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看

 id8468 2018-02-28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马云赴日购天价盆栽”的热帖曾在网上轰动一时,于是盆栽火了,接着插花火了,再接着尺八也火了……这几年,日本传统技艺在中国的人气不断攀升。这些古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好东西”,在那里生根发芽,传承发展,成为当今日本的文化名片。现在,中国人又把它们带回了家。“墙里开花墙外香”,消沉无力的日本传统技艺行业盼来了久违的好势头,而更让“大师们”欣慰的是,中国徒弟让他们不再为手艺失传发愁。

身着日本传统手工艺人的坎肩,腰间挂满各种工具,29岁的黄有为目不转睛地修剪着一棵盆栽松树。他的老家在福建泉州,到日本才刚刚一年。虽然日语水平还不足以自由交流,但这一身装束和修剪盆栽的身形动作已经像极了日本匠人。不一会儿,一位裤脚满是泥土的老人来到他身旁,以动作示范加上慢慢的日语讲解。黄有为学着老人的样子实践操作,老人看着颔首微笑。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匠人的工具

老人也穿着匠人坎肩,只是背上刺绣的字样是“亲方”。他是黄有为的师傅,春花园盆栽美术馆馆长小林国雄。这位四次获得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奖的顶级盆栽大家,平时工作时和一位园丁师傅无异。不过当有来自中国的客人到访美术馆,他和他的中国徒弟们就更加忙碌了。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春花园盆栽美术馆。

门庭若市的春花园

位于东京都江户川区的春花园盆栽美术馆坐落在一座古香古色的日本庭园之中。入口木门上悬挂着日本和中国的国旗,两边的围墙则挂着各国国旗。参观者驻足门前,总会感到日本传统韵味十足又颇具国际风情,而且这里与中国的关系一定不一般。走进园中,感受变得眼见为实。修剪枝叶的员工中有不少欧美面孔,而负责接待的神康文自由切换着日语、英语和中文,从容大方地招呼四方来客。神康文也是小林国雄的徒弟,地道的青森县人。据他介绍:近年来来园参观的中国朋友特别多,有时一天要接待两三批,大型团组能达到70人。问到小林国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到访,他笑眯眯地半开玩笑说:“大概是来偷学我的技术吧。”

近几年来,日本盆栽美轮美奂、昂贵难求的印象深深地植根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盆栽在中国有了市场,成为人们向往的艺术品和投资品。于是春花园的门庭若市,盆栽业界的生意兴隆,中国人的贡献度越来越高。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来自中国的参观团络绎不绝。春花园为接待他们开设了盆栽制作等许多体验项目。(图片提供: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盆栽人气高涨,有想看的、想买的,自然也有想学的,小林国雄正因此受人之托,收了第一位中国徒弟。小林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购买盆栽,可是无人会养护。盆栽这东西其实十分脆弱,每天必须修枝剪叶,稍有怠慢,不但形状走样,韵味无存,还会导致树木因养分失调而死,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就这样,小林受他的中国朋友所托,收徒培养护花人。现在,小林国雄培养了25位中国徒弟,也是日本盆栽公认讲师中拥有外国徒弟最多的人。徒弟大多在日本学习一年,学成回国专做盆栽养护,立刻成为紧俏人才。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春花园的工作间里挂着所有学徒的名牌,其中有许多中国徒弟。

弃高薪东渡学艺

黄有为和其他弟子不同,他并非被谁托付,而是自己投到了小林国雄门下的。他在大学所修专业是服装设计,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大城市里打拼,忙碌地度过了两年。一天,黄有为忽然开始思考,这样的生活心随所愿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有为通过父亲接触到了盆栽,也许是兴趣所致,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做盆栽让我感到放松,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黄有为说。最终他做出决定,放弃现在的工作,到盆栽艺术发达的日本来学习。几经周折,他如愿地成了小林国雄的徒弟。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修行”

学徒如同修行。早上7点钟,黄有为便开始了每天必修的第一课——打扫卫生。工作间收拾完毕,师徒一起吃早饭,准备早饭的人自然是师母。饭后还是打扫,这次是庭园。当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大半个上午也过去了。接下来除去午饭和简短的午休,剩下的就是不停地重复相似的动作,不停地修剪枝叶。摘下发黄的针叶,剪去多余的细枝,几个小时劳作之后,盆栽的轮廓开始显得清晰而动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修剪和维护,才让植物健康地生长。久而久之,植物就会展现出婀娜的姿态,盆栽艺人的辛勤得到了自然给予的回报。而黄有为或许正是在追求一蹴而就的快节奏生活中感到厌倦,更愿意享受“慢工出细活”的馈赠吧。晚上的时间属于自己,黄有为和其他外国徒弟住在春花园的宿舍里。他用英语和大家交谈,“能够和许多国家的人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因为这让我的接触面变大,也是到日本来学习的另一个收获。”

黄有为是小林国雄赞不绝口的爱徒,甚至一年期满后,小林主动邀请他留下,成为春花园的正式员工。黄有为欣然接受,但他的志向仍在中国。他说:“我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的,那里的天地更宽广。”

中国徒弟传承日本技艺

同时身为日本水石协会理事长的小林国雄对盆栽行业从业者不断减少的现状十分担心。他说:“现在拥有庭院的家庭越来越少,大家住在楼房里就没有了摆放盆栽的地方,这恐怕是日本盆栽业萎缩的最主要原因。”和日本许多传统技艺一样,从事盆栽行业的人老龄化严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小林国雄风趣地说:“现在我努力让孙子对盆栽感兴趣,尽管他才上小学。我想告诉他,这不但是一门从中国传到日本,又在日本传承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它在今天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包括经济价值。”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2017年在埼玉县举办的世界盆栽大会上,来自中国的商家和爱好者络绎不绝。

给小林国雄信心的也许是中国欣欣向荣的市场,更是来自中国的学习者,他找到了解决“传承危机”的方案。小林今后打算开一所“盆栽”大学,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人。“盆栽”大学向世界敞开,小林表示:“欢迎更多的中国人学习日本的传统工艺。自古以来两国文化的相互传播和互动发展造就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后也必然以同样方式,才能使传统技艺继续得以传承和发扬。”

小贴士

手艺失传可咋办?中国徒弟有方案

小林国雄:盆栽知识小科普

中国唐代盛行盆景,平安时代传入日本,当时被称为“盆山”、“钵木”、“造松”。镰仓时代因受武士阶层推崇而得以广泛普及,传承发展至今。当代中国盆景追求植物、盆钵、水石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日本盆栽则更重视植物本身,体现出对生命的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