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怀沙元气充乃享遐龄

 zely1206 2018-02-25
     在北京,“学问爬过一道墙”的学者或文人很多,但能够年过百岁,身体依然康健,元气充沛,提笔便挥洒龙蛇,吟诗则写意花鸟,这般文化老人可不多见,更加上通达先秦文化、楚辞、屈原之奇人,更是凤毛麟角,文怀沙,文老,正是传奇的老人家。与文老同时代的国学大师,几乎都离世了,他是见证百年文化史的国学人士,也是乐享遐年的老寿星。

    如约采访到了文老,说到养生。文老让访者稍稍安坐,他便由书房里取出刚写就条幅,竖幅,甲骨文,边亲手挂起,边侧身为观者释文:“元气充乃享遐龄”,接着微笑说:“养生,就是要元气充沛才能乐享长寿。”

    话说访者赶忙请教如何养这元气?文老不慌不忙地吩咐家人沏茶布茶,分宾主落座,而后,寻出两张便签,让二位访者先书写姓名,访者遵照写就。文老摘下墨镜,端详一会儿,便给两个访者各起了一个别号,一者出自两晋道家,一者出自《离骚》诗句,赠与两位年轻访者。文老称,古人改了号就会转换气质,有了这两个别号,二访者与老人家接上了气场,老人家的养生话题渐渐洇开。

    养生依靠“正清和”

    文老年过百岁,但面色红润,没有苍老的寿斑,双手青筋暴露,证明血液流畅,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像个健壮的小伙子。很多人好奇,文老如何保持养生?他或练习吐纳,或早晨扣齿,或打太极拳,但这些都是具象的修行,更高的要诀,还是他总结的三个字:正、清、和。

    如何理解正、清、和的合义呢?文老分别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道教和佛家,他认为,儒家重视“正气”去邪气、道教重视“清气”去浊气、佛教重视“和气”去戾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