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趣闻︱“粪便”可以用来治病了,这样的黑科技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爷爷pwz 2018-02-22

年到了,首先孙锋医生先给大家拜个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看到今天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如果真把臭气熏天的粪便变成治病的良药,我们还真得仔细梳理一下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给大家好好的解释一下。好吧,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趣闻吧↓↓↓

据美国Boston网站报道,捐大便者可以日赚40美元(约合人民币245元)。这件稀奇的事儿就发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梅德福(Medford)的“粪便银行”。据报道,这个名为OpenBiome的“粪便银行”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非盈利独立运营的机构,其创办人为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

图(1):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检测粪便

1

小粉

收集粪便?!有点不可思议啊。

一、口服粪便的历史有多长?

东晋时期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此书是中国第一本急症医学书籍,也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文献。在这本著作中,记载了当时用粪清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饮粪汁一升,即活”,书中治病的药物(粪便)口味之重、效果之奇,令人咋舌!

图(2):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此外,本书还记载了用动物粪便治疗疾病,如“驴矢,绞取汁五六合,及热顿服,立定”。16世纪,中国明代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口服粪水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的疾病,术中相关的验方竟然多达20余处。从上述两篇著述的文献记录看来:最早用粪便治疗疾病的文献出现在我们中国!

在西方医学中,关于粪便治疗疾病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697年,一位名叫Franz Paullini的德国医生所著的书籍《Heilsame Dreck-Apotheke》中有相关记载。该书收集了众多用人或动物的粪便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只不过这些记录已经比葛洪的文献整整晚了1300多年。

小粉

祖国传统医学真的了不起!

二、粪菌移植究竟是什么东东?

聊完了黄龙汤,接下来我们一起谈一谈高大上的“粪菌移植”,虽然两个词语存在天壤之别,其实粪菌移植与黄龙汤的基本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一种将健康人肠道功能菌群分离后移植到患者肠道内, 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而治病的方法,被称为粪菌移植(FMT)↓↓↓。

图(3):粪菌移植示意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具有1700年历史的粪菌移植成为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的热门科学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图(4):用于移植的健康粪便

提到粪菌移植,大家可能觉得特别重口味, 事实上,现代化的粪菌移植要求十分苛刻,在一定程度上,捐粪比献血的要求还高——要求捐粪者必须同时满足15项条件:有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需要剔除;除此之外,还对捐粪者的性生活方式、近6个月是否内服用过抗生素等都做了详尽的要求和限制。

小粉

那么,粪菌移植的原理是什么呢?

三、为什么要进行粪菌移植?

要解释粪菌移植,我们绕不过一个话题——肠道菌群。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个独立、特殊的“王国”,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内约存在1000多种细菌,总数达到100兆左右, 肠道菌群参与人体的营养代谢,并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

然而,肠道菌群的平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饮食、年龄、环境、区域差异和抗生素使用等。例如:长期的高糖高脂饮食或使用抗生素会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引发肠易激综合征、肥胖、代谢综合征、神经系统紊乱、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

图(5):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影响

基于“对肠道菌群紊乱在疾病发生中作用”的认识, 医生们产生了用健康人肠道细菌来治疗人类疾病的想法。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Ben Eiseman医生报道了对4名患有严重伪膜性肠炎的患者实施粪菌移植的结果,这个结果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在那个时代,伪膜性肠炎的死亡率为7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团队采用抗生素、氢化可的松、益生菌等治疗,这4名患者仍腹泻严重,甚至出现休克。无奈之下,Ben Eiseman最终决定用患者健康家属的大便制成粪水对患者进行灌肠。

结果,其中3名垂危的患者在几天之内奇迹般地康复出院,另1名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于与肠道感染无关的其他疾病。

自从1958年Ben Eiseman医生开展了粪菌移植以来,迄今已经有大量临床研究、报道了粪菌移植的神奇疗效:包括对伪膜性肠炎、慢性便秘与IBD(炎性肠病)、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以及肠道外疾病,如代谢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多发性硬化等,都有值得关注的研究突破。

结语:

粪菌移植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重建肠道菌群:实现对异常免疫状态、炎症、神经递质数量与活性异常、血管活性物质数量与活性异常、能量代谢异常等的调节。但是具体机制目前仍然不清,粪菌移植临床治疗的适应证、药物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论给予证实。

菌移植至今还有很多未知数,口服“粪便”这项令人瞠目结舌的治疗还需要我等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解开其神秘的面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