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江山携手 2018-02-23

2012年7月28日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比较细地看了两个展览,越地长歌和惠世天工。越地长歌是这里的常设展览,以时间为序展示了浙江境内的古代文物,有很多重要的藏品在里面。展览的第一节叫文明曙光,著名的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存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河姆渡文物主要出土于河姆渡遗址,而良渚文物的出土地覆盖范围比较广。此行两处主要遗址都未实地感受过。良渚玉器早已因其精致程度及其上的神秘图案夺人耳目,在良渚博物馆里初尝其风采,而浙博所见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跨湖桥独木舟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文物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当地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随后在浙江省文管会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主持下进行了考古发掘,1977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木器、石器和骨器等,还发现了很多建筑基址和残件。遗址上下叠压了四个文化层,并经过测定,标定年代分别约为5000-5500年前、5500-6000年前、6000-6500年前、6500-7000年前。而其中下两层出土器物比较独特,为河姆渡早期文化,上两层为晚期,因与马家浜文化有相似之处,而引发了关于晚期文化的承传猜测。八十年代初期,相关部门协同对宁绍平原进行了新石器文化遗址普查,再加上近年来基建工程中的发现,从钱塘江南岸到舟山群岛共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有四五十处之多,以姚江两岸那片所谓的工字形地域最为集中。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认再次提醒人们南方文化的发达程度,再次强调这片土地上文化多元、群星璀璨的面貌;与其前已确认的良渚文化,大致同期确认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及新世纪后才确认的跨湖桥文化,共同构建了吴越间新石器文化序列。这些文化多延续上千年,尽管如此,她们之间的此消彼长也预示着被后世称为鱼米之乡的土地也多沧桑之变,河姆渡文化早晚期之间及其消亡可能就是因为重大地质性或海洋性灾害所致。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文化以其在农业、纺织、手工制造、建筑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闻名。大量的粳籼稻谷的出土,被认为可以纠正种植稻谷外来说。杆栏式建筑基址及残片的出土,木构残片上的榫卯结构、企口拼接等技术标志着河姆渡先民“精湛”的建筑手艺,无疑这也标示了这些现今仍在使用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古老的渊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胎漆碗,在天然漆中掺入朱砂调色,涂于器物表面,尽管脱落比较严重,器物也不够完整,但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漆器。河姆渡早期文化中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纹饰则流行绳纹、几何花纹和动植物纹;晚期文化则较多夹砂红陶和红灰陶。动植物纹饰已具有相当的写实水平和艺术装饰性。在一片陶片上有五叶植物纹饰,目前其种属尚有争议,而其图像却很有意思,五叶之下有方框纹,其下又有似乎表示根系的线条,有研究者认为这表示了当时似乎已有盆栽。“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的形象已经成为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图案,这件器物可能只存一半,底部也有残缺。表面上刻着两只鸟簇拥着由几个同心圆构成的圆形图案,纹饰线条简洁而有动感,寓意或是孵卵表示生殖崇拜,或是朝阳表示太阳崇拜,虽有争议,但其略带神秘而庄严的气息显示了它具有一定的原始宗教意义。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灶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遗址出土漆碗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漆木筒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出土陶盉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玉琮王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文化分布于浙北苏南的广大地区,距今约4100年到5300年,晚于河姆渡文化,却早在三十年代中后期就被发现。她的发现和研究,以及带来的影响具有戏剧性。早先因出土的陶器是“黑陶系”,而被认为是杭州湾的龙山文化,五十年代中后期夏鼐先生将其与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区别开来,遂被定名。七八十年代,苏浙地区的良渚文化墓葬中相继出土了很多良渚玉器,又使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更加鲜明起来。在这之前很多良渚玉器被认为是商周,甚至是两汉之物。苏浙沪地区持续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良渚文化的贵族墓葬、祭坛、大型建筑基址,以及新近在良渚镇、瓶窑镇境内发掘探明的古城遗址,一种众星拱卫核心的古文化分布局面,已越来越使人们相信良渚文化已经进入到古国文明时期。但要确认良渚古国已经是现在意义的国家文明,所谓要改写中国的朝代史的大胆设想,目前还为时尚早。从良渚文化的发达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在其后的文化遗存中良渚玉器仍频频出现的事实,来看,她对中国文明举足轻重的意义仍需要肯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玉钺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墓葬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陶澄滤器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玉石璧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良渚石钺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越地长歌·浙博】河姆渡到良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