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R、AR走进上海中小学课堂,被新技术拥抱的未来课堂如何革新?

 老苏读书 2018-02-23

“教师讲到海洋生物,一条巨大的蓝鲸从屏幕上一跃而出,学生们随即发出一声惊叹。”这么酷炫的课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将会在孩子们的课堂上实现。


的确如此,在上海的中小学课堂,这种“未来课堂”正慢慢变为现实。



在杨浦、奉贤和松江等区,AR(增强现实)技术走进了小学、初中的体育和英语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革新了评价方式


在沪上的中职学校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更是让学生与实际工作场景“零距离”接触,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



课堂里AR、VR不再稀奇


上学期开始,平凉路第三小学英语教师黄悦在拓展课上进行了新探索——引入AR技术为学生创排英语剧。


“早上好,我们一起搭乘公交车去上学吧!”大屏幕前,学生一边与卡通人物对话,一边打开虚拟公交车的车门,开往学校……AR英语剧本的内容并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却被这种身临其境的形式所调动。四(1)班的张之荣说:“与屏幕中的虚拟动画小伙伴对话,感觉十分神奇,这比原本单纯对着书本念英语更有趣。”



来看看平凉三小的学生们是怎么利用AR技术来创排英语剧的


先于英语课一步,体育课堂里的AR技术已应用了两年有余。平凉三小体育教师朱晓玲说,利用AR动画,学生们跟着动物和卡通人物学习韵律操、广播操和武术中的五步拳等,尤其适合下雨天的室内体育课。


而在沪上职业教育学校里,VR和AR等新技术也已不再稀奇。目前,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的轨道交通、现代交通营运与管理以及资源和环境三个专业群,都把VR技术引入了课堂和实训室。


以“水煤实训室”为例,学生带上VR眼镜,化身为“一滴水”,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身临其境地体验污水是如何处理的。移动左手手柄,可以控制整个流程的进展,右手手柄则负责调节屏幕的远近。在虚拟环境中,部分流程还配有语音解释,体验者仿佛“潜入”水底,一探究竟。


市公用事业学校校长王志卫说,今年底,该校嘉定校区还将建成首个VR仿真模拟驾驶系统。“该系统会模仿松江有轨一号电车,学生进行实训时,能够真实感受到有轨电车的转弯、提速和震动。”



新技术让学生更有效掌握所学技能


出乎教师们意料的是,AR技术走进课堂的尝试才刚刚开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已然被激发。“这一点,在男孩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黄悦说,如今,班里不少男生都主动要求加入到英语剧表演中来,“男孩子天生喜欢接触新事物,特别是对技术类的课堂更感兴趣”。


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体育教师王冬香表示,体育课堂引入AR技术,改变了以往的课堂评价方式———学生们在跟随虚拟卡通人物和小动物学习韵律操的过程中,能清晰地从屏幕中反观自己的动作,一旦发现动作有偏差,不用老师提醒,自己立马就纠正过来。


在沪上部分初中体育课堂,利用AR技术,学生们甚至能够学习横箱跨越等技术动作。“借助AR技术,老师可以在一秒之内拍摄10张技术动作的定格分解照片,从而发现每个学生哪里做的不规范。”


在王志卫看来,借助VR技术生成的三维虚拟世界,可以为学生们营造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官模拟,让学生及时且没有限制地与未来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此前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听过内容的记忆率为20%,对于看过内容的记忆率为30%,而通过动手实践或者模仿,相关内容的记忆率可高达90%。由此可见,沉浸式的AR、VR模拟操作,能让学生更好而长期地掌握所学技能。



避免为了技术而技术


自从1801年第一块真正的黑板被发明出来,教育工具便不停地更新换代,如今当课堂教育跨入AR、VR时代,如何正确看待新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是每个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特级校长、平凉路第三小学校长郑小燕说,一方面,课堂要勇于和善于拥抱新技术,但同时也要思考,是否任何课程、任何教育对象都适合引入新技术。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更好地融合,挖掘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因素,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时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琳表示,AR技术进课堂并没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事实上,很多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并不看好所谓的新技术,毕竟看起来炫酷的技术,并不能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成绩。”有时,即便公司愿意免费提供软硬件设施,学校也不一定欢迎AR的进入。从目前实验的情况来看,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采用AR技术的课堂效果最佳。



新技术也向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一门新技术课程的研发,都需要专业教师与研发工程师不断磨合。“教学目标中的那些点,如何通过新技术更好地展现出来,如何实现教学评价,怎样创设更好的教学场景等,每一个画面的展现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黄悦告诉记者,一部2分钟的AR英文剧,至少需要3个月的研发时间。


王志卫也说,眼下职业院校在招聘教师过程中,十分注重考查教师对于新技术的敏感度。今年,学校招聘教师的地点就定在VR技术的实训室内,现场考核应聘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我们发现,那些拥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运用新技术往往更加自如。”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