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人的年俗记忆

 alayavijnana 2018-02-20

作者简介:

阿成,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作家协会主席。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等多项奖项。代表作有:《赵一曼女士》《年关六赋》《马尸的冬雨》等长、中、短篇小说。


先前,黑龙江省一入隆冬,平头百姓便开始盼着过年了,其中最为热盼的就是少年儿童。在过去,少年儿童盼过年的想法很简单,不过是为了吃好吃的、穿新衣服、放鞭炮玩。

 

若是往深里想呢,这少年儿童的盼,不正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盼吗?吃得好,穿得好,无论是社会气氛还是家庭气氛都是那样和谐、浪漫,还有一点非凡的神话色彩。这不正是人们想要的生活吗?

 

所以年呀,还需宏观地考量这个“盼”字才是。然而尴尬的是,在下并非学者,在这儿只能从一个平头百姓的感受唠唠黑龙江人的春节。




 进入腊月门儿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过年”要从进入腊月门儿算起,一直到正月十五,以至延伸到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

 

在这段日子里,大人孩子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的。这让孩子们都很开心,大人不仅不能训斥孩子,即便是孩子有过错,也绝不准打骂。如此这般,少年儿童岂能不盼。

 

尽管早年的人,追求的是一种伟大而高尚的精神生活,但是过年了嘛,物质生活终归是不可少的。在这个节点上,还是精神和物质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好。也只有这样,家里的大人才有条件忙年了。

 

这年都需要忙些什么呢?首先,要给家里的那帮孩子准备新衣服、新鞋子。老辈人说,过年的时候,穿新鞋可以踩小人。所以这些事对贫困家庭来说不管多难,是一定要办妥的。真是太困难了,也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或是拆旧翻新,或是将旧衣服漂染改色。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要蒸豆包、包饺子、然后把它们冻起来,按照当地的风俗,过年期间寻常百姓家是不做饭的。供图/Gaopinimage

 

总归,要让孩子们在过年的时候穿上“新”衣服、“新”鞋。那些生活条件好的家庭,通常会给孩子买双新鞋,即使囊中羞涩的母亲,也会亲自动手给孩子做双新鞋。那一双双手工制作的鞋,横看竖看,真是不错。

 

总之,在过去的年月,只要是“新”的,就美,就好看。

 

其实,在这美丽与好看里,还包含着大人和孩子的自尊呢。设想一下,过年了,某家的孩子依旧是一身破旧衣服,这会让人看了寒心的。尽管在那个年代,寻常百姓之间极少嘲笑,但也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穿得体面些。这就是年的力量。

 

再就是吃。

 

黑龙江人把过年的食品统称为“年嚼果”。天可怜见,这“年嚼果”,不仅老百姓自己在忙,党和政府也跟着操心。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人都在跟着忙乎这事儿。因为要过年了嘛,细粮的供应要增加一点,比如大米和白面,就会从平时的每人二斤增加到四五斤。每户还会配给极其珍贵的二两香油。鸡鱼肉蛋也都有供应,不过需要凭票限量购买。此外,到了春节还会供应白酒、啤酒、色酒、糖、烟、瓜子和花生,这些自然也是凭票限量供应。


 东北主妇精心蒸制的花样馒头,捏成各种动物的造型。

 

我在想什么叫“珍贵”呢?说穿了,“限量”的就是珍贵的。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的主妇还要蒸豆包、包饺子,然后把它们冻起来。按照当地的风习,过年期间寻常百姓家是不做饭的。只是将这些事先准备的“年嚼果”拿出来蒸一蒸煮一煮就是了。

为了迎接这个神圣的节日,家里的大人孩子都要去理发、洗澡。

 

你看,一进入腊月门儿,理发店和澡堂子的人就会特别多,需要排长队。记得小时候我被父亲拽去洗澡是凌晨5点,是顶着黑到澡堂子排队洗澡的。那时候不像现在,在家里可以天天洗澡。

 

说到剃头,而今叫“美发”。对于早年的孩子来说,并没发型上的讲究。理发,就是把头发剪短。妇女则不同。那个时代的普通妇女在春节前夕是最浪漫、最开心的。她们可以利用过春节这样一个契机到理发店烫个头。不过,说来也怪可怜的,她们一年也就有这么一次烫头的机会。

 

其实,所谓烫头,也只是把头发烫成很多卷儿,抹上头油,亮光光的。她们就觉得特别漂亮,彼此笑嘻嘻地互相欣赏。只是,女人的这种样子,这种发型,这种新的陌生,让男人和儿女看了颇感茫然,大都感觉还是不烫的好。个别男人心中或许会这样想:不着调就不着调吧,反正过年了,高兴就好。

 

 年的倒计时 


一般说,黑龙江人的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即进入年的倒计时。

 

腊月二十三即“小年儿”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灶糖。吃灶糖和包饺子是要粘住或捏住灶王爷的嘴,而放鞭炮则是欢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上天干什么呢?即将过去的一年,人世间的孰是孰非、孰好孰坏,都要向上天汇报一下。单是汇报好事也就罢了,让庶民担心的是灶王爷汇报不好的。于是就事先在对联上写点“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话。

 

当年有一首儿歌,其中两句就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到了这两天,都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特别是那些蜘蛛网一定要扫掉。据说这些蜘蛛网是灶王爷记录一年中你家做的一些错事和坏事的,所以务必要清扫干净。

 

这样,灶爷上天汇报的时候,无凭无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怎么办呢?就让灶王爷吃点黏黏的灶糖,用灶糖把他的嘴封上。灶王上天了,凡世人间当然要放鞭炮隆重地为他送行。

 

△东北老人在为过年准备窗花。摄影/耿洪杰


准备过春节,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买春花。

 

说来,南方人和北方人过春节是有区别的。比如买春花,南方人过年通常要买几盆鲜花或一束鲜花放在家里。这样不仅增加了年节的气氛,也使得满堂春意盎然。黑龙江人也是这样的,过春节了,家里没有花怎么行呢?记得我小时候每逢过年,年轻的母亲照例要去花市买一两束春花回来,或是迎春,或是蜡梅,或是玉兰和百合,让家里的年味儿浓郁而温馨。

 

然而,东北之冬,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哪里有鲜花可购呢?可咱黑龙江人聪明啊,就用彩纸或细绢制成各式各样的花,姹紫嫣红,以慰寻常人家的春花情结。

 

岁月如梭。如今,东北也有了花窖和鲜花店,喜爱春花的人可以买到鲜花了。

 

先前,春节将至,主妇在准备一家人正月的美食时,还会有许多花样。记得我母亲就会专门精心地蒸制一锅花样馒头,比如枣泥馅儿的佛手。佛手者,是将甜甜的枣泥儿或红豆沙包在小面团里,再虚虚地切出五指,并塑成手的样子。蒸好了,褐色的枣泥儿就会露出来,特别好看,闻着也特别清香。

 

此外,还要做面刺猬。母亲将面团儿塑成刺猬的样子,然后用剪子在脊背上剪出若干个小面刺儿,再用红豆镶上眼睛,刺猬的嘴里还要含一枚铜钱。这究竟有怎样的寓意,至今我也不得要领。

 

是啊,普天下的母亲,总会把年的味道创造得那样喜兴,那样俊俏,那样纯美。只是,这些面食是除夕夜祭祖时用的供奉。看到摆放在先祖遗像前的美食,恍然之间,仿佛老祖们真的回家和子孙一起过年了。祭过了先人,孩子们就可以吃了。

 

而今,这样的“艺术品”在物质化的城市里反倒极少见了。那种对年的崇敬,对粮食的崇拜,在岁月之风的吹拂之下已经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迷茫,也越来越淡了……


一般在年三十的大白天,家家户户要贴春联。春联写的也都是吉利话,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梅花开五福,竹叶兆三多”“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这一天,家家春联,户户张灯。这种美轮美奂的民间风景,别样诗情。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会聚一堂团圆年 

 

除夕这一天,不论身在何地,黑龙江人都要携妻带子,到父母大人的家里过“团圆年”。这是传之千百年的风俗。一家人聚齐了,添人进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少了一个或两个,总会有些许遗憾。其实,这种遗憾不单是在家里等待儿孙团聚的长辈,自然也牵连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子孙儿女。

 

一家人乐乐呵呵聚在一起守夜。到了年五更,家里的年轻人要出门接财神。通常是放鞭炮、烟火。满夜空的火树银花,仰看灿烂的苍穹,幸福得连眼睛也潮潮的,心里想:过去的一年,好也罢,差也罢,总算过去了。希望来年会更好、更顺、更有收获吧。

 

把财神迎到家里之后,接下的一项便是祭祖了。

 

将过世老人的相片供上,再供上点心、水果和酒之类,自然要焚香,并把煮好的第一盘饺子供上。然后,晚辈、小辈要给祖宗磕头,给长辈行礼。长辈呢要给晚辈压岁钱。这时候,家里当有专人到街口去化点纸钱、祭点酒给故人,缅怀与亲情之意自不必说,也更含着期望故人保佑家人的诚恳。再之后,丰盛的年夜饭就开始了。

 

年夜饭,一般都是吃饺子,俗称“元宝”。有的人家吃荤的,有的人家吃素的,还有的人家吃糖馅儿的。先前,吃糖馅儿饺子的以山里淘金者居多。无论是什么馅儿的,一般都在饺子里放上几枚硬币,谁吃着了,谁一年有福、发财。还有,餐桌上的鱼是不能吃光的,意思是年年有余(鱼)。

 

早年的春节,并没有电视可看,通常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大家一边嗑着瓜子、花生,吃着长精神的冻梨、冻柿子,一边听父亲讲家族的故事。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花灯装饰。

 

讲家族故事是父亲那一代人的传统。父亲会讲我们这一家人是从哪里来的,都经过了哪些地方,父亲的父亲叫什么名字,都干过一些什么事,是怎样的一个人。父亲的母亲又有怎样的经历,娘家是哪里的,又是怎样嫁过来的。

 

而今,大多数人家已经没有这样的内容,都被春节联欢晚会取代了。这种家族式的文化传承,这样的好传统,就这样“合情合理”地给剪掉了。家的故事也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

 

先前过年的时候,也有人家在院子里燃篝火,谓之“火烧旺运”。现在都住楼房,也真是燃不成了。于是改挂红灯笼。

 

除夕之夜,家家阳台上都挑起一盏红彤彤的灯笼。这些红灯笼在城市里,楼房间,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参差错落,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拜年方式的变迁 

 

先前的大年初一,是拜年最兴旺的日子。拜年的人真是络绎不绝。

 

那个时代百姓家还没有电话,都是走着去拜年。走在大街上,您就看吧,到处是去拜年的人。你就会感到这个国家的人是那样的注重情谊。

 

进入2000年,不知道是谁的主意,总之多了一项“团拜”的形式。所谓“团拜”,是指领导集中在一个大礼堂里,给属下拱手拜年。意思是过年就不串门儿了,这里统一拜拜就完了。

 

若说拜年的风俗变化,也就是这30年的时间。然而,这也是中国发展变化最快的30年。从磕头拜年,到拱手拜年,到贺年片的互赠,再到团拜,电话、微信拜年,真是一次紧锣密鼓的大跨越。但是,不管形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拜年,还是中国人在春节的永恒主题。


△正月十五哈尔滨街头热闹的“灯街”。

 

 正月十五的灯与冰 

 

到了正月十五,即所谓“上元灯节”。在黑龙江境内,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照例会装饰一条“灯街”。这条专门供游人观赏的灯街,悬挂着好多彩灯,争奇斗艳。如林苗花卉、飞禽走兽、才子佳人,甚至还有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灯,让人目不暇接。这民间的手艺呀,可谓是美不胜收。

 

在黑龙江哈尔滨,冰灯才是百灯之冠。多少年来,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不仅有当地的老百姓观赏,而且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游人也会前来观看。年复一年,冰灯越做越好看,已然成了冰建筑,让人瞠目结舌。

 

这一天,还有许多群众艺术团体的表演——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和时装秀。

 

先前的先前,我家乡的老百姓在正月十五还会跳一种“老达子舞”。跳的人“着胡服执春秋刀”。还有踢球的、踢鸡毛毽子的。所谓“球”,是用皮毛缝制的熊头。在正月十四这一天,镇上还要选一个老百姓做“灯官”。“灯官”只有两天的权力,负责检查各家各户挂的灯笼是否合格、漂亮,八台大轿抬着“灯官”到处检查,牛得很。

 

元宵节这一天,在黑龙江还有散放河灯的风习,意思是为已故的亲人亡魂超度。白天呢,大人带着孩子出去放风筝,多是在河边放,有鸢、蝴蝶、蜈蚣,飞翔在天上好看极了。

 

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结束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做的事还多着呢,总不能天天过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