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日军伤亡数字水分有多大?(9)

 好汉勃士 2018-02-21

在日后的作战中,日军依然在伤亡数据这方面造假。比如1943年11月份的常德会战,《战史丛书·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记载:“日军战死1274人、负伤2977人,合计4251人。”

常德会战是12月26日结束,也就是说整个数据没有统计后18天日军的损失。就算不加入后18天的日军损失,日本《战史丛书》给出的数据也实在太低了。

按照《步兵第六联队历史追录》、《步兵第一百二十联队史》记载,主攻常德城的不少中队伤亡殆尽,有的中队不算负伤者仅剩2人,有的中队仅剩十来人;基本上每个中队都死伤130~150来人。第120联队第3大队由于伤亡人员庞大,会战末期直接缩编成一个中队。

按照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的日记记载,当时参战日军减员约1万余人。损失数是日军战史的两倍以上。

日军中下层军官和军部喜欢缩小损失数字,主要是因为顾及陆军颜面,鼓吹皇军英勇神武。加上一些会战、战役日军损失实在巨大,日军直接造假的伤亡数字,以此掩盖日军损失惨重的真相。

而日本《战史丛书》从编纂之时就在日军对华作战伤亡数字上有意采用缩水的伤亡数字。

正如前文所述通过涂改伤亡数据,将残酷的战场粉饰为武装游行,哄骗日本平民参军侵华也是日本军方的之一。

因此,要完整还原日军的具体损失,还是需尽量综合日军原始档案和战后老兵会编纂的各个基层部队战史为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同样注水的中方资料,进行理想合理的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