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痰治咳喘

 柴桂苓 2018-02-25
“ 痰” 是咳喘患者主要的病理产物,常依“ 痰” 的色、质、量来辨咳喘的寒、热及痰、饮。一般来说,色白为寒,色黄为热;稠厚属痰,清稀量多属饮。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清燥救肺汤等是临床常用治咳喘的名方,如用之得当,往往有桴鼓之效。


痰黄,量少易咯者,为肺热炼液为痰之症,并无痰湿内壅,亦非燥邪入侵,以麻杏石甘汤清散肺热为主。
张某,女,45岁,感冒咳嗽1周,自服感冒药及抗生素治疗,未见显效,症状反而加重。现发热,咳喘气促,喉间痰鸣,痰黄量少易咯,2d未解大便,苔薄白,脉浮数。据其痰黄量少肺热咳喘之征,方用: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葶苈子各10g,石膏( 先下) 、鱼腥草各30g,大青叶15g,大黄、生甘草各6g,日1剂。3剂后喘促发热皆退,减葶苈子、大黄,继服3剂。
        按:麻杏石甘汤以清散肺热,止咳平喘为功,再加黄芩、桑白皮助清肺之力。肺热炽,易郁而成毒,故用鱼腥草、大青叶清热解毒;便秘,用大黄通便泻热;喘促甚,又加葶苈子以助平喘。


痰黄稠,量多者,肺中痰热壅盛,以苇茎汤利湿排痰,清泻肺热。至于咯吐铁锈色痰或脓血痰用苇茎汤乃为常法。
赵某,男,48岁,咳喘痰鸣,1年发作数次,易于冬、春季发。此次因外感引发咳喘又1周,痰黄稠、量多,胸闷心烦,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据其痰黄稠量多痰热壅肺之征,方用:芦根、苡仁、冬瓜子、鱼腥草、瓜蒌各30g,桃仁、杏仁、莱菔子、半夏、生甘草各10g,桑白皮、黄芩、大青叶各15g,黄连、全蝎各6g,6剂后喘止痰少,胸闷心烦除,改为桑菊饮调理。随访2月未发。
         按:苇茎汤利湿排痰效佳,但清热力不足,故加黄芩、桑白皮以助清肺之力;由外感而引发,多有风热邪毒入侵,故加大青叶、鱼腥草以清解热毒;胸闷心烦,以黄连、瓜萎、半夏(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开胸利气;苔厚,以莱菔子化痰消食;一年数次,多为过敏性,又用全蝎以祛风脱敏。


痰白、量多、质清稀者属饮,此为寒饮犯肺之证。寒饮非温不化,小青龙汤散寒平喘,温肺化饮,当为首选。
马某,男,38岁,反复发作咳喘5、6年,每于冬、春季发。此次未感冒,又突发咳喘,心烦胸闷,不能平卧,痰清稀,量多易咯,苔白肢冷,脉弦滑。此患者每次咳喘发作即来我处诊治,据其痰清稀、量多寒饮犯肺之征,方用:炙麻黄、桂枝、五味子、半夏、白芍、苏子各10g,炮姜15g,细辛9g,石膏( 先下) 30g,全蝎6g,连服3剂后痰少喘平。
        按:此证无外感,故将麻黄改为炙麻黄;心烦,说明内有郁热,用石膏清热除烦( 小青龙加石膏汤) ;又以苏子降气以助平喘。


痰白、量少、成泡沫状者,此痰质轻而胶粘难出,状如皂泡,能漂浮于水面,属“ 肺热叶焦” 之象,比干咳无痰更为燥热,似口干渴时吐出胶粘泡沫唾液,为燥痰重证,以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
黎某,女,78岁,咳喘2周,西医诊断为肺部感染,经抗生素治疗1周未见显效。现仍咳喘痰鸣,咽干口燥,咯吐白色泡沫痰,粘滞不爽,伴胸闷,大便干结,舌淡暗,苔薄黄,脉细弱。据其白色沫痰、粘滞量少之肺燥阴伤之征,方用:沙参、麦冬、石斛各15g,生石膏( 先下) 、全瓜蒌、鱼腥草各30g,桑叶、炙杷叶、阿胶( 烊化) 、杏仁各10g,日1剂,6剂后咳喘明显平息,沫痰变为少量黄痰,又于上方加桃仁10 g,继服5剂。
         按:清燥救肺汤本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之证,此患者无明显气短乏力之气虚象,燥热阴伤为主,故将甘温之人参换为甘寒养阴之沙参,并加石斛;以全瓜蒌替胡麻仁,宽胸利气,润肠通便;鱼腥草清热解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