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腔一调总关情

 飞龙在天cokvj5 2018-02-18

  灵宝木偶戏中的精美木偶

  道情皮影制作考究

饮着黄河水、踏着黄土地,在古老的豫西大地上,淳朴善良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传统戏曲艺术犹如其中一颗耀眼的星,千百年来闪烁在历史长空,演绎着数不清的悲欢离合,诉说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近日,记者走近我市非遗戏曲项目——木偶戏、皮影戏和扬高戏,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神韵。

巧操木偶传神韵

“四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穿州越国。”一张台子,两三个木偶,八九个人,一招一式、一弹一唱间就能演绎出中国神话的奇幻奥妙、历史的波澜壮阔以及纷繁的世间常情,这就是木偶戏的魅力。

木偶戏源远流长,汉朝时就已在民间出现。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灵宝,木偶戏融入了豫西特色,更显韵味悠长。今年70岁的李学武是灵宝木偶戏非遗省级传承人,谈起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老人的脸上写满自豪。据他介绍,灵宝木偶戏又叫“戏儿”,是灵宝木偶和灵宝道情的结合,主要运用黄河流域豫、陕、晋三省的方言,音乐唱腔以道情、蒲剧和眉户为主,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小锣、鼓等,既能表现各类文戏,又善于表现激烈打斗场面的武戏。

“灵宝的木偶戏既好看又好听。”李学武说,木偶是杖头木偶,每个高约1米,表演者操纵和头部相连的主杆以及手杆进行表演。木偶头部设有机关,通过拉动机关,木偶能做出眨眼等一系列面部表情。灵宝木偶戏目前有小生、老生、小旦、花旦等30余种头像,每次表演前,表演者会根据角色为木偶化妆并穿戴戏服。别看木偶的个头不大,可装备下来也有10斤重,一直举在手上表演各种动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李学武说:“演员要根据剧情让木偶表演骑马、武打等各种动作,这就要求胳膊得有劲儿,手指头要灵活。想把木偶戏演活,必须多揣摩剧中人物,经常练习。”

木偶戏在灵宝曾红极一时。“锣鼓咚咚锵,木偶齐亮相。乡亲听说有木偶戏,早早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热闹得很。”李学武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木偶戏销声匿迹,直到改革开放后,艺人们又奔走于灵宝各地演出,木偶戏重新活跃起来。2006年,李学武不惜重金,买回一些老道具和唱本,购置设备,组建了灵宝木偶艺术团。2009年,灵宝木偶戏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剧团只有15人,最大的70岁,最小的也50多岁了,没有年轻人来接班啊!”谈起灵宝木偶戏的发展,李学武的脸上写满担忧。他说,现在剧团一年演出场次只能维持在10场左右,年轻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我是传承人,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不能让咱们的宝贝失传!”李学武认真地说。

挥舞光影说道情

道情皮影戏是灵宝又一种别具风格的艺术形式。今年64岁的席志明是灵宝道情皮影戏的爱好者,他激动地告诉记者:“全国有皮影戏的地方不少,可能代表老子《道德经》的皮影戏还只有灵宝。”

灵宝的道情皮影戏是一种用道情曲谱演唱和皮影表演的传统戏曲剧种。相传在明代,当时在京城做官的大户人家将这种表演形式带回灵宝,由一班秀才举人自拉自唱,后流传至民间,因其唱腔不是白话,百姓不大能听懂,才将皮影融入其中,发展成富有灵宝特色的道情皮影戏。

《道德经》是老子在灵宝留下的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它的影响之深也体现在戏曲中。灵宝大多数皮影艺人表现的都是道家始祖老子的故事,当地人尊称他们为“道情先生”。据席志明介绍,道情艺人尊古代传说中的八仙为师,艺人因道而尊,互称兄弟,被称为八仙弟子、先生。皮影表演一般都被安排在正屋的中堂,表演者必须衣帽整齐、坐姿端庄,以示对八仙的尊重。传统道情皮影戏所用的乐器主要有四弦、玉箫、月琴、渔鼓、简板、手扳、碰钟、三叉板8种,被称为“八仙”。据说这8种乐器与古代八仙人物所用的器物有关,所以灵宝皮影戏又被称作“八仙乐”。

灵宝道情皮影戏的题材主要集中在道教经义、八仙人物、二十四孝等方面,其中以韩湘子为主的剧目最多,艺人们常说:“打纸扎离不开糨子,唱道情离不开湘子。”唱腔分为官、梅两种腔调,适用各种人物、情绪的表现,演唱时,每当一句或者一段唱完之后,还要由众人齐声合唱,十分动听。

灵宝的皮影选用上好的牛皮制作,演出时置一块白纱作幕布,表演者站在幕布下将皮影紧贴其上,从背后打出灯光,灯光将道具人物投影在幕布上,艺人在幕布后一边操纵,一边演唱。丝竹悠扬的曲乐声中,一个多姿多彩的光影世界就呈现在观众眼前。

从1999年起,席志明便用镜头记录灵宝道情皮影的发展。他感慨道:“以前村里每逢红白喜事和节假日,都少不了皮影戏,可现在的演出太少了!”席志明说,受现代艺术的冲击,加之民间艺人收入太少,灵宝道情皮影戏的传承也受到影响,会耍皮影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只有尹庄镇西车道情皮影团还在坚持演出。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面临失传的局面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前些年,灵宝市文化局将道情皮影的渊源、变迁、艺人现状等情况制成光碟,积极申报民间文化遗产。2007年,灵宝道情皮影戏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席志明说:“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艺术了,这是好事。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传统艺术,把它传承下去!”

奔放嘹亮论古今

在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镇南阳村,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少年儿童,都对扬高戏有着深厚的感情,每逢重大节日或举办庙会,都会表演扬高戏。

“扬高戏本名秧歌戏,又名弦子戏,俗称羊羔戏。传说由放羊人哼唱的牧羊曲发展而成,也有说法是农民在田里插秧时哼唱的曲子演变而来……”今年71岁、家住峪里村的李超伦老人说起扬高戏,神采飞扬。身为扬高戏省级非遗传承人,李超伦16岁便跟随父亲学习扬高戏,至今71岁仍参与演出。据他介绍,1955年,当时的陕县文化馆馆长李树滋在对扬高戏进行考察研究时,发现其曲调起伏大,调尾旋律上扬,因此将该剧种称为扬高戏。

扬高戏不注重表演技巧,不大段唱白,而着重于故事表述,旦角男扮,延习至今;语言以豫西、晋南、秦东的方言为基础,融进俗言俚语;生、旦、净、丑同腔同调,唱调有72大调、36小调,别具特色。“据说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就借用了扬高戏的曲调‘岗调’。”李超伦介绍,扬高戏的音乐伴奏也很有特色,弦乐多碎弓、多抖动,加之高音竹笛,给人以欢快明朗或凄楚激越的感受。

“扬高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南阳村的扬高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卫育斌自豪地说,相传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南征凯旋,途经田野听此曲调,顿觉耳目一新,即令乐官将曲调记录下来,命宫女学习演唱。唐朝末期,一位赴长安赶考未第返乡的书生,在出函谷关后,因手中拮据,便将扬高曲调传授于灵宝南阳村。南阳村戏班以元杂剧剧本为基础登台演唱,形成了具有灵宝特色的扬高戏。

“这几年,老艺人相继去世,加上年轻人大多去了大城市打工赚钱,学戏唱戏的人越来越少了。”李超伦感慨道,峪里村现仅存一个剧团,共有成员36人,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为了让这一古老的剧种繁衍生存下去,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以及三门峡市文化艺术界专家曾多次到南阳村和峪里村考察,对扬高戏进行挖掘整理。2007年,扬高戏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县文化局已将扬高戏申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同时该县准备为峪里扬高剧团牵线搭桥,为其提供演出机会,调动群众表演扬高戏的积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