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夜啼不断?按摩这些穴位来解决!

 HY开心快乐 2018-02-18


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
 
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

常见两大原因
夜啼在临床上常见两个原因,脾胃虚寒腹痛和受惊,腹寒大多数是由于天生脾胃虚寒或因护理不当,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阳不振,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另外,心主神明,小儿神气怯弱,若见异常之物,或闻特异声响,而致惊恐。

解决办法
小儿夜啼时,可以在家给孩子做一些小儿推拿和热敷。
安神手法
揉太阳穴、印堂穴、神庭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200次。

健脾手法
补脾经、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揉三阴交,每个穴位各2~3分钟。

补脾经:健脾,增强孩子体质!
运内八卦:顺时针运内八卦,可治寒,开胸膈,和五脏。
揉足三里: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处,揉三阴交可以增强小儿的脾胃功能,吃得好,睡得安。


脾胃虚寒的孩子容易受惊,经常是腹痛和受惊夹杂,做的时候可以先做安神手法,再做健脾手法,腹寒的孩子一般喜欢趴睡、蜷睡,舌苔白腻,可以适当给他热敷腹部。

热敷法用艾叶、干姜粉等量炒热,用纱布包裹,熨小腹部,从上至下,反复多次。注意婴儿皮肤娇嫩,要注意温度,不要烫伤孩子。

特别提醒
另外,在母乳期间,如果妈妈的饮食过热过补,会造成母乳难以消化,孩子会出现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的症状,孩子会因脾胃不和、积食而出现睡觉不踏实,易醒易哭闹的情况,所以,在母乳期间,妈妈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忌辛辣、寒冷之物,特别是产后两周内,不宜大补,要饮食清淡,等身体恶露排尽后再适量进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