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治

 孤山行者 2018-02-2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即中医“腰痛”分为四型: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其中湿重者,腰重痛,卧时不能转身,行时重痛无力;寒重者,腰冷痛,得热则舒,足冷背强。

  3、热证:腰部热痛,腿软无力,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热涩,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肾亏虚证:起病较缓,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昧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上强调根据不同病机应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等法。

  1、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

  组成:桃仁10g 红花10g 熟地黄10g 川芎

  当归10g 赤芍

  2、湿证

  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独活15g  细辛3g    秦艽10g   肉桂心

  防风10g  桑寄生15g 杜仲15g   牛膝

  当归15g  川芎10g   干地黄10g 芍药

  人参10g  茯苓15g   甘草

  3、热证

  治法:清热除湿。

  方剂:四妙散加减。

  组成:苍术15g  黄柏10g  牛膝10g  苡仁

  4、肾亏虚证

  (1)偏阳虚者

  治法:温补肾阳。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组成:熟地黄10g   炮附子6g  丹皮10g  山药

  山茱萸10g   泽泻6g    肉桂6g   茯苓

  (2)偏阴虚者

  治法:滋补肾阴。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组成:熟地黄15g  山茱萸10g  山药15g  丹皮

  泽泻9g     茯苓

  推拿方法

  1、筋通络法:运用揉法,滚法自腰背部顺膀胱经、肾经而下至小腿后方,依次各施法三遍,以放松痉挛肌肉。再以重手法循经点穴,最好在点穴时有串感或麻感为宜,以通经活络。

  2、筋止痛法:运用分筋法、理筋法、拨筋法,依次在腰部痛点(突出物椎旁),臀部痛点(梨状肌及坐骨神经出口,臀中肌),股后及小腿痛点,以筋结或索条为着力点,依次施术5-10次,间隔以揉法20下左右。

  3、引按压法:患者俯卧。助手分别于腋下及足跟作对抗牵引或机械牵引约10分钟后,术者立于患者一侧用拇指或手掌按压椎旁压痛点,力量由轻到重,迫使神经根与蕾核位置发生改变,减少压迫。

  4、扳法:患者侧卧。健侧下肢在下伸直,患侧下肢屈曲。术者立于腹侧,一手扶住髂部后缘,另一手扶住其肩前部,旋转骨盆及肩部至目标腰椎后关节锁定,再以双手相对快速顿措斜扳,常可发出响声。再以同法施于对侧。

  5、筋活结法:患者仰卧,先主动直腿抬高至受限,术者再协助其抬高10°并固定于此片刻,以延展神经根,解除粘连,并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的位置。

  6、理筋骨法:患者俯卧,复以揉摩拍打等手法循经操作3-5遍,镇定放松软组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