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手工制作索面

 闲之寻味 2012-06-08
   |字号 订阅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浙江温州有个以做索面为主业的村,叫南山村,越来越出名了,有摄影家来拍摄风光,有客商来收购索面,有旅游团来参观体验民俗,天气好的时候,把原本平静的小村弄得熙熙攘攘。网站上也有不少相关的信息,随便一搜,便跳出来不少网页。当地一姓林的老人说,他从小就住这,做面几十年,数现在生意最好了,村里也最风光了。近几年,我去了好几趟索面村,还经常买些索面带回家,或送给朋友。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是温州的传统特色美食,老人祝寿、生日等都以此为主食,又称"长寿面",也是订婚走亲不可或缺的礼品。江浙一带一般都不叫它长福长寿面,而叫索面,它是当地方言“纱面”谐音,估计是因了索面的白和细,柔韧与长度,可与棉纱相比的特点。 

温州有好几个地方做索面,但许多人喜欢买瑞安市平阳坑镇南山村的索面,那里的索面口碑很好。我的父母也是特别爱吃南山的索面,说南山的索面,在锅里不容易煮糊,吃起来柔润筋斗。上个月,我去南山村拍摄,顺便买回来一些,父亲吃后还是赞不绝口。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南山村手工制作索面历史悠久,据说有三百多年传统。现有手工业索面的农户300多户,大多以做索面为主业。许多年轻人都外出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忙完农活,他们一有空,就在家做索面。最近索面的价格涨了,批发价也得五元一斤,市场零售价达到每市斤六块五毛,算计下来,每人每天的收入大约在七十至一百元间。在家安安稳稳地赚这么多钱,村民还是挺满意的。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这村还有挺新奇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挂着广播喇叭,而且音量都开到最大。广播是村民的最爱,他们主要是为了收听天气预报,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天气的变化。村民都说,做索面是靠天吃饭的,他们不愁销路,就愁天气变化无常。一般的家庭都是夫妻两在干活,数量几十到上百斤不等,忙到晚上十点,早上六点左右就要起来准备晾晒。村民老潘原本一直在外面做些小生意,现在回到村里也开始做面了。他们家小孩都到外做生意去了,只剩下他们夫妻,一天就做100市斤的索面。去年我去拍摄的前一天,天气预报晴天,老潘夫妻白天就已糊好面粉,晚上六点多刚吃完晚饭,他俩就忙开了,给面上条,一直弄到十点多。哪知次早起来,竟然断断续续下起了小雨,把已经挂上架的面条淋了个稀巴烂。碰上这种天气,村民是最郁闷的,要是连着阴雨几天,糊好的面粉就要倒掉了。一户按100市斤计算,按现在价格算,损失就是500多元。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许多年前,农民把收装好的索面,,装进竹制箩筐,挑着担走村串户卖,“卖索面啰,南山的索面哟。。。。。。”一直吆喝着,现在在农村挑卖的身影已很少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索面的买卖已经进入市场固定的摊点和超市,还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林法好是南山村是索面生意做的最大的一个人。他今年43岁,十多岁开始做面,现在是主业。他自己装搭起来一台机器,能提高一倍的工作效率。他说,这机器制作出来的索面,细得能穿过针眼,索面质量稳定,虽然每市斤价格比别人贵了大约5毛钱,在市场上还是很受宠,每天做好的索面都有人上门收购。天气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做200市斤。还收购索面包装后销往外地。现在索面的销售范围越来越广了,大量的索面销往国外,华侨居多的东南亚、意大利等地为主。林法好和人合办索面厂生产的“黄山”牌索面,每年有几十万斤销往国外。和务农比较,做索面的收入还是可观的。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面条一直来是人们喜欢的食品,各地有不少品种的面条,北京的炸酱面、河北的捞面,山西的刀削面、上海的阳春面、港台地区的担担面,又如节日喜庆的长寿面、国外的香浓意大利面等,地方特色极其丰富。温州的索面自成一色,又细又匀、颜色白净,口感非常好,是一般面条不可比美的。食用的时候,先根据个人口味配好汤料,将面条置于沸水中煮23分钟,然后捞起放入汤料中拌匀,即可作早餐、点心,亦可炒用。又因为索面由上等精白麦粉制成,营养价值高,同时性平和温补,易消化,浙南一带的女人生孩子后,喜欢汤料里加姜和黄酒、煎蛋,做成姜酒索面,用来补身,这个饮食习惯现在还在流传。当地还有“喝索面汤”的风俗习惯,即亲戚朋友上门探望刚出生的小孩,主家也会做好姜酒索面款待,配料尽可能丰富可口,以博得客人夸赞。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作为传统的手工食品,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现在南山村许多村民排斥机器生产,倡导纯手工制作,他们说,手工制作经验是一种很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保持下次,传承下去,不能失传,要是大家都用机器生产了,南山这块牌子也就没有特色和优势了。他们坚信,手工索面口感和质量绝对比机器生产的要强许多。我无法明辨其中的优劣,但理解这种面对传统的朴素态度,传统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坚持。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南山村因为索面,成为了当地乡土教育的一个基地,每逢节假日,都有许多旅游车过来,学做索面,体验浓郁的乡情。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索面是这样制作的,将面粉加适量食盐,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理成线绞状。据当地资料介绍,索面制作具体可分六步进行,即和面、搓面、盘面、熟面、出面、收面。和面,就是把面粉、水、盐,一般情况按10.250.025的比例配好,和成面团,凉半个小时。做索面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好食盐的放入量,盐主要用来调节面的柔韧性,要根据气温的高低决定放盐量的多少。一般说来,天气冷时,得多放点;天气暧时,得少放些。搓面,就是将和好的面放在桌面上,先用圆木棍将面团滚成一张“大圆饼”,再用刀将它割开成螺旋形面条。然后放到木盘里,用席布盖上。放置半小时后,将面从木盘里一圈一圈拉出,放在平台上搓成手指似的粗细均匀的圆形面条。盘面,就是将搓好的面一圈圈绕在两根间隔为10厘米左右的的索面筯(竹棒)上。每筯上一般盘20圈。熟面,就是将绕在索面筋上的索面条缓慢的拉长到20厘米左右,放到面柜里,用席布遮好,放置一个半小时左右,让面胚“熟”透(“熟”透的面条才能拉成又细又长的索面)。出面,将面柜里熟透的面拿到阳光下或通风的室外,用竹棒轻轻下压将面拉长,直拉到2长许,一段时间后脱水晾干。天气好的话,一般晒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当地村民都是根据天气情况凭经验操作。收面、装面环节,就是待索面晾干,将面收下,盘成8字状叠放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以25厘米左右为一段切开,切好后就可用包装纸把索面包装好。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南山村前屋后路旁,摆满索面架,乳白色的索面,在房前屋后排排晾开,和古宅、石路,青瓦及油菜花,交相衬托。清风轻拂,索面如丝如线,丝丝缕缕,飘逸曼妙,全村更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索面特有的咸香。农人农妇在旁轻拉撩拨,说是劳作,更像手舞足蹈。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如此诗意优雅的景致,真可谓不多。

索面 - 林长丰旅游摄影 - 林长丰旅游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