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猫专栏 在今天的日本,道之驿已经不止于满足这三个条件了,出于地域振兴的目的,它们进化出各种各样的个性,而我之所以热衷于辗转在各个道之驿,是因为并不把它视为简单的休息站,而当作一个能买到日本各地土产的最佳去处。 道之驿 茶的京都南山村城 前些日子,从京都游荡至奈良的途中,想要找一间咖啡店工作,辗转于山间,苦寻不得。此时一间道之驿突然在眼前,指示牌上写着“道の駅お茶の京都みなみやましろ村”(“道之驿 茶的京都南山村城”),远远望去已经被它的壮观程度所吓到:无论规模、时尚感、设计感还是高级感,如果是东京街头出现这样一幢建筑,也丝毫不会令人奇怪。 南山城村的道之驿里没有咖啡店,却有宽敞明亮的休息室,几个当地人坐在里面吃着便当,小声地聊着天——那便当也是从旁边的土产贩卖处买来的。多亏了这供人休憩交流的场所,令我在山间也得到一个平静写稿的下午。写完稿照例去逛了逛土产,馆内特别辟出一块名叫“のもん市场”的区域,除了手作便当和简单的熟食之外,还有各种村里新鲜采摘的蔬菜和水果,也有刚刚上市的大米,价格一如既往低过预期。 另一块名叫“むらびぃと”的区域,贩卖着各种精致包装的商品。这幢建筑正对着一片碧绿的茶田,因此地是著名的宇治茶产地之一,这些商品自然以茶为中心:从装在高级茶箱里的煎茶、玉露和抹茶,到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茶饮料,无一例外都冠上“村茶”字样的可爱LOGO,点心种类也丰富,卖得最好的是抹茶蛋糕和绿茶羊羹。旁边还有一间“村民百货店”,则是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必须品和食料品为主,丰富程度并不逊色于任何一间都市便利店。高级感体现在结账的时候:我在大阪也只见过一两次的自助收银台,竟然出现在了这里。 村民百货店 又有一间“村茶屋”,人气商品是一款“村抹茶冰淇淋”,售价400日元。吃了一个,味道浓郁,据说食材使用当地最高级的手工磨制抹茶,是只有在这里才能吃到的限量供应,比我在宇治吃到的任何一个抹茶冰淇凌都美味,大约也是不计较成本的关系。 在这间道之驿内吃了顿午餐,是一间特别接地气的村民食堂,取名叫“つちのうぶ”。这个词写成汉字是“土の産”,意即“产于这片土地”。如名字一般,村民食堂四季提供旬物食材制成的“村定食”,我点了一份炸鸡套餐,搭配的是这个季节的香菇煮、渍菜、豆子、味噌汤,茶饭和沙拉,当然还有一杯温热的村茶。食堂里的咖喱饭也受欢迎,听服务员说,每逢周末和休息日还提供外带服务,村民们打包带走,在附近的公园里用餐,度过悠闲的周末时光。 村民食堂的炸鸡套餐 南山城村的道之驿令我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有门口那蓝色的暖帘,写着白色的“村”字,灵感来自于村民在从事农业活动时一定会穿的田间工作服。使用这样的布料作为招牌,足以看出当地人对居于乡村的骄傲感。这个位于京都府最南端的村落仅有2800人口,打出的口号是“京都唯一的村”。听说在南山城村也面临着和日本其他农村一样后继者不足的问题,此地离京都市和大阪市都很近,年轻人流失严重,百年历史的茶农家面临着无人继承的问题。苦恼的当地人在今年4月推出了这间道之驿,也是吸引外来游客和解决就业的手段之一。 不记得从前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评价:一间优秀的道之驿,必须同时面向三种人群:造访者的道之驿,居住者的道之驿,工作人员的道之驿。南山村无疑将三点都结合起来了,这里有一款“おかんの弁当”(关西方言中“妈妈”的意思)特别有人气,含税价600日元一份,是村里从前令人怀念的妈妈的味道,由当地的欧巴桑们亲手制作——如今在这里工作的人,7成是南山村的村民。 一年前,去过高知县一个名叫“四万十とおわ”的道之驿,这里每年有15万人造访,是四国地区最大的道之驿。有着“日本最后的清流”之称的四万十川流经,使这里盛产天然鳗鱼和香鱼,我买到一款颇为心仪的香鱼酱油调料——小小酱油瓶子里放着一整条炭火烧制的香鱼干,回家把酱油倒进瓶子里,静置5天左右,酱油就会逐渐浸染上香鱼的味道。 在四万十的道之驿,包装袋是用旧报纸做成的,住在当地当欧巴桑手工折制,是出于不增加环境负担的考虑,销售额的一部分捐给四万十川流域的环境保护机构。如果买了这个旧报纸环保袋,就会获得一本附赠的小册子,上面具体写出了如何DIY出一个同款袋子,简单易懂,谁都能学会,顺带也将日本折纸文化发扬光大了。 如今,全日本已有1134间道之驿 说起“道之驿”这个概念,可追溯的源头始于1990年在广岛县召开的地域振兴交流会,1993年后第一间道之驿在日本开业。到了2017年,全日本已有1134间道之驿,高级感愈发更甚,已经超过了最初的高速公路休息站意味。一些打造出工艺体验设施或是本土博物馆,一些兼设有温泉和旅馆,都不是什么新奇事。2004年新潟县中越地震后,很多道之驿又增加了防灾据点机能,作为避难设施的一种,常年配备停电时的非常用电源和停水时也不影响使用的厕所。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特集,讲的就是各种令人惊异的道之驿进化。登场的有神户市一间“道之驿 神戸フルーツ・フラワーパーク大沢”,引入了“日本三大美肌之汤”的温泉设施,建造得好似主题公园一般(确实也有一间游乐场),有各种可供参观的温室、植物工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可以在果园里摘取应季水果,配备了数十家餐厅,不定期举行各种特别活动——例如11月的重头戏,就是“秋季新米收获祭”,这间道之驿还开设了来往于奥特莱斯之间的穿梭巴士。 在北海道的钏路和网走之间道路上,有一间“道之驿 あいおい”,利用废弃的旧车站改建而成,馆内还保留着旧国铁时代的列车时刻表和车费价格表,旁边展示着旧时使用的火车车厢,也成了铁道迷的憧憬目的地。在千叶县的房总半岛,则有一间“道之驿 保田小学校”,取名直白,是对当地一间废弃的小学进行再利用的结果,馆内同样提供温泉和住宿,将原本的教室改装成客室,体育馆改装成土产贩卖中心。 群马县藤冈市的“道之驿 ららん藤岡”,除了农产品贩卖所和眼花缭乱的餐厅之外,还有室外摩天轮和旋转木马。而在枥木县宇都宫市的“道之驿 うつのみや ろまんちっく村”,面积大约相当于10个东京巨蛋,甚至有露天温泉和广大的牧场,当然也是有高级住宿设施的。 据说因为很多人专程前往道之驿一日游,造成了周末的大堵车现象。那些人气最高的道之驿,每年甚至吸引超过100万观光客,无疑是地方创生的优秀案例。应运而生的是“道之驿迷”,就像铁道迷或是神社寺庙迷那样,环游日本全国巡礼中,也收集印章和纪念品,誓要将一千多家道之驿走个遍。 道之驿 妹子之乡 比起高级综合性设施,我还是更喜欢那些无名的道之驿,规模很小,有的只是一个简陋木屋,不加留神就会错过。在这样的道之驿里,通常没有加工商品,全是应季蔬菜和水果。在这个季节,能够买到新鲜的香菇、萝卜、冬瓜、橘子和柿子——100日元一根的萝卜,200日元一整个冬瓜,我甚至还花300日元买到了一盒正宗的乌骨鸡土鸡蛋。 之所以这般便宜,是因为附近农家可以自主将蔬菜拿到道之驿内贩卖,要卖多少钱完全由农家自己决定——是真正的地产地消,而且贩卖的一定是当天清晨采摘的,绝对新鲜。无论什么时候,最新一季的旬物定会先于别处,第一时间出现在道之驿。其中一些蔬菜因为容易枯萎的缘故,无法长距离输送和大量出产,只能在当地贩卖,这种时候,道之驿就是唯一能买到它们的地方。 在这样的道之驿里,也有小小的饮食处,一个初秋的晚上我在某家吃到了美味的秋刀鱼定食,今年秋天我在另一家买到一盒章鱼小丸子,内馅不是章鱼,竟是香菇。还有一年,不记得在哪里买到一种绿色的无名果子,还沾着泥土,大家一起分来吃了,美味回甘,却终不能得其名,再也没有遇到过第二次。这些绝对不可能在超市买到的东西,属于只有在道之驿才会发生的偶遇。 绿色的无名果子 上周,我在和歌山一家道之驿闲逛,遇到一个老头正在往里搬橘子,顺手挑了个黄橙橙的递给我,也不收钱,也不为了推销,只是笑着说:“今天早上刚摘的,今年的味道比往年更好呢,你吃吃看。”就像这样,新米上市时,蔬菜成熟时,总是在道之驿最先出现,并且隐隐带着某种人情和温度。终于我发现:能让我会因为土鸡蛋和大米而开心的,不只是年龄,还有道之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