活动。

早在乾隆二十八年前后,在黄日纪的倡导下,厦门一部分颇有名气的诗人就成立了“云洲诗社”。据清道光《厦门志》载,其主要社友有黄彬、张锡麟、薛起凤、林明瑅、莫凤翔和张承禄等,时有“云洲八子”之誉。他们“登临山水,唱和无虚日,岛中称风雅焉”。

如今,厦门每年都有形式多样的诗歌文化活动,如厦门市经典诵读节、鼓浪屿诗歌节,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集美诗歌节等等。“中国诗歌网”、“顶点诗歌论坛”、“第六晚诗歌论坛”、“厦门文学网站”等诗歌网站和论坛也颇为红火。这些活动有官方主办的,也有诗人自发组织的,都很单纯而低调。在厦门诗人看来,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享受诗歌所带来的美好。他们捕捉着城市生活中诗意的一面,着力挖掘着本土的诗化生活,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文化的光彩。

诗人颜非说:“诗可以传统,可以先锋,但它的本质是生活的、情感的、人性的。”质朴而健康,优雅而淡定,厦门人早已把诗歌的本质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人们的行走节奏和温馨的市井气息中,流淌在大街小巷的绵绵琴声和悠长茶韵里。有人说,厦门是个缪斯女神与世俗生活最好地相生相长的地方,有三角梅和钢琴声的地方,自然会有舒婷的诗,而有舒婷的诗的地方,正是厦门人的日常生活。在这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城市里,厦门人就这样诗意地栖居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