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草莓是果中皇后活的维生素丸吗?

 玲姐说养身 2018-02-23
 
 

春天第一果大家一定知道是草莓,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水果。因其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且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征服了全球的男女老少。因此也常被人们誉为“相思果”。

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不过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其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

然而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因为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百克含维生素C高达80毫克左右,远远高于苹果和梨,丰富的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还含有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草莓中还含有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这些营养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年人的健康亦很有益。尤其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防治牙龈出血,促进伤口愈合,并会使皮肤细腻而有弹性。

 《本草纲目》云:“补脾气,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气,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 祖国医学认为,草莓味甘、性凉,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等功效,饭后食几颗草莓,有助于消化开胃,健脾生津。适合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食用。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癌症,特别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

近来医学家发现,经常食用草莓对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也有益处。据国外医学家研究,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草莓中含有天冬氨酸,可以自然平和的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

 
 

据专家测定,每百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9克、蛋白质0.40.6克,维生素C 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710倍。而它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4倍。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在欧洲,草莓早就享有“水果皇后”的美称,可见这些美誉是不无道理的。而且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温馨小啰嗦:1、科学家最近发现草莓中有一中草酸性物质会导致孕妇胎儿的毛细血管的发育不良,草酸性物质使其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的某种碱性物质被中和,从而会使婴儿的毛细血管发育受障碍,虽然它对大脑发育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是孕妇朋友们少吃为妙。

2、挑选的时候应该尽量挑选色泽鲜亮、有光泽,结实、手感较硬者;太大的草莓忌买,过于水灵的草莓也不能买;不要去买长得奇形怪状的畸形草莓; 最好尽量挑选表面光亮、有细小绒毛的草莓。

3、洗水冲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淘米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4、洗草莓时,注意千万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另外,也不要用洗涤灵等清洁剂浸泡草莓,这些物质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残留在果实中,造成二次污染。

6、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却是不宜多吃的。

 
 

7、吃草莓小窍门

①遇积食腹胀、胃口不佳时,可在饭前吃草莓60克,每日3次;

②齿龈出血、口舌生疮、小便少、色黄时,可将鲜草莓60克捣烂,冷开水冲服,每日3次;

③干咳无痰,日久不愈时,可用鲜草莓6克与冰糖30克起隔水炖服,每日3次;

.遇烦热干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时,可用草莓鲜果洗净榨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⑤酒后头昏不适时,可一次食用鲜草莓100克,洗净后一次服完,有助于醒酒;

⑥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者,可将洗净的草莓榨汁,再加入等量米酒拌匀即成草莓酒,早晚各饮1杯。

时光清浅,岁月留香,转眼间就到正月初九,年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又踏上了新征程,一年之计在于春。祝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就如这火红的草莓一样红红火火,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