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堰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wupin 2018-02-22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认真谋划好“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市小康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省、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十堰山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两大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粮食总产118.86万吨,比“十五”末增产39.81万吨,自2004年起连续七年增产。油料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11.27万吨,增产4.3万吨。特色经济作物多数增产,茶叶产量10411吨,增产8674吨;水果总产31.92万吨,增产20.32万吨。农产品总量大幅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60.75万头、7.66万头、77.33万只、2254.32万只,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0.86%58%72.3%279.3%;畜禽肉总产量16.91万吨,禽蛋产量4.13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6.95%87.73%;鲜奶产量0.074万吨。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17.18万亩,水产品产量5.6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93.69%109.7%。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2010年达到133.19亿元,比2005年增加72.95亿元,年增长率达17.2%。      

——特色板块基地加速扩张。以八大特色产业为主的板块基地总规模突破400万亩,达到420余万亩,比“十五”末新增100万亩。丹江口市被省政府分别命名为水果大县和特色水产大县,竹溪县茶园面积达到20.4万亩,属湖北省茶叶面积第一大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52个,占全市1882个行政村总数13.3%。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15家,比“十五”末新增58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有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被纳入全市“双亿工程”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达到53.41亿元,比“十五”末增加37.41亿元,年均递增26.64%。截止2010年底,全市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92家,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      

 ——品牌农业突破性发展。全市已累计获得“三品”认证品牌达152个,其中绿色品牌43个,有机品牌47个(不含复认证),地理标志产品11个。有13个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31个农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全市倾力打造的“武当道茶”品牌被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第一文化名茶”称号。      

——农业科技减灾能力极大增强。通过推广地膜综合集成减灾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及高效种养模式,实施种子工程,使得粮食每亩单产达到580斤,较“十五”末增产136斤。其中玉米每亩单产640斤,达到高产水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9元,比“十五”末增加1509元,年均递增11.9%。特色产业和务工经济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一是国家及省市相继出台的产业振兴计划和扩大内需的战略,将促使十堰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以及十堰被列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等,国家诸多优惠、扶持政策的叠加,为加快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      

三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将加大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投入,生态补偿、对口支持等一批扶持措施的实施,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是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和相继贯通,十堰将形成“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将极大改善十堰投资环境和商贸物流水平,降低我市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我市农业竞争力。      

2、挑战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应看到十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一是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14.8,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2010年仅为0.4:1,远远落后于1.25:1的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人均现有耕地仅0.92亩,低于全国1.43亩及全省0.96亩的平均水平;人均常用耕地仅0.71亩,且坡多田少,耕地质量差;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仅0.17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将再淹没13万亩好田好地。人口不断增长与耕地资源锐减的矛盾进一步突出。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弱化。十堰五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农技推广缺设备、缺经费、缺人员,服务功能相当脆弱,服务手段十分匮乏,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山区农村山大人稀,加之精明、能干的农民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员日趋老龄化,体弱化,导致科技推广和应用十分艰难。      

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特色农产品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有样品、无商品,知名品牌更少。      

五是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不强。防灾减灾抗灾设备老化、装备不足、手段落后、体系不全,每年因气候病虫灾害造成农业减产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六是农业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业是弱势产业,一方面难以吸引外部民间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农业内部资本大量外流,农业融资难、农村信贷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三、“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统三分”和“一城两带”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统筹城乡为要义,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方式开发农业,明确“面向两大市场,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开发体系,转变经营方式,提升产业素质,深度系列开发,生态经济双赢”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资源合理利用,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高度关联,功能有效发挥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用发展模式和开发方式的创新,盘大做强现代农业。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确定优先发展的品种,确定发展规模和布局,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      

  --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我市山水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产业化开发原则。走公司+基地+中介+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促进贸、工、农和产、供、销一体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规模经营之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整体效益。      

  --外向型农业原则。要立足于国际、国内市场,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提高特色产业的外向度。      

  --科技兴特原则。坚持依靠科技,开发产业,尽快改变我市特色产业开发经营粗放、科技含量较低的状况。      

--突出重点原则。选择优势产区要相对集中,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优势产品和产区集中。      

(三)发展目标      

1、粮油生产。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产量达到120万吨,比2010年增加1.14万吨,增长0.96%,确保稳中有增。油料播种面积100万亩,产量达到12万吨,比2010年增加0.73万吨,增长6.48%,年均增长1.26%。      

2、特色产业。到2015年,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比2010年增加80万亩,增长19%,年均增长3.55%。其中茶叶、柑桔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0万亩,(其中商品蔬菜基地40万亩),其他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40万亩。      

3、畜牧生产。到2015年,力争全市猪牛羊禽存笼分别达到210万头、30万头、90万只、3500万只,猪、牛、羊出栏量分别达到200万头、8万头、80万只,家禽出笼3000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24万吨、4.5万吨,牛奶产量1万吨;畜牧业产值50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农民人均牧业产值2000元。      

4、渔业生产。到2015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8.4万吨,比2010年产量5.6万吨增加2.8万吨,年均递增8.4%。      

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比2010年增加66.81亿元,增长50.16%,年均递增8.47%;增加值达到120亿元,比2010年增加42.16亿元,增长54.16%,年均递增9.04%。      

6、龙头企业培植。到2015年,力争培植1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3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市建成6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7、农产品加工产值。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比2010年增加146.59亿元,增长274.5%,年均递增30.22%;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目前的0.41,提高到2015年的1:1。      

8、知名品牌。到2015年,全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品牌达到200个以上。绿色有机农业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打造510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9、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再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实现100万农村人口大转移。      

10、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5年达到6200元以上,比2010年增加2701元,增长77.2%,年均递增12%以上。      

四、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依据十堰山区和库区农业特点,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开发,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突出特点,着力构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产业布局      

1、板块基地布局      

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总体思路,重点建设以竹溪、竹山、房县为主,其他县市区为辅的优质茶叶板块;以丹江口库区为主,黄龙库区为辅的柑桔板块;以市郊和高速公路沿线以及高山地区无公害蔬菜、有机山野菜板块;以房县、竹溪、竹山、郧西为重点的中药材板块;以房县为重点,其他县市区为辅的食用菌板块;沿神农架周边地区为主、其它适宜区为辅的优质“金神农”烟叶板块;以丹江、郧县、郧西、竹溪为主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基地板块;以竹溪、郧西、丹江等地为重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以丹江库区为主、堵河流域为辅的水产养殖片带。      

2、现代农业示范区布局      

十堰丹江口库区山地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特在资源的立体性,生物的多样性,气候的多灾性,生态的复杂性。必须尊重山区农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不同海拔层次、不同区域环境、不同地理位置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库区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汉江为纽带,以武当秦巴山区为载体,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等产业要素,整体协调山、水、林、田、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业为主,多元开发,打造优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立分层、分带五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一是江南秦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以秦巴山区的竹溪、竹山、房县为重点,连接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张湾区、茅箭区等汉江以南地区,突出山地有机茶资源综合开发,发展魔芋、马铃薯、玉米、有机贡米等产业,重点建设60万亩秦巴高香型有机茶产业带,70万亩优质马铃薯产业带和15万亩优质魔芋产业带。      

二是江北库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等汉江以北地区为重点,突出优质柑桔、有机渔业开发,发展岗地红薯、蚕桑、小水果等产业,重点建设库区百万亩绿色桔果产业带(其中柑桔60万亩,木瓜20万亩,小水果20万亩),50万亩优质水产品产业带和15万亩桑蚕产业带。      

三是高山原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秦巴、武当山区海拔千米左右的高山、大高山地区为重点,突出中药材、烟叶产业开发,发展反季节蔬菜、山野菜、干杂果等产业,重点建设100万亩高山地道中药材产业带,80万亩核桃及板栗干杂果产业带和20万亩优质烟叶产业带。      

四是山地集约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以汉江南北丘陵岗地为重点,突出草食畜牧业、食用菌产业开发,发展优质大豆、生物质能源等产业,重点建设百万只优质山羊产业带,万吨有机食用菌产业带,100万亩山地优质大豆产业带和200万亩生物质能源产业带。      

五是城郊路边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低山城镇郊区、公路沿线为重点,围绕服务市民菜篮子,突出蔬菜产业开发,合理配置花果园、养殖园、加工园、观光园和农家乐园,重点建设130万亩城郊无公害、高山绿色反季节、有机山珍蔬菜产业带。      

(二)发展重点      

依据十堰山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强力打造“十大”农产品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1、十大农产品产业链      

1)茶叶产业链      

发展目标:加强茶叶优良品种的选育,加快茶叶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选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茶叶加工水平,以名优茶、绿色有机茶为重点,加大茶食品、茶饮料、茶微粉、茶多酚等茶叶系列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到2015年,新发展茶园16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茶叶加工量1.5万吨,通过茶资源综合开发和品牌打造,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整合现有茶叶品牌资源,着力打造武当有机道茶品牌,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武当道茶——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发展重点:支持湖北武当道茶协会开展品牌整合打造、武当道茶城建设以及湖北龙王垭茶业公司、竹山圣水茶场有限公司、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丹江口市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2)柑橘产业链      

发展目标:加强柑桔优良品种的培育与原料基地建设,提高采后清洗、分级、杀菌、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和冷藏运输比例。积极发展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搞好产品系列开发,探索种植与农夫山泉丹江口公司果汁加工相配套的柑桔品种。到2015年,全市柑桔发展到60万亩,产量60万吨,优质果率提高到60%,初加工(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达到50台(套)以上,年加工量20万吨以上;年柑桔出口1万吨,创汇1000万美元,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做大做强"武当"柑桔品牌;把丹江库区优质宽皮柑桔产区建成全国主要的优质柑桔基地和出口示范基地。      

发展重点:着力建设好北缘柑桔试验站;重点支持柑桔主产区新建大中型柑桔商品化处理分级包装厂,配套建设产品保鲜库等基础设施,支持丹江口和郧县建设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基地及深加工企业。      

3)蔬菜产业链      

发展目标:加快发展蔬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推行净菜上市;改进传统蔬菜加工制品的生产工艺,增加花色品种;大力开发山野菜资源,提高冻干蔬菜生产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总产量180万吨,培植蔬菜加工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全市蔬菜清洗、分级、预冷、泡制、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实现保鲜、加工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      

发展重点:重点培植以十堰渝川、竹山兆华、房县神驹、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京华农产品贮藏加工配送中心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设备和工艺,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重点打造武当山珍和“武当红”泡菜等为主的具有十堰特色的优势品牌。      

4)中药材产业链      

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武当山地中药材资源及道地药材品牌优势,引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对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在我市建立绿色有机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扩大我市中药材在省内外医药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中药材产品深度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到2015年,地道中药材和化学原料药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加工产值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培育优质药材品牌34个,系列产值达到60亿元;      

发展重点:分别在6个县市各建设1000GAP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清大康迪制药、武当生物制药、竹山天新医化、竹溪华驰医化、百科皂素、丹澳医化、开泰激素等现有中药材加工及医药化工企业,拓宽加工领域,扩大生产规模,不断盘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250多个中药材加工批号资源,扩大加工规模。      

5)魔芋产业链      

发展目标:积极推进魔芋基地建设。全市魔芋按15万亩规划发展,重点抓好魔芋抗病、丰产新品种、新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增加单产、提高品质。建立以竹溪为主2万亩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年生产魔芋原种20万公斤,年提供良种2000万公斤;攻克魔芋“两病”,进行种子脱毒培养、试管育苗、组织培养,推广魔芋良种。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重点开发魔芋胶、超微粉、仿生食品等。到2015年,全市魔芋发展到15万亩,鲜芋产量达25万吨,年加工鲜芋16万吨,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      

发展重点:以竹溪为基地,建设一个魔芋良种繁育中心;在市城区建设十堰市魔芋品种改良和病害控制中心;重点支持花仙子魔芋有限公司、科玛协力魔芋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重点加工企业,促使其做大做强;集中打造12个魔芋产品品牌。      

6)食用菌产业链      

发展目标:革新栽培方式,减少椴木黑木耳、香菇栽培,发展袋料栽培,促进可持续发展;利用高山冷凉气候发展香菇的反季节栽培,满足常年供应。更新烘干、分级、包装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深加工,重点开发膨化鲜菇、食用菌佐料以及即食食用菌多糖、富含植物维生素食品、保健品,促进转化增值;加大食用菌储藏、保鲜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含量。到2015年,干鲜食用菌产量达到1600万公斤,其中干品产量达到500万公斤(香菇200万公斤,木耳产量300万公斤),鲜菇产量达到1100万公斤;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加工产值达到6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能力达到3000万美元;      

发展重点:建设以房县为中心的香菇、木耳基地和以市郊为中心的鲜品即食类食用菌基地;组建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支持以房县聚达、伏龙山珍、武当山珍为重点的食用菌出口企业做大做强。把“房县燕耳”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7)薯类(红薯、马铃薯)产业链      

发展目标:加强“两薯”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食品为主的产品加工。红薯加工以两大类产品为主,即粉条和果脯薯条等,马铃薯加工以鲜炸薯条/复合薯片类、粉类、精淀粉/预糊化淀粉类等三大类食品为主。同时开发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延伸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通过发展旅游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建立和完善薯类深加工体系。到2015年,“两薯”种植基地面积分别达到50万亩和30万亩,薯类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      

发展重点:加大脱毒马铃薯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市级“两薯”组培繁育中心;在郧县和竹溪县分别建立万亩有机红薯和万亩有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支持郧县恋家淀粉制品厂加快发展,和其它现有企业改造重组盘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分别在丹江口市、郧县、竹溪县等兴建23家薯类深加工企业。      

8)桑蚕产业链      

发展目标:桑蚕产业不仅是生态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家“东桑西移”规划中,我市郧县、郧西县被列为项目县,为我市桑蚕产业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到2015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蚕种30万张,年蚕茧产量达到30万斤,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初步形成 “种桑—养蚕—缫丝—丝织品加工”较完整产业链。      

发展重点:抓好蚕茧的烘烤加工和缫丝加工,扶持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桑绿合作社开展桑蚕技术、销售、加工服务一体化。支持湖北中绫丝绸有限公司蚕丝绸加工项目,在郧县、郧西建设蚕茧烘烤站4座,引进1家大型企业进行丝绸、丝织品、成衣等蚕丝下游产品的开发。       

9)畜禽产业链      

发展目标:以养殖大户为群体,以养殖小区为骨干,在稳步发展养殖这一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和养殖业。肉类加工逐步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加工产品,用现代标准化生产工艺发展传统风味肉制品。到2015年,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00万头、8万头、80万只、3500万只,猪肉、禽肉、牛羊肉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6万吨、4万吨;加工活猪、禽、牛羊规模分别达到100万头、3000万只、60万头(只);养殖产值达到60亿元,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产业链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发展重点:以丹江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省内规模较大的肉鸡加工基地,培植已具备加工基础与规模的十堰伊兰清真实业、房县天森食品、郧西天涯食品为龙头的牛羊肉制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建设牛羊产品加工厂和猪肉加工项目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等。重点支持10家万头以上养猪场建设。      

10)水产品产业链      

发展目标:依托丹江口库区、黄龙库区等优势水产品基地,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能力;完善优化产品结构,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食品、模拟食品、保健制品等;大力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到2015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8.4万吨,年加工产品3万吨,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把丹江口市建成我市优质商品鱼基地,让“丹江鱼”走出十堰,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发展重点:建设丹江口水库优质商品鱼基地,重点打造“丹江鲌鱼”品牌,提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丹江鲌鱼”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在丹江口市城区、均县镇和郧县各建设一处商品鱼冷冻冷藏加工厂,扶持以丹江柳氏风味鱼、博奥水产为主的加工企业,支持其盘大做强。      

2、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1)构建农产品加工体系      

一是引导扶持生态农业加工企业引进设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深度加工,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特色农产品有机物质提取及开发利用,培植农产品加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生物能源加工业。      

二是加强生态农业加工园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营造宽松环境,运用市场机制和杠杆,引导企业落户,把农产品加工园区办成山区现代农业的绿色工厂。      

三是着力培植龙头企业。一是择优盘大一批。对产品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现有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每个产业择优选择13家企业进行重点培植,促进其提档升级,力争重点产业至少有23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二是招商引进一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一个全社会重商、招商、安商的发展氛围。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及京津塘地区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以特招商,以情招商,引进外地企业投资兴业。三是扶持发展一批。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相关政策,大力倡导全民创业。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城市资本、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山区生态特色产业开发;引导扶持外出务工有实力的农民回乡创业,领办产业基地,兴建农业企业。加大对小企业、小作坊的改造升级,促进其成长壮大。通过“三个一批”的措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数量大发展,实力大增强,以此形成企业集群,辐射带动库区生态产业开发。      

2)建立完善市场网络体系      

建立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加强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发展武当茶叶市场、库区柑桔市场、神农食用菌市场、市堰中蔬菜批发市场、鄂西北粮油批发市场、云燕农博园等农产品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到大中城市开设经销网点,与大型城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进特色农产品进超市。发挥农村经销能人、经营大户、中介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深购远销。引导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多种类型的会展活动,推介产品,提升影响。      

3)打造农业精品名牌      

叫响做大品牌,适时适机整合品牌。首先在全市整合武当道茶、武当柑桔等重点特色生态产业品牌。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运作机制,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质量。通过统一品牌,推动企业联合、农民合作,带动市场开发。加大品牌申报、认证力度,坚持对获国际国内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知名品牌、知名商标的企业或组织,予以表彰奖励,调动各方开发品牌的积极性。到2015年,全市特色作物达到80%有标可依。加大品牌保护宣传力度。运用多种现代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广泛造势,扩大影响,促进营销。依法保护知名品牌,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侵权行为。      

4)构建产业基础体系      

以项目为载体,加强水、电、路、市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生态产业园区。加强动植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加强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用现代物质条件和设施装备现代农业产业开发。      

5)构建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健全公益性服务农技推广机构。加强以技术推广、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2011年起,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应用科技学校、农广校和市农科院等人才资源优势,大力支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支持建立乡站县管农技推广体制,分区域、分产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科学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等方面取得突破。      

6)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核心,培育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落实支持政策,重点抓好规范运作、示范引导、培养人才、农超对接和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资经营、购销企业、农产品运销队、农机大户等通过技术承包、农机跨区作业等形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      

五、主要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抢抓国家、省相关政策和项目投资机遇,争取实施9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10.35亿元。分五个方面:      

1、生态农业项目24个,投资16.42亿元。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项目。重点选择在核心水源区十堰山区,资源禀赋较好,开发有一定基础、生态经济功能兼备、区域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好,对山区农业农村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生态产业项目。生态农业项目对于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化山区农业机构布局,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培植生态替代产业,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护和净化核心水源区水质,生态效益巨大。      

2、农产品加工项目37个,投资24.65亿元。分为绿色食品产业和医药化工产业。重点以我市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农产品加工项目是核心水源区生态特色产业开发急需加强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配套工程。这些项目对于提高生态特色产业综合素质,延伸产业链条,深度系列开发,增加产业开发的附加值,示范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山区农业科技含量,提升特色产业产业化水平,都具有直接功效。      

3、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项目20个,投资23.43亿元。分为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屏障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重点是针对核心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生物、农艺、工程多种措施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进行综合防治,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示范区、乡村清洁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屏障工程、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工程等。这些项目建设,对于探索核心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和途径,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和范围,改善山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确保一江春水北送,具有重大的示范推动作用。      

4、产业支撑及综合服务体系项目16个,投资8.86亿元。这类项目主要为产业开发的公益性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良种繁育、农业信息网络、种质资源保护建设等。这些项目对于转变山区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增强农业部门服务功能,推进山区科技兴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将起着关键性的服务保障作用。      

5、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投资36.99亿元。包括农村能源沼气和“移土培肥”两项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根据湖北十堰承担事关国家全局的饮水资源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的重大特殊功能,应当把十堰设立为国家生态经济改革试验区和生态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用机制体制创新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在“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为产业建设提供政策、投入、科技等必要保障。      

(一)把握项目建设重点,突出支持生态产业发展。      

一是支持库区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库区茶叶、柑桔、蔬菜、魔芋、生物医药、食用菌、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生物能源等生态产业开发。生态农业产业项目,要从基地建设、设施配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循环利用、品牌打造、包装储藏、市场流通八个重点环节整体设计,实现基地规模化、设施配套化、产品加工化、品牌绿色化、质量标准化。      

二是实施生态示范工程。用生态示范创建工程,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开发。把十堰市的五县一市两区纳入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市项目建设,突出扶持茶叶、柑桔、魔芋、生态养殖、生态菌特产业,创建生态农业示范企业、加工示范园区。十堰武当有机农业示范区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十堰市郧县等五县、市、区和郧西县两个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早已进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前期工作,两年前已按程序完成,要抓紧启动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国家生态有机肥示范推广工程、农作物生物防治示范工程、库区“移土培肥”示范工程、生态家园建设示范工程等生态农业技术项目,积极争取在十堰库区安排实施。      

三是补贴特色种苗农资。比照国家良种、农资补贴政策,对库区茶叶、柑桔、蔬菜、小水果、魔芋、药材、山杂果等生态农业种子、种苗,给予一定补贴。积极发展现代种业,支持建立现代农业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打牢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基础。支持地膜栽培技术运用,对山区农业的地膜使用实行补贴政策。鉴于“地膜水稻”科技创新成果的巨大功效和广阔应用前景,建议把十堰市列为国家“地膜水稻”技术研发示范培训基地,培植库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水源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尤其要对野生猕猴桃、金荞麦、宜昌橙等国家一、二类野生植物资源立项支持,加强保护。      

(二)打造项目建设平台,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已确定在丹江口库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并将补偿基金纳入中央财政预算。要增加农业生态补偿投入,根据库区经济发展以及对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大小,提高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投入,应在生态补偿基金的一半以上。      

国家在京津塘地区征收的水资源费,要有一定比例返还丹江口库区,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益区,按照每调一方水征收0.1元的水资源消费补偿费,返还丹江口库区,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企业,应从水费利润中拿出一定份额,返还丹江口库区用于水资源生态建设。丹江口坝下的汉江下游地区,应从收取的防汛费中,部分返还十堰丹江口库区,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用开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缓解库区耕地资源的刚性制约。库区淹占的耕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用生态产业基地置换耕地资源,应当是个较为可行的办法。按淹占一亩耕地或园地,扶持补偿新建三亩特色产业基地,用“淹一补三”的办法支持库区发展生态农业,以解决农民生存之本。      

(三)围绕库区民生发展,引导反哺生态经济建设      

加强库区农业产业化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生态文化体系、农业生态环保体系等六大生态经济支撑体系建设,把库区县市纳入国家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市。      

建立对口支援帮扶机制。组织引导受水区省市、城市、机关、企业、团体及县市,对口支援供水区相应地区的生态县市、生态产业、生态企业、生态基地、生态市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南北双赢的对口帮扶机制。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1、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丹江口库区生态农业建设,建在十堰,南北受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强化领导,上下联动,各方协调,合力推进。坚持推行“一个生态产业、一个发展规划、一批项目支撑、一名领导主抓、一个部门牵头、一个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益。      

2、创新产业开发机制。开发生态农业产业,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社会配合的产业开发机制。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生态产业开发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坚持“以奖代补”,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社会资本投资激励机制,扩大山区农业对外开放,放活山水资源,采取建设—经营—转让、项目收益、债券、业主招标等办法,引导鼓励支持城市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社会资本,到山区农业开发特色生态产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3、建立生态资源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土地流转的重点放在山水资源上。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山场经营权。积极推进山区生态产业基地、山地、山场向种养大户、经营能手、龙头企业流转,推进规模经营,提高开发效益。鼓励支持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回乡创业,领办产业基地,兴建加工企业,成立服务组织,推进产业开发。      

4、建立金融保障机制。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建立生态农业投融资担保平台,探索农村贷款贴息制度,扩大农村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政策性保险范围,对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自愿、依法的基础上,成立以企业会员为主体的内部融资机构,提高农村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展信用合作,鼓励支持全社会参与生态经济开发,投入现代生态农业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