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1:我知道你读过,但你的导师带跑偏了你,你却还悠然自得!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8-02-19

大家好,从今天起,我会每天更新《论语》知识,每天不定量,看当天的心情或者时间吧,有心情有时间就多更,反之,不更!哈哈!!

论语1:我知道你读过,但你的导师带跑偏了你,你却还悠然自得!

做这个系列也是今天突然决定的,原因呢我慢慢到来!

今天下午去理发,理发店的老板娘正在教她小子国学,不是论语,孩子才5岁,自然还不到学的时候,教的是三字经。我这里是山西寿阳,方言比较重,听这小宝贝朗读喔,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心呐喊啊:60年代国家就开始推行普通话教育了,半个世纪过去了,你到底弄啥哩(河南话)?

不是说方言就不好,方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我是河北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河北话,我很骄傲。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和主流,既然历史决定了普通话的地位,请使用普通话发音,而且普通话简洁大方,朗诵起来朗朗上口,多好啊。做父母的也应该即时代之所需不是很好吗?这是其一。

其二,学而时习之,竟然还在有人误导我们祖国的花朵啊,怎么可能是要时常温习功课呢?我真的不敢苟且,我也知道我才疏学浅,但论语在当代经过多少大师研读纠正注解,还有人在犯常识性的错误,我有责任纠正。

所以,才突然决定,我要匡扶正学(小子斗胆了),我个人力量虽有限,但我相信,我在做,他人在做,国学会恢复他的正统地位,老祖宗的学问我们要珍惜!下面开始: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释:这也是前文我刚提到的,被解释为“学习就要时常去温习”。记得,小时候我的老师也是这样子解释的,那时对这之乎者也的没有啥兴趣,枯燥乏味还不如玩琉璃球有意思!长大后,直到拜读了《傅佩荣解读论语》之后,才有所感悟,并爱上了国学,抱歉,扯远了,还好没扯到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学问、学知识、模仿圣人,学了之后要运用到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去,这样子是很有成就感的,是很骄傲开心的!”

有朋友说了:小跳,你这解释一大串,根原文又不一样,你的不一定对。

没错,我的不一定对,但绝对接近真实。

“学”是效仿、模仿、学知识,“时”是时常、重复,“习”是练习,实践,“亦”是也,“说”通“悦”高兴之意。

我如果直接说意思是:“学知识、模仿了之后要时常的去练习,不也很高兴吗?”这样我感觉是糊弄鬼呢!

我就是想要用最俗的话说最玄的东西,大道至简不就应该这样吗?更有利于人去理解和传承,不是更好吗?所以,我又任性了。

继续啊!

没错,学就是模仿效仿的意思,咱们现在学的任何东西,不都是前人思考实践出来的吗?我们现在学可不就是模仿嘛!那么学习《论语》怎么学?《论语》据说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教学而整理汇集的一本书,也就是说《论语》是孔子在教诲他的弟子。所以读《论语》,学《论语》,其实就是在向孔老先生学习,听孔老先生的教诲。既然老师都教诲了,那老师说什么咱就听什么,做什么,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论语》怎么说,你就怎么做!这就是学《论语》的终极秘诀。

知道了怎么学,还应该知道怎么做。接下来就是“习”了,练习,不是温习。要时常去练习,重复去练习,做到熟悉的成为了一种习惯,融入到你的血液里,他们的学问就是你的学问。有人说:如果那样的话,我还是我吗?

呵呵!现在人呢追求个性、自我,穿衣服不愿意跟别人一样,用什么喜欢比别人高级,吃什么也喜欢像韩剧里的俊男美女一样的那个那个样子。以为这样就个性自我了,孰不知这也是再模仿啊,现在的孩子们生下来接触的信息,又有哪些个不是前人抛下来的?只不过,物欲横流,奢华浪费反而成为了时尚,个性潮流只不过是任人任性的借口罢了。学了不好的东西而不自知,已然病入膏肓,却还自得其乐!

人,从呱呱坠地到驾鹤西去,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继而才是创造,只要是生物根本不可能跳过学习的过程,既然无法跳过,就学点被人传颂千古的吧!《论语》不正是你应该学的吗?难道孔子,这个世界还能找出第二人来?如果能,我们来做。

所以,如果你决定了要学习《论语》,正当第二人的话,那么我下次的更新,来看便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