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做最好的自己(深度好文)

 冬日耿耿 2018-02-22





石闯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出大山;也从未想过,走出大山太久了,又盼望着回去。


只有站在大山的脚下,漫步在乡间道路上,倾听潺潺的流水声,心里才会觉得无比踏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身心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大山的烙印,贫穷、善良、包容、坚韧。


小时候,抬起头,眼帘里是一座山,闭上眼,脑海中还是山。大山,就是整个的世界。


我不知道,山的那一边是什么,但我很想飞出去。这个梦想像一粒种子植根在了心底,多少年来,我未曾停下过追逐的脚步。在我看来,人生最快乐的事儿,莫过于为了梦想而奋斗。


1
一辈子都要呆在这偏僻的山沟沟里?

我的家乡在豫中西部,北望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生我养我的村庄并不大,群山环抱,四季分明,中间流淌着一条小河,两岸零星分布着几十户人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先秦《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种淳朴的乡土气息依然弥漫着整个山村,但如果你把它当成陶渊明的“桃花源”,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世世代代靠天吃饭,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很艰难。


我们家也是如此,父母兄弟姊妹多,一大家子都要穿衣吃饭,不得不风里来雨里去。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与父辈们一样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把一辈子献给了黄土地。他们识字不多,饱经风霜,因此很重视子女的教育。


童年时,母亲多次告诉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还给我定下了个目标:“考个师范学校,在村里当教师,就算出人头地了。” 母亲认为,教师每月有一份工资,旱涝保收,不必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是母亲的“经验”,她不想让儿子重复她的过去。这是母亲给我种下的梦想。在乡下,父母的愿望总是很实际,不像城市小伙伴开口就要当官员、科学家、文学家、明星等那么远大。


身处乡村,最不缺的就是山。我的一大嗜好是爬山,丝毫不觉得累。在高高的山顶或狭窄的山坳里,我会一遍遍大声地呐喊,享受一阵阵回声的乐趣。可是时间长了,就产生了厌倦,山还是那座山,树林还是那片树林,路还是那条路,已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了。


我不止一遍地问自己,一辈子都要呆在这偏僻的山沟沟里?这个问题曾让我惶恐不安。


我想多读些书,但尴尬的是除了课本没书可看,周围也找不到一家书店。读书少,成了一大憾事。我想看一场露天电影,那得等到富裕人家办喜事才行。我也从未出过远门。


2
只要有过硬的一技之长,怕啥?

考大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吗?初二时,我在父亲张罗下转入了县城中学。原本会骑自行车的我,竟然在拥挤的街道上没走几步就摔倒了,人真多,开了眼界,两年后考取了高中。


“你现在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考不上学前功尽弃,你看着办吧。”一位长辈警告我。


然而,第一次高考还是失败了。我不敢回家,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


有一段,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但羞于对人讲:“考不上大学,我能干啥,出路在哪呀?”耳边传来的也是听天由命的声音,“农村孩子没背景,考上了又咋样,照样回来翻土坷拉。”我承认,父母的呵护让我未曾忍饥挨饿,也未曾吃过苦头,但对未来我毕竟输不起。


“别泄气,去复习一年咋了?”父母如此劝我,“尽力了就行,真不行了,就回来种地。”随后,我背起了铺盖卷重返校园,第二年,考上了省会一所大学,选择的是喜爱的专业。


和多数农家子弟一样,这成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大学几年的深造,视野拓宽了,如饥似渴地阅读也弥补了读书少的缺憾,一个广阔而多彩的世界向我徐徐展开。


我不是强者,也不是弱者,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你的成长和成才,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而同村的小伙伴们呢?或者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或者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当学徒、打小工,过早地踏上了荆棘遍地、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相对来说,我算很幸运的了。


然而,在大都市立足,仅有一张文凭够吗?毕业前夕的一天傍晚,做完家教回宿舍路上,途经一个十字路口,看到滚滚的车流和来往的行人,想起就业前景不禁一阵眩晕,“人才济济,我能留下来吗?”很看重的一次求职碰壁,使我的情绪相当低落,内心愈加迷茫。


求“饭碗”而不得,直接威胁到了生存,还牵涉到尊严,个人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也许不少毕业生都会有类似经历。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无论如何糟糕,既然出来了,就没想再回去。二姑说,只要有过硬的一技之长,肯定会有人用你。我信了,也验证了这句话。


3
山的那一边梦想在开花

起初,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编辑工作,老板待人不错,任务很轻松,唯独工资少得可怜。这使我意识到,当温饱成了火烧眉毛 事儿,连房租都交不起,那还谈其他有意思吗?可是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多少经验,缺乏社会阅历,谁会抛来橄榄枝?


从业至今,我带过几十名实习生,其中不少农家子弟,他们眼神中露出的迷茫常会撩拨起我的神经,我理解他们,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所以总会忍不住敞开心扉给他们鼓劲。许多时候,我们感叹美梦难圆遥不可及,其实是投入不够多,遇挫后心灰意冷,最后消失在原点。


当然,这很可惜。生于大山长于大山,让我明白了一切要靠自己。读大学前,父亲和我进行过一次长谈,话不多,但句句说在了心里:“孩子,我和你妈没多少本事,毕业了找工作得靠自己,能不能干出名堂也靠你个人,我们帮不了你


我是谁?有哪些特长?梦想是什么?必须得认清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过,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


感谢大山的馈赠,生活的挑战和压力并未使我向命运低头,也未曾消沉下去,而是激起了心中的斗志。


感谢第一份工作,磨炼了自己,使我可以“骑驴找马”,最终进入一家主流媒体任职,实现了当初的愿望。感谢遭遇的一次次挫折,就像翻越的一座座大山,虽然疲惫不堪,却风光无限,也一次次地积累了信心。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逐渐挑起了业务的大梁。


如今,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挺过了,我早已融入进了城市里,每天感受着它的冷和暖、喧嚣和落寞。这一切都让我心存感恩:不管走得有多远,大山是永远的根儿。山的那一边是什么?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做最好的自己,我仿佛听到了梦想开花的声音。


作者简介

石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政协安阳市北关区常委,郑州晚报东区记者站站长。出版有作品集《尘世现形记》、《农村娃的城市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