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昌历史

 aladdinzh 2018-02-20

  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又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英雄城市。

( 一 )'襟江带湖'的地理形势

南昌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形势险要。约当北纬二八度,东径二六度地带,地当大江 南北和上、下游的交叉点上,负江依湖,南临五岭,北接宣扬,西控荆楚,东翼闽越。南朝雷次宗描述豫章的地理形势说:'豫章水陆四通,山川特秀,咽扼荆淮,翼蔽吴越。'唐代的王勃更以他超众的才华、惊人的词藻高度概括豫章的形胜:'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确,南昌据赣江游,处江湖之间,平原绵衍,赣汝交流,在我国东南各省中,可称为一中心城 市,正因为它有如此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 二 )南昌最早的原始居民点

根据解放以后的考古发现,在东郊的齐城冈、南郊青云谱和西郊的西山等地先后发 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果把南昌、新建甚至丰城、进贤境内的遗址算进去的话,就有数十处之多。这些遗址,就是古代原始居民点。众多的原始居民点的建立,对此后南昌城的创建和发展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可以准确指出的南昌最早居民点是齐城冈和青云谱砖瓦窑厂附近的两处。齐城冈遗址有着较厚的文化堆积,还经过科学的发掘,出土了大批石錛、石斧、石箭头和纺轮等生产工具,以及鼎、罐、豆、壶等陶质生活用器,年代距今约五千年。远古的南昌,水网密布,荆棘丛生,四周还有原始森林,无数的毒蛇猛兽常常出没其间,而我们这些勇敢的先民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天斗与地斗,与洪水猛 兽斗,极其艰苦地开拓出 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充分显示出人是战胜大自然的决定因素。

他们使用简陋的木器和石器,从事原始的火耕农业,据齐城冈遗址出土含有稻草杆痕迹的草拌泥观察,当时南昌的古代居 民和江南其它一些地区的原始居民一样,也已能人工栽培水稻。农业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稳定而丰富的衣食来源,改善了生活,从而为当时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创造了物质基础。

石箭头和网坠的出土,说明他们还用弓箭和鱼网来猎取野兽和捕捉鱼虾。

他们平时用以贮藏、取水和炊煮的陶器大多是一种粗砂质的红色陶器,也有一些制作精巧的泥质陶,有的还在器表面拍印上简单的几何纹样。当时已能用麻布和兽皮做成极粗陋的衣服,那种扁平圆饼式的陶纺轮就是捻线和打绳子的工具。

从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组织的情况分析,他们大体还处在 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或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时期。那时,氏族是人们生活的纽带。所有氏族成员,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下,环艰境苦,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大自然而生存,婴孩死亡率高,成人寿命不长,生活异常艰 难。因此,原始社会决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 三 )商、周时期的南昌

商周时期的南昌,古代文献记载极为贫乏,只简单而笼统地称为'扬州之域',因而,在旧史家的笔下,南昌犹如江南其它地区一样,被描绘成愚昧、落后的'荒蛮腹地 '。然而,历史的真实果真如此吗 ? 近年来,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的发现终于解开了这一'历史之谜'。

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初步调查,南昌地区先后发现类似吴城的商周时代遗址达二十余处,诸如齐城冈、青云谱、莲塘斗门山、小兰沥山、生米瑺湖里、长头岭以及艾溪湖畔的船子洲、明山等。此外,在艾溪湖畔周围的一些台地上也有零星商周文化遗物的出土,这就表明,三千多年前,今日南昌市区周围,特别是从东北郊艾溪湖延续到南郊青云谱的这一弧形地带,古代居民的分布是较密集的。

根据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我们初步可以勾画出商周时代南昌地区古代居民社会生活的大体轮廓。

当时人们已掌握了铸造青铜器的技术,青铜是一 种铜和锡的坚硬合金,适宜于作成带有锋刃的工具,但由于制造铜器的代价高,且易于脆断,所以在这些遗址上目前发现的只是小件工具或武器,如小刀和箭头之类,而大量使用在农业上的工具还是种磨制石器遭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青铜可造有用的工具及武 器,但是还不能完全代替石器。'遗址上采集有不少石斧、石錛、石铲等就是有力的证据。

在生活器皿上,当时盛行一种表面拍印有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的陶器,叫印纹陶或几何印纹陶,器形有鎘、鼎、献、豆、钵、杯和带把钵等。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当时人们还能制造一种胎质洁白、质地坚硬,并在表面施有一层釉子的'釉陶器',它的烧成温度达1 1 0 0 ℃ 左右,敲击之铿锵有声,基本具有瓷器特征,所以考古学家称之'原始瓷器',它就是今天瓷器的前身。'印纹陶 '和'原始瓷'的烧造,表现了南方地区古代居民的聪明智慧和杰出的创造才能,说明南昌地区的陶瓷器烧造也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尽管目前尚未发现奴隶殉葬墓,但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青铜兵器的制造等诸方面看,南昌地区至少在三千年前已由原始社会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前人论春秋战国时的南昌形势,有 所谓'吴头楚尾' 之称。在具体归属上,众说纷云。唐杜佑《通典》载:'洪州春秋战国时并属楚。'宋乐史《 太平寰宇记 》却认为'洪州,春秋时吴地,战国属楚。'清康熙《南昌府志》又称'先属吴,次属越,后属楚。'到乾隆五十四年修《南昌府志》 则又采杜佑之说。实际上,从当时昊、楚、越相互兼并的全部历史考察,吴、越势力都未曾达南昌 ,整个春秋、战国五百五十年间,南昌基本上都是楚的东境,杜佑的论述是正确的。正由于南昌长期属楚,因而在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更多地表现出与楚相一致的特点。近年在新建昌邑发掘的战国中期墓葬,出土有铜戈、铜矛、铜剑等遗物,其中鼎、敦、壶的陶器组合就明显具有楚文化作风。

解放以来,在小兰、罗家集、长头岭、西山和梅岭等地都先后出土过东周时期的铜鼎( 炊器 )、铜镦于( 军乐器 ) 以及大量的铜工具、兵器等,这些青铜器,乌黑发亮,铸作精工,反映这时的青铜铸作技术在商周以来的基础 上又有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时期。从新建大塘赤岸山战国遗址中出土有铁斧范( 模子)来看,南昌地区开始使用铁的时间应 该不晚于战国。由于铁农具的出现,整个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而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逐渐向封建制过渡。

(四) 最早的南昌城 --灌婴城

南昌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为一个城市? 商周以来,南昌地区就有着较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已进入阶级社会,但至今还没有证据说明那时已建立起城市。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最早的南昌城,应是汉高祖六年( 公元前201年)大将军灌婴所筑的豫章城,俗叫灌婴城或灌城,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从那时起,南昌就是我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然而,两千年前的灌城却不在今天的市、区而在城东,大约东起顺化门外十五华里的煌城桥( 黄城桥 ),西至顺化门外的兴福庄,延绵数里,也即距今南站东南约四公里的黄城寺一带地方。解放初属黄城乡,后属肖坊乡,现属湖坊镇。

据说,为了营造灌城,灌婴委任本 地一个叫章文的人具体总管建城事宜。

灌婴城的四周,有高大的夯筑土城墙,周围计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南有南门和松阳门; 西有皋门和昌门;东北二门则以方隅为名。当时的豫章 城内外,盛产樟树。松阳门内有大樟树,高达十七丈,大四十五围,'枝叶扶疏,庇阴数亩'。到三国吴五凤二年( 公元254年 )豫章太守张浚在郡城东南建两个阙楼,高四丈余。

城之西北,即今日南昌市区,当时仍是沼泽水网地带,其中有一较大的湖泊,名叫太湖(今天东湖的前身),周围有十里二百二十六步。湖的四周地势稍高,间有山阜和丘陵,有的就是昔日的墓葬区。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老福山、永和门外发掘有西汉墓葬 ;在墩子塘、都司前等地的人防工程中发掘有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的墓葬,这清楚表明汉豫章城不在今日的市区。

汉时的太湖,南缘回折,与位于灌城西南的南塘相连而接豫章江,因而江则湖涨,江退湖水也退。东 汉永元年间 (公元89一10 5年),豫章太守张躬组织群众筑堤修塘,籍以捍江,人们称为南塘水,这是有史可查的疏竣开发东湖的最早一次水利工程。

六朝,特别是东晋至南朝,随着长江 流域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豫章城也日趋扩展和繁荣。

东晋简文帝咸安年间(公元371一 372年),豫章太守范宁对城墙作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并新辟东北和西南两个城门,这样豫章城就 有八个城门了。

由于东晋、南朝统治者崇尚佛教,所以当时豫章城内外的佛寺建筑,发展很 快,仅东晋一百年间,先后兴建的佛寺和道院就达十余所之多,诸如大安寺、观音寺、普贤寺、琉璃寺、紫极宫、彭真观、建德观等。

六朝时候,除了继续沿用和修整汉灌婴城外,并有逐渐向西扩建的趋势,特别是加强了对滨江和太湖地带的整治。南朝宋景平元年( 公元 423 年 ),豫章太守蔡廓又发动群众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治理工程。其项目除加筑堤挡,在大塘之外更挖小塘外,主要是在南塘与豫章江相接处置水门( 水闸 ),江水涨时关上水门,内湖水多时 则开门排泄。自此以后,太湖水患大为减少,而且经过疏浚后的太湖'水至清深,鱼甚肥美'( 《水经注》),成为当时南昌地区重要的天然水产场。

太湖沿岸一些起伏 的山阜台地上,过去是墓地,也零星分布着一些村舍,到西晋特别是东晋以后,居民点就更趋密集。一 九七三年墩子塘发现的一口西晋时的民用水井,就是有力的证据。井呈圆形,内径六十四厘米。井底层还保留有用网线纹砖筑砌的井壁。井内出土有西晋时候的铜盆和青瓷罐、壶、钵等,这都应是当时居民取水时遗落下去的。

自豫章建城以来,赣江里行船如梭,繁忙异常。而位于郡 城西南滨江的南浦亭(在后来的桥步门外),就是当时的舷舟之所( 犹如今天的码头),凡南来北往的人,都在此靠岸上船。之所以称'南浦',乃取《 九歌.河伯 》'子交手兮东行,送前人兮南浦'意。当时诗文中多以此来泛指送别之地,如南朝梁时文学家江淹 在《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在豫章城西北七里的滨江地带,大江冲下 来的淤沙,连绵五、六里,蜿蜒如龙形,所以叫龙沙或北沙,当日是豫章城外最高处,旧俗是九九重阳登高的地方。

这一时期,郡、县以下的行政组织有乡和里。

汉晋以来,豫章地区有五大 姓:熊、罗、雷、湛、章 (《太平寰宇记》)。一九七三年在老福山上窑湾发掘一座西晋豫章地主的墓,根据墓内出土的一方铜印,得知墓主就是姓湛。墓中出土有三十余件铜、铁、玉、石、漆器和金银器皿,反映了地主奢侈豪华,同时,也足以证明这时期南方封建经济的发展。

( 五 )唐代南昌城的变迁

隋唐时代的封建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空前繁荣和大发展时期。随着南方封建经济的发展,唐代的南昌城也经历了一次重大变迁和巨大发展的时期。

早在唐朝初年,就将豫章城西移,并在原灌城之西南隅重筑新城。一九二七年拆毁南昌城墙时,曾发现有唐砖,这就使我们有确切证据说明,唐代的新城是用青砖砌垒、石灰沟缝的,这比汉晋土城要坚固和雄伟得多,新城建成后,原设在灌城的南昌县署,也于贞观十年(公元636 年)迁到今日中山堂地方。现在的南昌市区就是在唐城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

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 年),洪州都督李景泰又继续扩大增筑,全城四周辟有八门,门上题额都是当时书法家、吏部侍郎徐浩书写的。宪宗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韦丹出任洪都观察使,更进一步筑城于东北隅,这样,经过两度扩建后的洪都城,就比汉代灌城扩大了一倍有余,周围达二十余里。

唐代的洪都城,'雄州雾烈',是江南的一大都会。城内的亭台楼阁、宫苑寺宇,栉比鳞次,人烟稠密,即所谓' 闾阎扑地'( 王勃《滕王阁序》 ),续内尚起伏不平,那些豪华的建筑物都是沿着地势的起伏而摆布,或高或低,即所谓'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 滕王阁序》 )。

唐代洪都城内外 的建筑物,除六朝以来的一些宫苑寺庙有的继续保留外,还先后兴建有清泰寺、太乙观、九莲寺、龙兴观、总持寺、紫极宫、石亭寺(又称大悲寺或观音院 )、延庆寺、铁柱观、应天寺、绳金塔和寺( 旧名千佛院)等寺院道观建筑。

此外,在城东南城墙上建有敌楼。贞元十四年 (公元789年)观察使李巽修整一新,曾作为避暑楼,每逢夏日,经常同官僚士大夫宴会于此。在东湖之西城上,建有望江亭。在南浦亭之东建有临章亭。在东湖边上建有涵虚亭。在城北之龙沙冈上有龙沙亭。龙沙地自古以来传为胜地,每逢九九重阳佳节,男女云集,登高于此,此俗到唐时更为盛行。唐中宗有诗云:'何籍龙沙地,方得姿淹留。'孟浩然诗:'龙沙豫章北,九月挂帆过'。观察判官权德舆常与一些文人骚客集欢于此,曾赋诗作序,诗有'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族旗 '之句。

名誉中外的滕王阁始建于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那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 任洪州都督时,费资巨万,在滨江城墙上修筑起来的,落成之日,元婴被诏封为滕王,故取名 为滕王阁。本来城墙就很高耸,加上阁又建在城墙上,自然犹如建在半空中一样,所谓'层台 耸翠,上出重 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是对滕王阁雄姿的极好描写。

城内的东湖水患,过去虽曾整治过,但到唐时仍很严重,曾有诗描写水淹洪城的情况说:'又如春夏交,大率多霖雨,两湖溢以湮,水势泄无所,江涨更时增,日添三尺许,洪流泛市中,万室无开门,悬釜作楼居,率舟当屋处'。面对这种情况,观察使韦丹曾组织民力治湖,并在水关桥置内外闸,湖水满则开内外闸,放水出江 ,江、湖 水都满则闭外闸,使章水不得入内,然后通过内闸引湖出壕沟,东归于砚子湖和艾溪湖,再入鄱阳湖。宪宗元和三年( 公元 808 年 ),韦丹又调遣民力开南扩斗门,以节江水。还开坡扩五百九十八处,灌溉面积达一万二千余顷。同时,在洪州沿江加筑长堤,达十二里,以捍江涨,当时俗称为韦公堤。还在东湖两岸遍植垂柳,名万柳堤,又叫万金堤。可以说,从唐代起,东湖就开始成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初具今日东湖的规模。唐代诗人陆龟蒙 <>

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闲临烟水望,认得采菱船。

( 六 )宋代南昌城的扩展

宋代的洪州城在唐代基础上又继续扩展近一倍,周围达三十一里,现在的青山路口以至 贤士湖一带都属城内的范围。大城之中又设有子城(内城,又有称为瓮城或月城的),旧址就 是现在的子固路一带。

城门共设十六座,南有抚州门,向西转过去有宫步门、柴步门、井步门、章江门、仓步门、观步门、洪乔门、广恩门、北廓门等十一门,这十一座城门都滨临赣江,南方的方言,一般称水边为浦或步,后来演变又叫埠,所以临江的门都以水际命名。再由此向东转就是琉璃门(因城门附近还有延庆寺,寺内藏有东晋初年在这里出土的一尊琉璃佛像),坛头门(相传为仙人黄紫庭台坛之址)、故丰门、广丰门、望云门等五门。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 年) 秋七月,江水猛涨,毁坏城廓达三十处之多,淹没民舍两千余户。到北宋仁宗皇帝时,知州赵概看到章江堤冲刷厉害,就组织民力用石砌垒高一丈五尺,长近两百余丈,这是 南昌城建史上用石筑砌江堤的开始。此外,同唐代城一样,在城墙外的东、南、北三面有城濠环绕。宋代杨杰有诗道:'沟环故道穿城角,洲涨平江压水涯,江外西山衔落日,几重苍翠衫残霞。'

南宋绍兴六年(公元 1136 年),李纲帅洪州时,看到洪州城池北面阔远都是荒间田地,加上城外一带,尽是涨沙,有时高与城齐,站在沙阜上可以俯瞰全城,对防守极为不利,于是 他决定截去东北隅一角,将城移进三里许,从而废去廓、故丰、广丰和望云四门,全城只剩下 十二门。南宋嘉定年间,通判(州府行政长官的行政助理 )丰有浚,为了捍江护堤,曾组织群众 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加固南塘堤程,并在沿岸广为植柳,所以也称为万柳堤。

宋代时,为了 防止城内'东湖水溢',又在东湖的东北角修了一条豫章沟,长两里多,引湖水'东折出城',这是宋代城内排水的主要干道。那时东湖中的三个小岛,俗名三洲,多是渔人休憩或下网的 地方。南宋初年,有个四川广汉的隐 士,名叫苏云卿的,在靠东岸的一小州上盖了一栋瓦房,住在那里种菜织履度日,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苏圃的地方。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见东湖这地方适合练习水军,便在三洲之一的南洲上(就是现在的冠鳌亭附近)建一瓦亭,以便日常 观水军时休憩,并题额为'讲武亭'。况志宁有诗赞道'讲武亭前水四流,游峰飞蝶满芳洲;西风战舰知何处,赢得斜晖伴白鸥'。宋时,东湖沿岸的亭榭楼阁日趋增多,仅新建的就有褒贤阁、临湖阁、羡鱼亭、吏隐亭、涵虚阁、皆春园、东园等。由于有这些建筑物的点缀,宋时的东湖 更成了城内游览胜地。南宋爱国诗人辛稼轩在送元济之归豫章词中写道:'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此外,在城内其它地区,除滕王高阁依然屹立在章江之滨外,尚有位于城北的秋屏阁,曾巩说:'豫章楼台可看尽西山胜览的地方,只有这秋屏阁 !'位于城北龙沙的列岫亭,又以它的望西山风雨位置最正而吸引着四方名士,南宋哲学家朱熹每次途经 洪州时,都必登临一次,他说:'列岫亭望西山最正,这点就是滕王阁、秋屏阁都不及 !'他有一首诗吟道:'城中望西山,柱颊空朝暮,不到列岫亭,讵知亲切处;东西水平分。南北山中判,妙处毫发间,商略无遗筹。'

位于城南洗马池附近的物华楼,建于北宋治平年间,也以它的崭新多姿而闻名。王安石曾寄诗于程师孟道:

'千里名城楚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遥知玉节临樽俎,独卧柴门隔献酬。想有新诗傅素壁,怪无馀墨到沧州。偶陪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北流。'

( 七 )明、清时代的南昌城

元代的南昌 基本因循宋城。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暴风雨中,加入农民起义军的朱元璋部 队于一三六二年攻下了南昌后,亲自来到南昌城,在城北滨江的豫章台上,告谕乡民们说:'陈 氏(友谅)据此,军旅百需,民甚苦之,今俱不以相劳,其各事本业,为吾良民',这当然纯是笼 络人心的骗语 !

不久,因旧城西南紧临章江,不容易防守,元末陈友谅就曾以大舰乘涨水之时登城而破之,朱元璋接受这一教训,就命都督官朱文正负责改建南昌城,将西城墙收缩内移三十步。虽然城的范围减少五分之一,但对城的防守极为有利。这时全城周围长二千零七十万丈( 约十四华里 ),高二丈九尺,厚二丈一尺。除将东、南、北 三面的护城潦大加修浚外,又在新修的西城墙开掘一条城壕,使之和东、南、北 城壕相连,这样城壕总长达三千多丈,阔十一丈,一丈五尺。同时,废去宫步等五门,只剩下七门,每门上都筑有城楼,城四角又有角楼。

七座城门是:东面有永和门,又称澹台门。东南有顺化门,又称琉璃门。南有进贤门,又 叫 抚州门。南面还有惠民门,是农民送粮至惠民仓的必经之路。西南有广闰门,又称柴步门或桥 步门,附近有街道称桥步街或翘步街。西有章江门。北有德胜门,因朱元璋的部将赵德胜与陈友谅战时战死在城楼上,因而得名。明初朱元璋制的周颠仙碑(立于庐山仙人洞前的御碑亭 内)说:'朕于南昌东华门道见男子一人,拜于道旁,谓左右日,此何人也,左右皆日,颠人。 '但考明初南昌七门并没有东华门之名,有可能民间继续沿用南唐南都时的称呼,把永和和章 江门分别称为东西华门。城内依然设有子城,元代建行省于子城内。明永乐元年(公元1 40 3 年) 宁王朱权移居南 昌,宁王府也设在子城内,直到正德十四年(公元15 19年) 叛乱被诛时才废。

明代的东湖,因洪恩桥、广济桥(状元桥)和灵应桥的架筑,开始分隔为东湖、西湖和北湖,并称三湖。由于南昌是宁王的藩封盛地,子孙繁衍,一些王侯贵族和士大夫阶级整日寻 欢作乐,姿意游玩,因而有进一步整治东湖的要求。万历十五年(公 元1587年),因湖淤塞,知府范沫就征调南昌、新建两县农民挑浚挖深,又勘察得知水关桥的外闸久废,因而重新砌置一新。同时,又分别修通九津,即排泄湖水和城区积水的渠道,在广闰门的称五行津;东南的称五事津( 即水关桥),惠民门下的称八政津;永和门北的称三德津,德胜门的称稽疑津;章江门北的叫庶徽津;南面的称五福津。各津都与城外的壕沟相连,这就是 南昌的所谓'三湖九津'的由来。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 年)知府 卢廷选对三湖又进行了两次更大规模的整治,首先,第一次用石和砖砌筑堤岸达五百余丈建筑桥梁 五座,其次,将三湖之沿堤开辟为衡路,并广植垂柳以环绕之。经过这 两次整建,三湖面貌焕然一新,一时画舫兰挠,珠帘翠蟆,几乎可以和当时杭州的西子湖争胜。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在游罢东湖旁的杏花楼后吟诗道:'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国宗侯集胜游。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

明初营建起来的这一坚实、高大的南昌城墙,经历了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风雨,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清代,只是先后进行了一些局部的维修和巩固。康熙六十一(公 元1722 年)广闰门被毁,又进行了重建。

清代两百多年间,城内'三湖九津'的排水水网更趋完善。湖水依然通过水关桥与赣江相通水关桥的内外闸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当湖水高涨时,则开内外闸让其流入于江;每当赣江水涨时,则闭外闸,使赣江水不能侵入。然后开内闸,引湖水达护城壕使其绕 广闰、章江、德胜、永和四门而归砚子湖 (贤士湖)和艾溪湖,再出牛尾闸,趋杨家滩,入鄱阳湖。咸丰五年( 公元1855年),又将城西北庶微津附近的城壕与赣江挖通,然后重开新闸,以备湖水出江或引水入滚。在永和门北的三德津,过濠沟又与现子湖相连,此津内外也有闸板,以防水倒灌。进贤门与惠民门之间的五纪津、八政津,也分别通过城壕与赣江和抚河相连。由于有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三湖九津'水网体系,基本上避免了东湖水溢,同时也保正了湖水清流而不腐。

清代初年,东湖洲上的讲武亭,已颓废倒塌。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年 ),江西巡抚安世鼎将讲武亭重新修理,并在亭旁建一僧寺,到二十七年,宋牵任江西巡抚,恰逢这里的僧人犯淫赌戒规,便驱赶僧人,将寺改为亭榭,并砌筑大石桥,名为'百花桥',直通讲武亭。四十三年,又在此洲的尾尖上堆起很多的太湖石,垒成一座 小石山,并将亭址移在这假山上,将'讲武亭'改名为'冠鳌亭'。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巡抚岳重修,由布政使彭家屏书刻'百花洲 '三字于大青石上,并题那亭榭为'水木清华之馆。乾隆四十二年巡抚海成,筑通对面的苏圃土堤,堤的中段,架一小木桥。四十五年,巡抚郝硕,又将'水木清华之馆'旁边的空地建筑起楼阁和游览走廓。自此,百花洲的胜景,更是 青翠葱蔚,气万千,一些文人雅士,常在此 消散游。乾隆年间,蒋士锉 《百花洲小饮》 诗道:'玲珑秋树逗湖光,水阁云阴作嫩凉。别馆停骖招旧雨,残荷擎尽著新霜。尘客迦叶参微笑,宾献壶公解善藏。欲为朱衣摹变相,墨哀浓沁桂花香。'

据《禹贡》记载,在商周时期,今之江西全境除西北一隅隶属荆州外,余皆属'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吴楚之交,战国时曾分属楚和越,后全部属楚,秦兼并天下后属九江郡。西汉设豫章 郡,领南昌等十八县,此时仍属扬州地,东汉因袭之。三国时为吴地,晋初亦属扬州,后割荆扬 两州地增置江州,宋以后因袭之。隋仍扬州。唐初分全国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开元中又改 分全国为十五道,此处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 省名之始 ),辖洪州等八州。宋初分全国为十六路,江西属江南路,天圣中又分江南路为东西两路,江西分属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元置江西行中书省(省制之始)。明废行中书省改设江西布政使司( 性质与省相同),辖十三府、七十 七县、一州。清代沿 袭明制,仍设布政使司。民国初年设江西省,并废了府州,谋留道县,划全省为四道,辖八十一县,一九二六撤道,县直属省。

 

解放后南昌有一个顺口:

七门九洲十八坡

1、进贤门,又名抚州门、望仙门。位于今永叔路、于都街(系马桩)、绳金塔街交错之处,因附近有梅尉官舍而得名。

2、惠民门,又名寺福门。位于今船山路与南浦路(原普贤寺街)之处,城门因近普贤寺和惠民仓而得名。

3、广润门,又名柴步门、桥(翘)步门、广货门。位于今船山路、棋盘街、直冲巷交叉处。这是钱、盐、粮、'三洋'高沾毗连云集,百货、布纱、 颜料批发 商号大多集中在离城门不远的棉花市、带子巷、塘塍上一带,古庙万寿宫亦在附近,因其地处热闹繁盛之区,所以有'推进涌出广货门'的民谚。

4、章江门,又名古昌门。位于今章江路西端与榕门路相接之处。

5、德胜门,古称望云门。位于今胜利路北端,今'八一'桥在其城门外,为市区通往赣北和新建县的必经之道。城外右侧不远处原是一片沙地,旧时在此作为刑场,故有'杀人放火德胜门'或'凶神恶煞德胜门'之民谚。

6、永和门,又名澹台门、坛头门。位于今八一大道、叠山路、南京西路交接处。

7、顺化门,又名琉璃门。位于今八一大道、孺子路相交处,城外的金盘路,为当时进出城门的必经通衢。因其城内有延庆寺,传说在一次基建掘土时,掘得一尊 琉璃佛像 ,移供寺中,故名琉璃门。

九洲  

南昌位于赣江中下游,抚河交会之处,江中有大大小小约二十余处沙洲,还有几个墩滩,如应章墩、吉安墩、罗家墩、猪婆滩等。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十五年出版的南昌城地图域图,确有洲名的记载。' 九洲 '即是新洲、潮王洲(朝阳洲)、打缆洲、杨家洲、新添(填)洲、黄泥洲(以上洲名今仍沿用)、里洲(现已填河成陆)、黄中洲(已并入黄泥洲)、大洲(已并入潮王洲),这九个洲均在南昌市区界内。

十八坡:

傅家坡(今名傅家坡巷)、凤凰坡(上下两坡合并为一,在今中山路西端,现凤凰坡小学西侧)、骆家坡(在广外茅竹架附近)、戴家坡(今名为戴家巷)、十家坡(今称十字街)、总镇坡(今中山路西段、统称铁街)、铁树坡(今称十字街)、十八坡(今前进路中之一段)、槐树坡(后名槐树巷,今称邓家巷)、帅家坡(今称爱国路)、乐家坡(今称高家巷)、砧头坡(今称犁头咀街,在广外)、金鸡坡(今广场东路,金盘路旁,附近有一街名称坡头街)、桃树坡(今象山南路、六眼井以南,都司前街口),跃龙坡(今象山南路、古跃龙桥即高桥南端)、灌木坡(今蓼洲街附近,该处现尚有一街称'波头上'),煤炭坡(有两处,故因称两个坡,一在今煤炭街;一在今三眼井街,校厂东巷附近。),黄泥坡(一说在城北沙井附近;另一说在塘塍上)。

顺便说一下南昌街道的起源:

焕章路 汪大渊字焕章   志敏路 方志敏

子羽路 谵台灭明字子羽   时珍路 李时珍

子安路 王勃字子安   神龙路 神龙

子固路 鲁巩字子固   皇姑路 裘曰修之妻皇姑

天祥路 文天祥   扁鹊路 扁鹊

天佑路 詹天佑   真君路 许真君

云卿路 云卿、江召棠   渊明路 陶渊明

中山路 孙中山   清远路 汤显祖号清远

曰修路 裘曰修   船山路 王夫之,船山先生

长庚路 宋应星字长庚   紫阳路 朱熹字紫阳

永叔路 欧阳修字永淑   博吾路 陶博吾

阳明路 王守仁字阳明先生   叠山路 谢枋得字叠山

安石路 王安石   榕门路 陈宏谋字榕门

华佗路 华佗   嘉言路 喻嘉言

秀先路 曹秀先   孺子路 徐雅字孺子

洗马池

洗马池确实是洗马的池子,但却绝非是考生专用洗马的地方。那可是汉朝开国功臣灌婴当年洗马的地方,灌婴在南昌筑城,常于此处饮马、洗马,因而得名。

羊子巷

问及羊子巷为什么不叫羔羊巷,山羊巷的问题,其实说起南昌的羊子巷,其实原来是回民集居地,回民在此地设有羊交易市场。在清乾隆五十九年的《南昌县志》里称这条巷子为羊叉巷,直到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才开始叫羊子巷。所以羊子巷不是羊肠小道的意思。

筷子巷

筷子巷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忘不了,那么,筷子巷是卖筷子的么?还是因为筷子巷形似筷子,又细又长?都不对!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来南昌时曾带来一朱姓同宗,在此广置地产,形成街巷后称快子巷,寓意有二:快子快孙,人丁兴旺;快着紫袍,光耀门庭。清道光六年《南昌县志》改称筷子巷,沿用至今。

赐福巷

1905年收藏的南昌地图标称赐福巷。相传很早以前住在此巷的人多数是做官的,视此为'天官赐福'之地。1966年更名为幸福巷。1973年复名赐福巷。

棕帽巷

相传晋朝许真君头戴棕帽,路过时风将其帽吹落在此,后人称此巷为棕帽巷。1966年改名创业巷,1973年复称棕帽巷。当时人取名为何这么任性?

东万宜巷

东万宜巷,因位于原德胜门内城墙脚下,每逢下雨一片泥泞,俗称烂泥巷。清道二十九年(1848)翻修一新,取谐音雅化为万宜巷。后分隔为东西两端。

金盘路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载:'相传昔有茶肆名金盘露,今街乃称之。'后将'露'改为'路'。1966年将玉字街、甘家祠、南岳庙、南岳庙背等并入统称工农街。1973年复称金盘路。

后墙 

后墙路其实就是清抚台衙门后墙紧靠的路。1905年南昌地图上称为藩后墙。1926年,巡抚部院改为省政府驻地,路亦改为省后墙路,1945年扩修后改称厚强路,1950年更名为后墙路。

射步亭巷

射步亭巷是清雍正年间是巡抚部院武将习武射箭之地。当时名为'射圃'。圃中有一亭,称射圃亭。巷以亭名,到清末才改为射步亭。

蛤蟆街

蛤蟆街现名叫豫章后街,曾经的'蛤蟆街',最大的特色就是吃蛤蟆。南昌人所说的蛤蟆并非蟾蜍,而是青蛙,在当时,有了买卖就一定有'杀害'。于是在'蛤蟆街'上,就有一路蹲着卖蛤蟆的农民。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嘴里的蛤蟆街了。 嫁妆街

嫁妆街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过去这条街上摆满了用作嫁妆的樟木箱,所以我们也称它为'樟箱街'。

东上谕亭街

据清光绪33年《南昌县志》:'上谕亭在瓦子角地段,为张挂皇朝上谕的地方。'清光绪年间沿用亭名为街名。1935年被分隔成东西两段。

皇殿侧典故:乾隆皇帝进破庙

南昌的皇殿侧,南起中山路东,北至上营坊段,东通八一大道,全长20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和痳石路面;南唐中主李璟曾建南都于南昌,并营建殿宇于长春殿侧,地名原称皇殿侧。

据说,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巡游时,未带随从,微服私访,船到章江门码头,弃船登岸,他乔装成一位相命先生进入城门。

这天正值大年三十,白天天气晴好,乾隆一下子就走过了万寿宫,翠花街,洗马池等大街小巷。晚上,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雪,寒气逼人,他便从洗马池向东疾行,走过洪恩桥,就到了皇殿侧地段,看见一座破庙。他忍受饥寒,正沉思间,突然从庙外闯进一人。据传说,此人名叫王昌纪,是个贩卖纸扇的商人,因为欠了债银,不敢回家过年,跑到破庙来躲债的。两人随便寒暄了几句,王听乾隆说饿的慌,便从随时带来的热红薯给他吃,还把自己身上的棉衣给他披上。得知王昌纪躲债,乾隆说:'若先生不嫌弃,愿往府上一趟,让我在你的扇面上给你题字,保你卖个好价钱。如何?'两人到家后,王连忙生了一盆炭火,又叫妻子煮了一大碗鸡蛋挂面,然后爬上阁楼搬下一捆折扇,并同妻子退到内房等候。

于是,乾隆在每个折扇上都题了字,并根据他一天来的境遇和感受,还题了一些诗句:久坐金銮宝撅间,山珍海味全吃遍,岂知红薯味香醇,破庙避寒胜皇殿。为君需察民间情,江山一统万万年。随后落款:乾隆亲题。这时天已经亮了,乾隆叫王过来拿去卖,并交代每把可卖一千两。不久,王昌纪果然发了财,在庙遍开个扇庄。再后来,王老板又捐钱把破庙维修一新,使得前来烧香敬神的人络绎不绝。可惜,寺庙和扇庄后来被一场大火烧掉了。不过,皇殿侧的街名一直流传下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