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山当地人和旁观者 ,所看到的正岩山场有什么不同?

 澄湖龟山大隐士 2018-02-25

茶香记在此祝福大家,年旺旺旺!新的一年我们还会继续不负众望,为茶友们推荐更多的好茶好器!

我们的快递将会在2月23日恢复,尽早体会享受到好茶的乐趣!

今天就和大家来讨论一下所谓「正岩山场」

这是一篇「纯干货」文以武夷茶农、当地茶人的视角来讲述。

小编会尽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为大家说明:当地人和旁观者所看到的「正岩山场」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大家所关心的「三坑两涧」。

传统的制茶师,区分正岩,都是根据上一辈做茶老师傅给口口相传的教条:以土壤成分来区分茶叶的品级

土壤的营养成分构成,才是最本质、最关键的点。

脱离了地理气候,讲岩骨花香,都是耍流氓!

以下是最精华的知识点。

怎么划分正岩?

2006年之前,按老一辈制茶师对土壤成分的划分:

砂砾岩、风化土的成分50%以上我们称之为正岩

30%~50%之间,称之为半岩。

30%以下,茶农叫它洲茶

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2010年之间。

2006年,武夷山把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在2010年,武夷山申请了驰名商标(只要是武夷山本地产的茶,就有绿色产品的商标)。

那既然有了商标,自然要出一个官方版的明文规定,界定三六九等。

新的正岩划分方式

在2010年之后,政府以武夷山景区为中心,由内往外划分等级。

正岩:武夷山景区70平方公里之内的地域。

半岩:武夷山景区外+本地的茶。

洲茶:外地的茶,也就是所谓的外山茶。

虽然政府规定了景区内都算正岩,不过茶农们要是强调「核心正岩」,一般就是指老一辈定义的正岩,三坑两涧,两窠一洞等。

牛栏坑、倒水坑、慧苑坑、流香涧、悟源涧;

九龙窠、竹窠、鬼洞。

“坑涧”的茶

坑涧,也就是低谷的地方,常年背阴,收不到阳光的直接照射,水分充足。

茶性本寒,茶本身喜阴不喜阳。

从环境来说:雨水充足、太阳不要直接照射(漫射光为主)、幽谷,都是孕育好茶的温床。

△三坑两涧日照示意图 来源于网络

所以,坑涧出产的茶,多如深谷幽兰,以“幽”著称

山顶上岩上的茶,就以高香为主,较为直接、霸道

“窠、洞”里的茶

竹窠为例,它连接了三坑两涧之间的羊肠小道

也就是说它的小气候环境,跟坑涧有点类似。

但竹窠的茶,既有岩上的,也有坑涧里头的,综合气息会更强一些

鬼洞是比较诡秘的地方,狭长幽邃。

“内鬼”仅仅60多平米,里面生长了非常多奇种,是岩茶品种的基因库,茶叶自带一种“药香”。

而鬼洞所产的铁罗汉是比牛栏坑肉桂还要稀少的茶。

综上所述:

岩茶的「岩韵」就像人类的基因,天生自带,由山场的小气候、小环境决定,是做茶师傅「做」不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