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趣的秘密何在?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兴趣的学习?

 casgb2006 2018-02-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任何人都不陌生,父母常常用这样的话来鼓励孩子,也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不可否认,所有获得巨大成功的人都因坚守自己的“兴趣”,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这样的兴趣究竟是如何获得的呢?

多彩的画面、逼真的音效、可爱的玩偶、欢快的互动……一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似乎这些内容都不可或缺,但这些能够激发孩子们真正的学习兴趣吗?

父母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了让孩子在学龄前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重金购买昂贵的玩具,上最好的早教课程,选择最贵的幼儿园,甚至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等等。

让孩子从小接触最优的环境,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却仍然对学习兴趣索然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曾接触过这样的孩子,他们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上过很多昂贵的兴趣班,在班级里也表现很优秀,似乎对什么事都充满了“信心”。

当你给他们展示适合小学生玩的益智玩具时,他们常说这些以前都玩过,对这些玩具似乎充满了不屑,如果这个游戏有一百关的话,他们常常会从最后一关开始,而不是从第一关。

如果他们没能顺利过关,又或者选择了前面更简单的关卡,仍然遇到挫败,通常会说这游戏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或许有些父母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说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对这类游戏没兴趣,也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上面。

因为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还是很“优秀”的,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外兴趣班,都是老师口中的“好孩子”,甚至是父母心中有天赋的孩子。

然而,“希言学堂”认为,这些假象常常会蒙蔽父母的双眼,扰乱父母对孩子的认知,因为看起来“优秀”并不是真的“优秀”,这种虚假的“优秀”只是向下比较和自我封闭的结果。

如今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远远比过去优越,因而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端,以前像钢琴这样昂贵的乐器连见都没见过,现在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正是由于条件的改变,孩子们也有更多接触“高端”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有的父母会让孩子学习乐器,有的会学习舞蹈,有的会学习表演,甚至骑马、射箭等等,门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

暂且抛开遗传的因素,单从学习环境讲,如果父母让孩子比其他孩子先行一步,提前学和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让孩子看上更“优秀”,显然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依靠时间所获得的“优秀”并非真的“优秀”,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假象。

因为随着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学习时间却越来越少,这些曾经“表现优秀”的孩子们会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如果他们没有很好的引导,就可能在挫折面前退缩,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希言学堂”认为,能够让这些孩子避免出现这样情况的办法,就是要激发他们真正的“学习兴趣”。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兴趣”呢?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老师应该如何启发和教育学生的,而从另一角度看,则让我们了解了孩子应该如何获得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获得暂时的“学习兴趣”是很容易的,但把“学习兴趣”坚持下去却很难,这与他们的心智仍不成熟有关。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受到肯定和赞扬,当老师和父母给予表扬,确实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也能够更加努力。

但是如果这样的肯定和表扬过多,则会有损害,因为会掩盖他们存在的不足,会让他们变得不可一世、盲目自大。

不仅如此,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常常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由于父母会担心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不遗余力地在各种环境下去保护他们,让他们认为自己很“优秀”。

可一旦遇到比他们更优秀的孩子或者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时,他们会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会变得很无助,甚至消极,此时父母那种充满保护的肯定和表扬就再无用武之地。

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所说那样:“刻意缓和恶劣心情,会使孩子更难体会满意的感觉。吓阻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会使孩子处于罹患抑郁的风险中。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因而,“希言学堂”认为,过度的肯定和表扬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回避挫败只会让他们将来更无助;而真正的能让孩子建立自信的关键是增强他们的“掌控感”。

“掌控感”既是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也是对自己能力的准确把握;只有具备“掌控感”的孩子,才能真正获得“学习兴趣”。

有了“掌控感”才不会因一时的“表现优秀”,比如比赛获奖、老师表扬等等,变得盲目自大;

有了“掌控感”才不会因遇到挫败而灰心丧气,而能够自我查找不足,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

有了“掌控感”才不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才能学会在他人面前谦虚,学会如何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有了“掌控感”才不会把成绩或成功看得过重,才能享受学习过程中而不是结果所带来的快乐。

总之,有了“掌控感”才更愿意去掌控自己的学习,才更享受自己的学习,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力量,如老师、父母、分数、获奖等,来激励自己进步。

所以,“希言学堂”建议,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要过度肯定他们的成功和所谓的“天赋”,而应该肯定他们的努力,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不仅是热爱,更是对热爱的坚持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