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拴马桩

 老刘tdrhg 2018-02-27

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拴马桩​​提起拴马桩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一处大宅门外面有好多各种石头玩意,当然少不了拴马桩。听我爸说在他小时候那里的石头玩意更多,但后来都被毁了。那时候我们村子的小孩经常在哪里玩。

拴马桩是古代我国北方独有的石刻艺术品,在陕西省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数量和品种在全国“独一无二”。在过去拴马桩主要是一些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是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门墩石一样,既可以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

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拴马桩​现在陕西乃至全国收藏拴马桩最多的应该算是位于西安长安区的关中民俗博物院,据统计关中民俗博物院藏有8600多根拴马桩。在农家宅院门前拴马桩主要以以拴马、牛等牲畜为主。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大多拴马桩是用灰青石、黑青石,雕刻而成。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中型的约260厘米,小型约230厘米。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桩颈、桩身、桩根组成。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拴马桩上的图案主要以狮子、人物、等为主。自从马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桩就必不可少。

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拴马桩​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现在在位于我国蒙古的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是当年成吉思汗的拴马桩。据考证在元代就已经有了拴马桩的雏形。明清两代,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现在拴马桩主要在一些博物馆,旅游景点用作装饰。

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拴马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