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灵魂被出卖给了魔鬼的塔蒂尼丨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赏析

 e城邦 2018-02-27

Roman Kim演奏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赏析

朱塞佩·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年4月8日-1770年2月26日)是一位著名的威尼斯作曲家兼小提琴家。塔蒂尼生于一个在威尼斯共和国里、位于伊斯特拉半岛上、名叫 Piran 的小镇(该小镇在今日的斯洛文尼亚)。父亲名叫 Giovanni Antonio Tartini,是来自佛罗伦斯的意大利人,母亲名叫 Caterina Zangrando,家族传统是神职人员。塔蒂尼曾于帕多瓦大学修读法律。1710年,他的父亲逝世,之后,他与Elisabetta Premazone结婚,他的妻子是帕多瓦主教Giorgio Cornaro枢机的侄女。三年来他们一直保守秘密,但最终仍被 Giorgio Cornaro 知道,他反对他们的婚姻,更以诱拐罪为名下令通缉塔蒂尼。于是塔蒂尼被迫逃离帕多瓦,他妻子也被送到女修道院去。最后塔蒂尼逃到阿西西(Assisi)的圣方济各修道院,才得以避开追捕。时至今日,塔蒂尼最为人所熟悉的作品是《魔鬼的颤音》(英语:Devil's Trill Sonata;意大利语:Il trillo del diavolo),这是一部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以其演奏技巧难度闻名,此曲需要很高技巧的双音奏法(double stop)和颤音(台湾称为震音)(trill),即使以现代的标准来说仍是很难。根据传说所讲,魔鬼在他的梦中出现,于他的床脚拉小提琴,因而启发他写出这首奏鸣曲。







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又名《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是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塔尔蒂尼的传世之作。关于这首乐曲的产生,作者有详尽的叙述,他是这样说的:“这是在1713年的一个夜里,仿佛我的灵魂被出卖给了魔鬼。这魔鬼对我的每一个愿望都未卜先知。一次,我想把我的小提琴给他,看他能不能演奏点有趣的东西。当我听到如此美妙、如此巧夺天工简直是人类幻想的大胆的驰骋的奏鸣曲时,我是多么惊异不止啊!我几乎屏着呼吸沉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突然我的梦醒了,我立即抱着小提琴,竭力把我梦中听到的哪怕是几个音记住也好,但是全部枉然。”

帕尔曼演奏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塔尔蒂尼当然不可能把他睡梦中听到的音乐记录下来,他却能捕捉住那一瞬间的灵感,把客观的表象和主观意象结合的产物用音符表现出来,于是产生了《魔鬼的颤音》。塔尔蒂尼说:“我在这魔力的影响下创作的特点是我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把它叫做《魔鬼的颤音》。”塔尔蒂尼是幸运的,假如他当时不能牢牢抓住那几个有意义的音型,那么这首名曲将永远不会产生。塔尔蒂尼在事后说:“如果我完全忘记了那一夜所经历的奇迹,以致终于在我的创作中失去这奇异和伟大的作品,那我将砸碎自己的乐器,永远与音乐决裂。”


Yang Kowoon演奏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 乐章的开始的慢板符合魔鬼的性格,幽暗深沉,仿佛藏于乌云之后,旋律舒缓忧愁,让人仿佛有落泪之伤感甚至有些哀怨。虽然偶有高潮,但整体趋于平稳,几个长音表现出哭诉之情。

  • 而进入第二部分的快板则有魔鬼复苏之势,在几个强音的带动下,整个节奏行云流水般起来,魔鬼在舞蹈中狂欢,藐视着一切权威和法则,它充分展现着它的热情和力量,这一部分是颤音集中的一部分,颤音是一种极难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 第三部分又进入了慢板,魔鬼走过狂欢的激情,慢慢归于沉静,这是一段抒情演奏,感慨与颓废之情胶着在一起,带人进入沉思。


魔鬼与颤音,这两大主题融入到曲目中;一种是诡异的化身,它追求的是深疑多变,没错,魔鬼就是戴着面具藏于人间伺机而动。一种是极难的代表,它追求的是特立独行,在顶峰之颠傲视芸芸众生,大有孤傲冷峻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