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提醒 || 药 酒=致命“毒药”!

 经纬027 2018-02-18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慧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相聚、家人团聚之时,同时总是免不了喝一些小酒,虽说小酌怡情,无伤大雅,但如果是在服药期间喝酒,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究竟药与酒同时服用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小周药师就为大家总结了几类常见药物与酒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简单学习一下,酒是如何被人体代谢掉的吧。

特别提醒 || 药+酒=致命“毒药”!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喝进肚子里的酒绝大部分(≈90%)被人体肝脏吸收并代谢。

特别提醒 || 药+酒=致命“毒药”!

酒经过肝脏中酶的催化作用由最初的乙醇转化为有毒的乙醛,再经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产于三羧酸循坏最终代谢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酒精代谢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肝脏中的解毒剂“谷胱甘肽”能够结合自由基,保护肝脏。

如果喝酒太多太快,乙醛脱氢酶来不及转化而使乙醛在体内蓄积就会造成酒精中毒。有些人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少活性低,使得乙醛不能及时转化为乙酸,乙醛在体内蓄积,会使人出现脸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恶心等的醉酒症状。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喝酒上脸的原因。

简单了解酒的代谢过程后,我们来看常见药物与酒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吧。

1. 感冒药+酒精=加倍伤肝

市面上常见的几种感冒药几乎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毒性代谢物,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结合才能降低毒性排出体外,过量饮酒时会消耗体内大量谷胱甘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代谢产物无法解毒并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特别提醒 || 药+酒=致命“毒药”!

那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都有哪些呢?我们总结了常见的几种列在表格中:

特别提醒 || 药+酒=致命“毒药”!

也就是说吃过这些感冒药的你,若是想饮酒必须注意,少喝为宜,不喝最好。

2、头孢类+酒精=威胁生命

头孢类抗生素能够抑制乙醛脱氢酶酶的活性,使得有毒性的乙醛不能及时转化成乙酸,乙醛在体内蓄积可导致饮酒者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更严重时会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休克等危机生命的症状。在饮酒数分钟后即可发病,所以小周药师在这里提醒大家,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一定不要饮酒。为了自己和家人,请一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3、降糖药+酒精=严重低血糖休克酒精能够增强降糖药的药效,当两者合用时可引发头昏,心慌,出汗发抖等低血糖症状,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总结一下常见的降糖药物:

特别提醒 || 药+酒=致命“毒药”!

4、降压药+酒精=有低血压休克风险

酒精能够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强了降压药的效果,可能导致低血压,或低血压休克。这类降压药有: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

5、解热镇痛药+酒精=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NSAID类药物本身就有刺激胃肠道黏膜的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再加上大量饮酒的双重刺激,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溃疡等症状

6、安眠药+酒精=可能昏迷

安眠药如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本身具有一定的呼吸抑制,减慢心跳的作用。酒精进入人体可引起呼吸及循环中枢受到抑制,双重作用的叠加之下使人反应迟钝昏迷不醒,甚至呼吸减慢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停止而死亡。

7、抗癫痫药+酒精=药物失效长期饮酒可降低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如果在服药的同时或过后不多时就饮酒,会使药效迅速丢失,从而大大降低治疗作用,导致对发作不易控制等。

8、抗过敏药+酒精=呼吸困难昏迷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另外,驾驶车辆、从事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都不宜服用。

特别提醒 || 药+酒=致命“毒药”!

温馨提醒

由于药物和酒精在体内完全被清除掉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喝酒前后3天吃药,或者停药后7天内饮酒也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到医院就诊时,应主动和医生沟通自己近期是否喝过酒,以保证处方的安全性。

在服药前3天、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7天内都不要饮酒,还要注意避开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饮料等。

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一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杰

二审专 家:广东省药学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增城院区 刘春霞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官方公众号(PSMChina)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