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领导的逻辑

 人间四月天樵 2018-02-23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重视给大领导立规矩。

 

那年,鲁隐公和高干们谈完工作,兴致很高,便提议劳逸结合下。

 

隐公曰,听说棠这个地方,捕鱼的人很有一套,寡人想去看看。

 

大领导有到基层走一走的想法,似乎是好事,但臧僖伯却站出来反对了。

 

他是国君的叔叔,还是敢说些话的。

 

臧僖伯谏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要是这些东西“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和兵器,国君就不要掺和,不要太好奇。

 

领袖是给人民立规矩的。怎么立规矩呢?就是通过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不能由着性子,凭兴头来。

 

否则,就是没了规矩。

 

没了规矩,就要败坏政治。败坏了政治,就要亡国。

 

所以,组织上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要求国君春蒐、夏苗、秋迩、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每三年,再搞一次比较大的演习。行动结束后,祭祭宗庙,请干部战士喝酒,给群众分点肉,让他们看,也感受下体制的威严。

 

让他们受到锻炼,懂得贵贱分明,等级不乱,少长有序,军令如山。

 

然后,他们就老实了。

 

这都是组织上多年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历代统治者都要遵循的执政艺术。

 

所以,如果鸟兽的肉,不能摆到宗庙的祭器里,它们的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之类,也不能用到兵器和礼器上,“则公不射”。

 

臧僖伯强调说,这是传统文化,“古之制也”。

 

意思很明显,就是提醒隐公,跑出去看人捕鱼,不合规矩。

 

这一篇大道理听完,隐公有点败兴,就笑说,当前的鲁国,春意盎然,生气勃勃,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生产,看报上来的材料,可谓捷报频传。

 

寡人到基层走一走,看看群众的生产生活,关心慰问他们,掌握第一手的情况,看看下面有没有造假,总不能算错吧?

 

这个理由很好。

 

但臧僖伯又谏,这些事,自有干部去办。

 

“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隐公就不好再往下说了。不能为了自己亲民,再生出被人说自己不信任干部队伍的事端。

 

妄议最麻烦。

 

于是,隐公举重若轻,回到了臧僖伯那一篇大道理的源头,指示说,很好,你说的都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寡人就去检查下棠地的防务工作吧。

 

“吾将略地焉。”

 

还是要去。

 

臧僖伯听得呆了。

 

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就跟中央请了病假,没有随行,自己回家生闷气。

 

棠地的干部们自然忙碌起来,他们加强了安保,搞了个动员,设计了仪式,沿途插了旗,精心准备,组织了一批人,捕鱼给领袖看。

 

隐公和随行高干们看得心旷神怡,一个个都说起些江湖之远、岩栖林泉、渔樵耕读之类的妙趣。

 

《左传》说,想给大领导立规矩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个规矩是另外一回事。会讲大道理的臧僖伯失败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世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权力的逻辑,所以,你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规矩”这个词啊。

 


 


读《左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