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内取栓的患者,脑白质疏松会影响其预后吗?

 渐近故乡时 2018-02-27


        临床中发现,很多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变性脑白质变性,又称为脑白质疏松,最早于1986年由Hachin-ski提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脑白质区域众多小穿通动脉脂质玻璃样变所造成的缺血性脱髓鞘或微梗死,影像学上表现为以CT低密度和MRI T2/FLAIR高信号为特征的脑白质疏松状态。

        一些研究表明,脑白质变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不良预后相关[1],那么对于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来讲,脑白质变性是否存在影响呢?

        2012年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颅内深部脑白质中度及中度的脑白质疏松可加重行Merci 支架取栓术治疗的AIS患者的脑实质水肿,从而导致预后不良并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率[2]

        但与Merci 支架取栓术相比,目前新型的支架血管内取栓可获得更好的血管再通和临床结局,那么问题就来了,AIS患者进行目前新型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脑白质改变会影响其预后吗?

        于是,Kunakorn  Atchaneeyasakul等教授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56名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AIS患者,脑白质改变体积由MRI 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的半自动定量分析进行评估,观察结局包括颅内出血率、90天mRS分级(残疾程度)、及成功再通率[3]

        该项研究发现,对于大血管闭塞的AIS患者,不管脑白质变性体积的严重程度,使用支架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此结果与2012年的研究结果相反,但鉴于样本量小,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大型研究以确定脑白质变性在AIS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rsava EM, Rahman R, Rosand J, Lu J, Smith EE, Rost NS, et al. Severity of leukoaraiosis correlates with clinical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Neurology. 2009;72:1403–1410.

2. Shi ZS, Loh Y, Liebeskind DS, Saver JL, Gonzalez NR, Tateshima S,et al. Leukoaraiosis predicts parenchymal hematoma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2;43:1806–1811.

3. Kunakorn Atchaneeyasakul, MD; Thabele Leslie-Mazwi, MD; Kathleen Donahue, BS,et al.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Volume and Outcome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With Stentriever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7;48:2892-28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