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很有趣味的一首小诗,头两句画家根本画不出来!我们只得佩服韩愈惊人的细腻的观察力了。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大部分中国人都逼着自家娃在五岁之前背过这首诗,小娃们体会不到实际上这首诗含着落蕊满地带给诗人的惜春之意,人家孟浩然忧伤着呢。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从来没见过有哪个诗人能在一首绝句中实现两次时空穿越的!李商隐就能,不信看译文: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呢?(第一次穿越)那时我再跟你回忆一下今晚在巴山作客听雨的时刻(又穿回来了)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就喜欢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这个劲儿! 绝句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读这首小诗有一种蓬勃的生气在胸中鼓动,说不出的一种惬意,我猜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受这位诗人和尚影响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你想说西湖很美,得费多少笔墨!这事儿交给苏轼来办,他说“西湖像美女西施”读者自己想象去吧,于是宋人说这首诗“道尽西湖好处”,我就问你服不服?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在中国诗人的笔下,雨和愁是难解难分的,这首的独特之处在于写了三幅听雨的画,概括了人的一辈子!(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 |
|
来自: hongzhuanyidui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