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众号的思想和执着 点击上方蓝字‘幸福的味道’关注 以下这本书可以行行自己的网站上下载:www.ireadweek.com 或者是百度搜索:周读,同时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幸福的味道 回复:355 即可得到这本书 有效期100天 1、《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 8.6(15233人评价) 推荐理由 今天推荐的书,是一本短篇小说,甚至短篇都算不上,只有三千多字,八页纸。
虽然短,但很有力,有力到力透纸背。
书中一共就没有几个人物,有3个场景,1个事件。 却永远得不到真相。
作者用三千字多字写出了一个人间地狱。
地狱的背后还有更深的地狱,罗生门的背后还有另外的门,一道又一道,从无结局。
这本书就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在无声之处唤起惊雷,以简单的情节超越一切描摹。
你以为这已经是极致了,他却用文字告诉你,这不是。
故事很简单,因为战乱,死了太多的人,尸体都被放在罗生门(一个地名),一个被解雇的仆人也来到了这里(暂时还活着的人),也是无路可走,这在犹豫,是饿死,还是做强盗的时候,他目睹了一个老妇人拔死人的头发,他斥责妇人,老人说我不拔她的头发,我就会被饿死,还辩解说这个人生前也不是好人,将蛇肉当作鱼干来卖。听完之后,仆人觉得,唯有不择手段才不会饿死在这垃圾堆里,于是便抢走了老妇的衣服,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情节。
《罗生门》无疑是伟大的,它完全对得起那么高的褒扬。
受到褒扬不是因为电影,也不是因为名字,而是因为小说本身。
它是如此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人间地狱,真真正正的、可怕至极的地狱。
不提别的,光凭这一点,《罗生门》已经是难以超越的。
本书有三层矛盾。
一是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
走投无路的仆人内心是挣扎的,是选择饿死,还是选择在强盗,这一问题不是仆人一个人的问题,也是老妇人的问题,在饿死和恶之间只能选一个,最后,所有人都为恶找到了一个理由。
二,老妇人与死去被拔头发女人之间的矛盾,理论上来说,死者为大,死人就不应该被打扰,而这个女人生前是一个把蛇皮帮鱼干卖的恶人,所以对这个女人就不用讲道德吗?
三,仆人与老妇间的冲突。按照老妇的逻辑,仆人得出“为了己利,可以行恶,且对恶人行恶无需顾忌”这样的推论,遂抢走了老妇的衣裳。仆人终于是忘记了饿死的想法,在这里将第一个层次矛盾再次引爆,为了不饿死,仆人终于成为了强盗。
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书中每个人都是“恶”人,那么群体的恶,就不是恶了吗?
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怎么了?
大家都这么做,就给成为了你做错事的理由。
群体中,恶的底线往往会变得更低,甚至于无。如果这种超低底线的恶变成非理性、无意识的默认,群体也将置于一种无原则的混沌状态。
以恶制恶,是合法的吗?正当的吗?
老妇人认为女人生前不是好人,就去拔女人尸体的头发。
仆人认为老妇人拔女人尸体不对,就去抢老妇人的衣服,这就是以恶制恶,以恶惩恶,让我做恶,成为正当理由。
这就是我们的逻辑。
但是女人的恶,不应该由老妇人裁判,老妇人的恶,不应该由仆人裁判。
这本书也可以看做是一本讽刺小说,讽刺的是人性,人的信仰在生存面前,最原始的生存欲望就会无限的放大,然后欲望就会转换成行动,而转换这种行动只需要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理由”而已。 电子版下载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