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桌上的物种观察:你见过河蚌的心跳吗?

 静雅轩345 2018-02-19

大家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日历娘邀请江南蝶衣大大记录了她新年第一次带回家的物种考察,趁着假期还没结束,你也可以模仿一下。

年初偶遇两处水产养殖池塘在进行冬季清塘作业。排空的鱼塘底,除了常见的养殖鱼虾外,还有大量的河蚌藏身淤泥。其中一处池塘已挖出两桶巨大的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而另一处的村民正用钉耙翻挖淤泥中的背角无齿蚌Sinanodonta woodiana,出于好奇,我买了多只背角无齿蚌带回观察。

藏身水潭中的背角无齿蚌。图片:Hirase / wiki commons

无齿蚌是什么

民间通常将它们称为“河蚌”,“河蚌”是蚌科软体动物的统称,而不只是某一种蚌。它们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池沼水底的泥沙之中,肉可食用,部分种还可以作为育珠蚌生产淡水珍珠。

蚌科物种的中文名多能直观地概括其形态,褶纹冠蚌正是如此,它们长着巨大带褶皱的冠状后背缘。听到“背角无齿蚌”一名,或许会有人不解它究竟为何“无耻”?其实,“齿”说的是绞合齿,是两壳瓣背边缘铰链的部分,防止两壳闭合时错位,背角无齿蚌没有这个绞合齿。

它们的壳瓣背边缘绞合部位没有齿。图片:Francisco Welter Schultes / wiki commons

背角无齿蚌,属于瓣鳃纲蚌科,生活于温带及热带的淡水水域乃至人工鱼塘之中,是东亚的原生物种,在我国各地江河、湖沼中极为常见。背角无齿蚌的壳长达20厘米左右,具有角突的卵圆形壳,微膨胀,前端圆,后端略呈斜截形,壳面平滑,生长线细,壳后背部有3条肋脉。因其产育淡水珍珠质量逊于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多供人食用和做养殖业的饵料、饲料,因此也被人称作“菜蚌”,是南方春季菜场少不了的应季河鲜。

蚌壳里的玄机

背角无齿蚌常年半埋在泥沙之中,双壳多数时间处于些微张开的状态。它是如何呼吸,如何完成摄食、代谢的呢?这需要通过剖开蚌壳才能看个究竟。

我买回家的背角无齿蚌,准备开始观察。图片:江南蝶衣

我之前没有解剖河蚌的经验,通过查阅瓣鳃纲的解剖资料,先确定出水管和入水管的位置。在此位置上方的壳内面,就是它控制闭壳的肌肉。找准位置后,用刀尖沿着内壳割开前闭壳肌、前缩足肌、前伸足肌,再割开水平相对方向的后闭壳肌和后缩足肌,此时蚌壳便顺利打开,可直观其内部构造。

就像这样打开。图片:江南蝶衣

它的绞合部无齿,但外侧有韧带。借助韧带的弹性,它可以控制双壳张开。紧贴着双壳内面包围蚌体的两层薄膜是外套膜,外套腔内两侧还有两片片状的瓣鳃。外套膜和瓣鳃的内面上皮具纤毛,纤毛摆动引起水流。两片套膜在后端处稍突出,相合成出水管和入水管。水由入水管进入外套腔,流经鳃时,鳃表面的纤毛可以过滤水中的微小生物和有机质颗粒,辅助蚌体摄食。未消化的残渣和水则由出水管排出。 

除摄食的功能外,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蚌呼吸的气体交换场所。在蚌内脏团背侧有一个椭圆形围心腔,刚打开蚌壳时,可以观察到它的心脏在围心腔内跳动。


看跳动的围心腔。图片:江南蝶衣

围心腔由一个长圆形心室及两个三角形心耳构成,在心室与心耳之间长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血液由大动脉流出后,经过身体各部汇集于血窦。再通过肾脏排除代谢产物,最后经鳃静脉进行氧碳交换。

由于血细胞含血青蛋白,所以河蚌的血液并不是红色。血青蛋白是一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在氧化态(Cu2+)呈蓝色;而在还原态时(Cu+)无色。除了输送氧气、养分,背角无齿蚌的血液中还含有具吞噬作用的变形虫状细胞。

真假“寄生虫” 

第二天,观察继续。还是按照之前的步骤打开蚌壳,在口前闭壳肌下方的位置,我找到了背角无齿蚌的消化系统:口后为食道和膨大的胃;胃周围有一对肝脏,可分泌淀粉酶、蔗糖酶;胃后盘曲在内脏团里的是它的肠道。

在剖开背角无齿蚌的消化系统清洗时,我发现在它的肠胃之间有一根细长的淡黄色透明棒状物。乍看上去像只巨大的寄生虫,别紧张,那是瓣鳃纲(双壳贝类)和腹足纲(海螺等)特有的器官,被人讹传为“贝类寄生虫”的晶杆

内脏团里的消化器官,右边的长条就是被误认为寄生虫的晶杆。图片:江南蝶衣

晶杆是由晶杆囊中的分泌物经固化形成的半透明棒状体。晶杆上吸附着消化酶,囊壁内的纤毛促使晶杆不停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它与胃楯[shǔn]冲撞,释放出消化酶,这种机械消化的功能,可以起到混合食物与酶的作用。

然而晶杆并非金刚钻,其顶端会随着食物消化而磨损。尤其在河蚌缺乏食物的条件下,24小时后晶杆就会消失,所以并非在每只蚌壳内都能找到“寄生虫”晶杆。但只要重新取食,数天后晶杆便会恢复,晶杆的后端也会持续补充,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互利互惠的育儿计划

当夏季来临时,便是背角无齿蚌的生殖繁育期。背角无齿蚌是雌雄异体,它的生殖腺位于足部背侧、肠的周围,呈葡萄状腺体,精巢乳白色,卵巢淡黄色。它的精卵在其鳃腔内受精,由于母体的粘液作用,受精卵不会被水流冲出,留在鳃腔中发育

夏季也是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等小型淡水鱼的生殖期。这些“鲤科生”体型小、繁殖能力弱、怀卵量较低,但是也极其精明。为了保护幼鱼的安全,鳑鲏便打起了背角无齿蚌的主意,将它选作理想的育儿场所。

高体鳑鲏[pánɡ pí]。图片:Seotaro / wiki commons

背角无齿蚌时常在水底稍微张开蚌壳,来滤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和藻类。当雌雄鳑鲏相伴找到开口的蚌壳,雌性鳑鲏便将细长的产卵管插入背角无齿蚌的入水管中,将卵产在其外套腔内。雄性鳑鲏则利用背角无齿蚌的入水口吸水作用为卵子授精。随后,鳑鲏的受精卵会逐渐移动到河蚌的鳃瓣中孵化。约3~4周,幼鱼就会离开蚌壳的庇护,自行生活。

准备产卵的雌性鳑鲏。图片:Warren Photographic

不过,背角无齿蚌也没有吃亏,鳑鲏产卵时,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河蚌等的幼虫形态)就有机会接近鳑鲏。钩介幼虫双壳的游离端具有钩与齿,可以轻松寄生在鳑鲏体表,在鳑鲏身上受刺激部位形成的包囊中完成它的初期发育。之后幼蚌离开鱼体,开始沉入水底生活。

可以说,这是“鲤科生”与背角无齿蚌互利互惠的育儿计划了。

洁水作用是把双刃剑

别看背角无齿蚌藏身水底淤泥中,每日经过蚌体循环的水可达40L呢。以有机质颗粒,轮虫、鞭毛虫、藻类、小的甲壳类等为食的它,具有高淤泥耐受性,可以栖息在各种淡水环境中。即便是受污染的河道,它们也比当地原生物种的适应性更强,因此成了不少地区治理污染和净化水质的首选水生生物。曾有某地投10万河蚌下河净水又育珠的新闻见报。

然而,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也要警惕优势物种的副作用,一旦它入侵原生物种的生存环境,占据生长繁殖优势,便会对原生物种构成生存威胁。据报道,目前背角无齿蚌已对欧洲淡水贻贝的生长构成了影响。

至于我的观察对象,嗯,我做了红烧。图片:江南蝶衣

所以,洁水作用也是把双刃剑,在利用背角无齿蚌的优良的洁水能力时,也要警惕它潜在的生物入侵危害。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江南蝶衣。

喜欢她还可以关注

 江南草木志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日历娘の推荐

想认识/收藏更多贝壳

“一本自然·贝壳本”开始

100张细腻插画,观察自然从此始

100种贝壳学名,满足你的求知欲

果壳商店 每张纸都赏心悦目 每种贝都与众不同 小程序

↑↑翻开它,轻松认识各种贝壳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