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制

 你好_顺其自然 2018-02-22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机制的这一本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
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2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可以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达到转换机制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例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在两种经济体制之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现行社会保障体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职工退休制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现行体制对企业运行机制的推进是旧体制难以望其项背的。

从微观结构来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确立了一种新的所有制体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高层组织结构--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构成的组织体制,在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与完善方面,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机制的形成上,制度的作用更加直观;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当其冲;监察、[[审计制度在监督、约束机制完善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管理机制通常由价值链、流程(规则与工具)、组织、能力、管控模式、激励等六个子部分构成。其中,价值链说明这套机制的服务于价值的逻辑是什么,是机制建立的基础;流程是对价值链的解码,落实到分工、协作规则、工具等方面;组织是对流程落实到人的解码,通常有职能型组织和跨职能的项目组织等;能力是以价值链和流程为导向,对组织中人的产出的解码;管控模式是对流程、组织、能力的协调模式,包括例行(时间点驱动)和例外(事件驱动)两种;激励是机制的动力保障,包括正激励策略和负激励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