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九回、十三回:贾府败落在宁国公和荣国公时便已注定

 零壹贰012 2018-02-25

今日头条 少真道君原创 若作者ID不是少真道君 必是抄袭 请大家不要给抄袭别人成果的败类评论点赞

宁荣二公开国元勋,位高权重。开国八公,贾家有其二,可见其势。然而,两公去后,贾家急遽衰落。传到第三代,贾家空有政治地位,已无实权人物。

“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从位极人臣,到家业凋零,不过短短数十年。贾府之败,败在后继无人。贾家三代,贾敬痴迷炼丹;贾赦浪荡色鬼;贾政虽正派,却无能。第四代子孙,贾珍、贾琏,哪个是能守家业的样子?

《红楼梦》九回、十三回:贾府败落在宁国公和荣国公时便已注定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这句话并不准确。应该说,“箕裘颓堕、家事消亡”是宁、荣二公埋下的祸根。二公开创贾家基业,却并未稳固贾府根基,亦未曾留下良好家风。

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第13回

这是秦可卿亡后托梦王熙凤,为贾府将来打算的言语。

《红楼梦》九回、十三回:贾府败落在宁国公和荣国公时便已注定

由可卿的话可知:

  • 1、二公没有为贾家置办多少产业。

贾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只是金陵的田产以及朝廷赐的几个庄子的田租。宁、荣二公在时自然无妨,功高权重,朝廷赏赐加上灰色收入就能养活全家,但这毕竟是无源之水,人走茶凉。二公一去,赏赐和灰色收入大半都没了,贾家也就入不敷出。

到了第三、四代,只怕有心多买田产,也无力了。虽然秦可卿叮嘱凤姐殷殷切切,凤姐却终究没有照办,不是不想,而是无钱。

  • 2、二公不重视后代教育。

《红楼梦》九回、十三回:贾府败落在宁国公和荣国公时便已注定

要使家族长盛,需要人才。没有人才,政治资源也就失去意义。人才如何培养?教育。古代但凡长盛不衰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族学。底蕴越是深厚的家族,所教授的内容越深奥、广泛。尤其上古、中古时期那些传承千年的大家族更是家学渊深,从四书五经到统兵作战、从工程器械到养马配种,各种各样的人才都会培养。甚至有许多学问专属某一家族、概不外传。

家族子弟,不分贫富都可在族学中学习。其中学习优异的,会得到家族重点培养,投以政治、人脉、经济等资源。我们读史书时,经常读到,某某人自幼家境贫寒,刻苦读书,长大成为什么什么。其实,这些人家境贫寒可能是真,但出身绝不低贱。以当时的生产力,真正的平头百姓哪能脱产读书,又从哪里请先生来教?翻一翻历史,有名有姓的大都是世家子弟,唐朝之前尤其如此。

这就是知识垄断。反观贾府,“贾家虽有家塾,却无一定供给”,用这种态度对待家族教育,怎能培养出优秀子弟?

《红楼梦》第九回,描写了贾家族学内的情景。四个字形容:乌烟瘴气。打架的打架,搞同性恋的搞同性恋。这种族学,能培养出什么?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贾家,就是典型的富贵传家。

贾府上下奢靡成风,这种奢靡之风从何处学来?如果宁、荣二公秉持勤俭、谦逊之风,以身作则并以此要求子孙,贾府会如此?

若宁、荣二公开府之初就向耕读、诗书之家转型,富贵可以常保;初祖把路走偏,后人亦难纠正。

“箕裘颓堕、家事消亡”,早在宁、荣二公时便已注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