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稿|漫话元宵节

 zdjphoto 2018-02-26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纪念平吕说,如道教三元说,如汉明帝敬佛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所以是正月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过了元宵节就意味着年关将尽了。古时候元宵节这一天人们有张灯,放烟火,品元宵这三种传统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因为在古代人们于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灯,悬挂于街巷集市当中,故有灯节之称。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了对灯节的记载,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云:“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尽开。草含春而动色,云飞采而轻来。南油俱满,西漆争然。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赋中描绘出当时上元灯节一幅张灯结彩的美好景致。

到了唐代灯节已颇具规模。唐人诗歌中有这样的描写“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可以想见当时人们过节时的热闹景象。唐代上元节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

到了宋朝,这个时间延长至五天“至宋乾德五年正月,诏以朝廷无事,区宇乂安,令开封府更增十七、十八两夕,五夜之俗因此也。”(明·郎瑛《七修类稿》)。其时的热闹场景当可以想见了。

到了明朝,在北京的东安门外是集中售灯的地方,故称“灯市”。灯节从正月初八开始,历时十天。地点就在今天的崇文门大街西,王府井大街东。在沿街两旁绵延数里之长。灯市是灯与市的总称,灯好理解,市是可以供人们置办年货及采购小商品的地方。

到了清代,灯与市就分开了,市归琉璃厂,“灯”设在今东四牌楼和地安门一带。但是名称一仍其旧。在这一天,小孩子们会手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四处沿街嬉戏游玩。京城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会走上街头观赏美丽的花灯,可以想象当时的一番热闹景象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灯谜又称文虎,亦称打虎、弹壁灯,在宋代史书上已经出现了有关灯谜的记载“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周密《武林旧事》)。在古时,灯谜是文人雅客之间用来以文会友的工具。后来,才在百姓之中流传开来。在猜谜活动中,谜面会被粘贴在花灯或灯绳上,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猜中有奖,奖品各异。因为这种活动既能活跃人的大脑,又能增长知识,遂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元宵佳节习俗之一。

当然,元宵节少不了另一项重要的活动——放烟火。清时,各个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纷纷燃放烟火,以此招来生意,如二踢脚,铁冲子,飞天十响,以及松鼠偷葡萄之类的花盒。大盒子需事先吊起来,盒子的第一层是向顾客展示的吉祥话如“恭贺新禧,恭喜发财”灯,然后再在天空中映出各种图案,有时是一些古诗名句,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等等。

这一天还要讲究吃元宵的。有的北方地区以吃饺子来代替元宵,北京的糕点商铺售卖元宵,要先搭上棚子,支起来案桌,外面张灯结彩,用大笸箩筐边摇边卖,并当街吆喝。北方正宗的元宵做法是将馅料沾上水放到江米面里摇出来的,这里头还有个说法。首先,元宵馅与糯米粉相互接触的过程,叫做撞馅。然后,把沾满糯米粉的元宵馅铲出,过上一遍水,再放入筐中,叫做二水。一般来说上好的元宵需要经过五水的环节才算制作完成。过去老北京的元宵常见的只有四种馅料:豆沙,枣泥,山楂以及桂花。从市面买回来的元宵,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顿节日元宵,寓意在于团圆与和睦。


时至今日,这些节日习俗已经深深融化在元宵佳节这个传统的活动之中,并不断散发着自身独有的魅力,在红火热烈的节日气氛中不断继承与传播。古代也有一些描写元宵节的诗词,笔者节选几首,在品读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传统民俗所传递出的文化内涵!

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元好问·《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唐寅·《元 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感谢书友来稿,请本文作者在后台与我们联系,谢谢!


孔夫子旧书网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孔夫子旧书网

买你买不到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