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学记·告子上18 仁胜章

 爱雅阁 2018-02-21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今之为仁者1,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2);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3,亦终必亡而已矣。

注释:

1)为(wei2)仁:修养仁德。(2)以:用。薪:木柴。(3)与(yu3)于:增加到。

译文:

孟子说:“仁能够胜过不仁,就好比水能够胜过火。如今那些自以为在修养仁德的人,就好比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柴的火,如果那一车柴的火没有熄灭,就说水不能灭火,这样的说法又增加了自己的不仁,从而使得不仁更加严重了,也就最终只能导致必然灭亡才算结束了。”

朱注: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与,犹助也。仁之能胜不仁,必然之理也。但为之不力,则无以胜不仁,而人遂以为真不能胜,是我之所为有以深助于不仁者也。)

亦终必亡而已矣。

(言此人之心,亦且自怠于为仁,终必幷与其所为而亡之。赵氏曰:“言为仁不至,而不反诸己也。”)

说解:

仁和不仁之间,谁能胜过谁?仁必然能胜过不仁,就好比水必然能胜过火那样。但是,水能胜过火,是一种比喻,所有的比喻都未必完全符合。就拿“仁与不仁”和“水与火”来说,其不同之处在于,仁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不仁是人人都不应该有的,但是,水火却不存在应该与不应该的区别,所以,仁胜过不仁是人人应该的,水胜过火却不存在是否应该的问题;其相同之处在于,仁是否能胜过不仁,在于自己的仁德修养如何,只要仁德修养成熟,就必然能胜过不仁,水要胜过火,也必须有足够的水。从道理上来说,仁必然胜过不仁,这个道理与“邪不胜正”一样。

在现实生活之中,有许多人认识到了修养仁德的重要,于是开始修养了,但是,一旦遇到不仁的人和事,仁德就被不仁战胜,坚守不住仁德了,所以,就开始对仁德失去了信心,甚至说仁德是迂腐的,是“中看不中用”的,惟有用制服不仁的“霸道”、“丛林之道”才能有效制服不仁。其实,遇到不仁的人和事而不能坚守仁德,原因在于自己仁德的修养不足,就好比自己拿着一杯水,却要去救一车柴的火,如此“杯水车薪”,怎么能灭得了那强盛的火呢?不过,这个比喻所说的是水与火德强弱、多少,“仁”与“不仁”却不是仅仅从强弱、多少上计较,而是在于仁德修养是否完善、成熟,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修养仁德、崇尚仁德成为一种主导风气的时候,也必然能胜过不仁。

如果自己拿一杯水去救一车柴的火,没有把火灭掉,就说水不能灭火,可谓只知其事,而不明事理;如果自己的仁德修养不足,遇到不仁的人和事就坚守不住仁德,就说仁不能胜过不仁,可谓只知其事,而不知道理。不明事理,不知道理,却认定自己的认识是事实,是必然,那么,必然导致放弃仁德修养,不仅不想再去胜过不仁,然而会加入到不仁者的行列之中,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一个可以修养仁德的人,而且增加了一个不仁的人,还会主张现实之中的不仁之风,所以说对不仁的助长作用是极大的。

为什么说亦终必亡而已矣”呢?这里所说的“亡”,是人之本性的丧失,而未必是生命的丧失。仁为人之正性,不仁则是人之邪性,正与邪无法同时并立,也无法调和折中,所以,只要“仁胜过不仁”,也就必然意味着人之本性的丧失,纵然此后或许可以良心发现、悔不当初,也毕竟无法回到当初的情境而重新再来一次;倘若此后不能良心发现,更不悔愧,那就意味着人之本性的永久丧失。所以,虽然人人生来都具有恻隐之心这个“仁之端”,但是,如果不能修养充实而使之“成仁”,即使想要让自己“仁胜过不仁”,也不可能做到。这就好比已经得到了一颗种子,而且播种发芽了,却不能使之结出果实,那么,不仅那颗种子失去了,而且从应该这颗种子所得到的一切都会落空,永远无法再繁衍下去。生而为人,失去人性而等同禽兽很容易;禽兽想要得到人性而生为人,却是非常艰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