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金色年华554 2018-02-26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特洛伊战争的另一主角——赫梯帝国(Hittite Empire)

赫梯文明简介

赫梯文明(又被称为“西台”)大约形成公元前19世纪中叶。关于赫梯人的由来,根据遗传学的研究,目前种说法是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文明(Sumer)在公元前23世纪左右亡于闪米特系的阿卡德帝国(Akkad)之后,部分亡国的苏美尔人扩散于小亚细亚(Asia minor)半岛,在融入到印欧语系的涅西特人(Z2103)之后,逐渐形成了赫梯文明。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赫梯人的形成

赫梯人的神话传说是根据古代苏美尔人的创世和洪水传说改编而来,赫梯文明的宗教也是照搬美索不达米亚的多神崇拜。同时,赫梯文明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技术和使用铁器的人类文明。可以说苏美尔人发明了铜冶炼,从而将人类文明带入青铜时代,而赫梯人发明了铁冶炼,后来又将人类文明带入了黑铁时代。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赫梯纪念碑

安纳托里亚高原的霸主

赫梯帝国都城为哈图沙(Hattusa ,今波加科斯)。公元前1595年,赫梯帝国攻灭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朝),他们是安纳托里亚高原的霸主;他们以驾驶战车而闻名世界;赫梯帝国的战车军团曾经击败过不可一世的古埃及军团,听泉在《战争史话2》中介绍过赫梯帝国与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卡迭石战役,那场战役可以算是是历史上最早被详细记录策略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双轮战车会战,战争双方共投入了5000-6000辆两轮战车。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上图左边是赫梯战车,右边是古埃及战车。

赫梯人采用的是米坦尼式战术,战车基本放弃了过去作为射击平台的作用,而作为突击力量来使用,战车最初是双马双轮的,后来也出现过许多三马战车,战马颈部有披甲,其车轴位置也较埃及人靠前,载重也更多。

赫梯语言和迈锡尼人一样,属于印欧语系,但人民对这个文明知之甚少。直到1906-1908在安纳托里亚的一次考古发现,世人才真正认识到古代曾经存在这么一个伟大的文明。在赫梯帝国遗址的一个宫殿储藏中,发现多达上万片的刻字泥板。这些文字有赫梯文字,也有阿卡德文字,还有苏美尔、和胡里安文字。这些文献是当时赫梯帝国官方和多国交往的外交档案。这是赫梯作为当时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政权的证明。这是一个强大国家,就是赫梯帝国(Hittite Empire)。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古埃及和赫梯的《卡迭石合约》

其实,在犹太旧约中,也提到过赫梯人。但因为旧约中相关内容毕竟是在赫梯帝国灭亡后几百年后才编辑成文的,对赫梯人语焉不详又不准确,无法让人们对赫梯帝国有详细准确的了解。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古埃及遗址中有关赫梯文明的石碑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赫梯人围绕中北部的哈图萨(Hattusa)建立了赫梯帝国,赫梯帝国在公元前14世纪,出现了一位勇猛无比的国王:苏比路里乌玛一世(Suppiluliuma I),在他的带领下,赫梯帝国达到了最鼎盛的时代,版图包括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区域,以及黎凡特北部(Levant,位于阿拉伯板块的西北部,黎凡特连接了西亚,东地中海和北非,具有非常明显的战略优势,有时也会把美丽的小岛塞浦路斯作为黎凡特地理研究的一部分),版图进一步扩张到达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西北部,和亚述比邻,目前这部分领土分别属于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拉克。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赫梯帝国都城哈图沙的“国王之门”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蓝色部分即为赫梯帝国鼎盛时期控制范围

赫梯军队英勇善战,熟知战车的构造,并且在战争中有非常成功的应用,虽然当时仍处于青铜时代,赫梯人对铁的使用早在公元前18世纪,是铁器时代的先驱。赫梯帝国于公元前1180年青铜时代末期走向灭亡,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海上民族(爱琴海区域的混合民族,很有可能包括古希腊迈锡尼人在内,从地中海东部入侵,最后侵占了安纳托利亚,叙利亚,迦南,塞浦路斯,古埃及等地)和弗里几亚人(Phrygians)的入侵。灭亡后的赫梯国解体成几个独立的城邦称为“新赫梯(neo-hitties)”,其中一些幸存至公元前8世纪,最终被亚述帝国攻灭,其历史也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新赫梯

赫梯人对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征服是史前时代极其光辉壮丽的篇章,赫梯帝国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有影响力的王国之一,强大到足以征服邻国强敌,比如古巴比伦、古埃及等。赫梯人是神秘的民族,不光他们的地理起源不完全清楚,他们的语言同样晦涩难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人能破译。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哈图沙的狮子门

赫梯文明同时融入了古巴比伦和古苏美尔的文化,他们采用了一样的律法,崇拜一样的神,并且有一样的宗教信仰。古巴比伦人有着异常严格的法律和生活方式,赫梯人缓解了这种律法的严格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死刑,赫梯国王也成为土地的唯一拥有者,大大不同于古苏美尔王允许私有财产的拥有权,在赫梯帝国,个人想要控制或者拥有任何性质的土地必须在国王的军队任职。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国王之门”内墙的赫梯武士浮雕

尽管赫梯人的历史很神秘,考古学发现赫梯人是生产制造铁器最早的民族,也因此建立了非常成功的贸易和商业。赫梯所处的地理位置允许他们在地中海区域以及埃及经商,这种强大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和邻国之间的政治发展,与此同时赫梯人非常专注于传递和交流他们的思维和想法,因此他们的学说也启发了其他国家。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赫梯帝国

赫梯帝国与迈锡尼帝国的冲突

在前14世纪,赫梯帝国和迈锡尼帝国这两大政权在小亚细亚沿岸地区已经偶尔有一些军事冲突。据赫梯文献记载,早在前14世纪,希腊的亚该亚人已经时不时地介入小亚细亚西海岸的政治事务,而这种侵袭也逐渐变得频繁。 前1320年左右,赫梯帝国就洗劫了一次米利都(Miletus),其借口是米利都曾配合以弗所(Ephesus)和迈锡尼帝国对抗赫梯帝国。

而米利都、伊阿索斯则是迈锡尼人在小亚细亚的飞地。就是当时强大的赫梯帝国也曾认可米利都是迈锡尼帝国的城邦。

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之二:赫梯,青铜时代的铁器文明—战争史话3

米利都地理位置

米利都是小亚细亚一个古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邦。在公元前14世纪,米利都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地中海东岸国际大都市。其城市面积甚至比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城规模还大,自然也比特洛伊城的规模要大得多。

到了前13世纪,希腊人更加频繁低在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制造麻烦和冲突,甚至挑拨那里的城邦,反抗赫梯帝国。双方关系不断恶化,战事频发。最终致赫梯帝国攻占了迈锡尼人在近东的飞地米利都,并进一步干扰迈锡尼人的商道。迈锡尼人于是更加变本加厉的进行报复,双方这种军事冲突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最终被荷马史诗浓缩为10年的“特洛伊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