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函数关系

 鹰入云 2018-02-22
在理论上,马赫对因果性所采取的态度与休谟、康德是一致的,即把事物的客观因果联系看作是人们主观之内的产物。他说:“除了逻辑的必然性,任何其他的必然性。例如物理的必然性,都是不存在的。”“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我说过不止一次: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12]这显然是在重复休谟的观点,休谟也曾说感觉经验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必然性,人们的感觉观念是一个接着一个,其间没有什么因果性,所谓因果联系只不过是人们主观上的心理联想。康德也认为自在之物无所谓必然性和因果联系,因果只是主体的知性范畴,是用于整理感觉表象的。马赫公开承认他赞成休谟、康德的因果观。理由是,自然事件只能发生一次,从不重复,人们没有理由将A作为B的原因,将B作为A的结果,也没有理由认为原因可以决定结果,结果由原因所决定。例如有两个质量m1和m2相互吸引,如果我们把m1看作m2的原因,或者把m2看作m1的结果都是不行的,因为某一质量的运动并不能由另一质量决定,而是由两个质量共同决定的。马赫实质上是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来批判形而上学的因果观。我们说,形而上学、机械论的因果观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本身。在对因果关系的解释上,既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又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形而上学的因果观把原因看作纯粹决定结果的东西,把结果看作纯粹由原因所决定,没有把因果关系看作矛盾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当然是不完整、不精确和有缺陷的,不能解释纷繁复杂的现象。这种缺陷是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缺陷,不能归咎于客观的因果关系本身。马赫抓住形而上学的因果观的缺陷,来否定客观的因果关系,主张舍弃因果概念,代之以数学上的函数关系,从而重新犯了休谟、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