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版《罗生门》:是饿死还是做强盗?这是个直面人性复杂的问题

 新用户1275MN3I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我们对“罗生门”这个词都不算陌生,在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时常可以看到它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因为它现在被广泛用来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真假难辨,事实扑朔迷离”。

这个意思多少是受到电影《罗生门》的影响而形成的。

事实上电影《罗生门》的情节是综合了《罗生门》和《竹林中》这两本短篇小说的内容,而原版《罗生门》的故事没有那么复杂,却同样很耐人寻味。


“不做,便要饿死,没法子才做的罢”

平安京作为日本平安时代的首都,位于现在的京都。其规划以中国唐代的都城长安为蓝本,格局方正。“罗生门”便位于平安京的中轴线——朱雀大路的最南端,相当于一个城门。

不过古代的日本常年战乱,城门荒废,更是有很多无名尸体被遗弃在那里。

人烟罕至,乌鸦成群,尸体成堆,《罗生门》所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阴森恐怖的“罗生门”里。

一个阴雨的夜间,一位失业的家将无处可去,来到了“罗生门”。他坐在门口那里,陪伴着他的大概只有门上的蜘蛛。

而他在这个被称为“地狱之门”的罗生门,思考着“饿死呢还是做强盗呢”这一个问题。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发现楼上传来声响。他悄悄地爬上去看,看到一位老妪站在成堆的尸体中间。然后,那位老妪向先前看定的死尸伸下手去,一根一根把尸体上的长发拔下来!

家将对于自己看到的这一幕感到愤怒,冲出去制服了那位老妪。在家将看来,“在这阴雨的夜间,在这罗生门的上面,拔取死人的头发,即此便已经是无可宽恕的恶”。

这个时候的他,忘记了自己先前想做强盗的事。这个时候问他是“饿死呢还是做强盗呢”这个问题,“这家将是,便毫无留恋,拣了饿死的了”。

当他听老妪说是拔了这头发去做假发的时候,心里觉得失望。而老妪还说了,“很明白这没法子的事的这女人,料来也应该宽恕我的”——被老妪拔头发的女人,她生前把蛇切成四寸长,晒干后说是干鱼,拿去卖。

老妪还说:“我呢,并不觉得这女人做的事是恶的。不做,便要饿死,没法子才做的罢。那就,我做的事,也不觉得是恶事。这也是,不做便要饿死,没法子才做的呵。”

听完老妪所说的话,家将的心里生出了一种勇气。这种勇气是他先前在门下面思考“饿死呢还是做强盗呢”时所缺的勇气,但是又不同于跳到这门上来捉老妪的勇气。

家将说:“那么,我便是强剥,也未必怨恨罢。我也是不这么做,便要饿死的了。”

然后,他迅速地剥下老妪的衣服,踢倒老妪,带着剥下的衣服,走了五步到了楼梯口,一瞬间下了梯子消失在外面的黑夜里。

老妪从死人堆里爬到楼梯口,向门下面看,外面只有黑漆漆的夜。

没有人知道那位家将的踪迹。

《罗生门》的作者是芥川龙之介,日本近代文学大师。他在35岁时,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日本纯文学的至高奖项“芥川奖”,是其好友菊池宽为纪念他所设立的。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日本社会的阶级斗争更加尖锐。芥川是个“神经脆弱到连门前有人咳嗽都会大吃一惊”的人,动荡的局面使他深感不安。他越是接触社会,越憎恨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他虽对现实不满,却又不肯放弃既有的生活方式。

芥川这样描述自己道:“……我在气质上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人生观上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其二》,1926)

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描写了家将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先是走投无路时在善(宁愿饿死)恶(做强盗)之间的犹豫与挣扎,接着是看到老妪拔死人头发时的义愤填膺,最后是“毅然”地走上了“恶”这条路。

家将在善恶之间的想法转变,往往是在一念之间。只是芥川龙之介出于“对未来的模模糊糊的不安”(《给一个旧友的手记》,1927),让家将选择了走向恶的一边。

但是家将在那之前可能没做过什么坏事,甚至还挺身而出制止别人做坏事。

而他从“罗生门”离开后,去了哪里,想了什么?是将继续行恶,还是回头是岸?

故事戛然而止,韵味久久回响。

从阻止恶行到做出恶行的反转,人性的复杂可见一斑。

芥川龙之介对于复杂的人性,具有较深的洞察。除了《罗生门》,他还在另一个短篇小说《鼻子》中明确地指出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人的心里会有着互相矛盾的感情。看到他人不幸时,常常容易深表同情。但别人一旦脱离了不幸,过得比以前更好时,可能对别人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正所谓人心难测。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自古以来就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但是,不管是善,还是恶,都是从人的行为结果去判断的。而行为的选择,往往是在一念之间。

善恶一念间,人都是利己主义的吗?

《罗生门》的故事虽然人物少,情节不复杂,但是完全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日本的社会现状。

家将失业——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富家不能养活仆人;老妪去拔死人的头发再卖给别人做假发——老无所依;“罗生门”里有很多无名尸体——战乱、饥荒等因素导致死亡频发,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活下去是人的本能,或许会发生更多“恶”的故事。但是人人行恶,利己主义盛行的话,社会还能好起来吗?

不禁想起电影《无问西东》,同样是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环境,人物却做了与家将有所不同的选择。

在电影中,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是家里的少爷,吃穿不愁。在那个国难当头的时代,他放弃安稳的生活,毅然去了空军学校参加训练。

训练间隙,他会开着战机一次次去到一个村子的上空,投下食物给那里的饱受饥饿的孩子们。每当飞机来到上空,孩子们都开心地大叫“晃晃”——沈光耀会转动飞机的翅膀。后来沈光耀的队友们也都开着飞机来送食物给孩子们。

这些孩子里有个叫陈鹏的孤儿,一岁时被那个村子里的人带回去,每次大点的孩子会抱着他去吃飞机投下的食物。如果没有飞机送来的食物,他和同伴们可能都会饿死。

同样是在战火纷飞、人人自危的环境,沈光耀没有只顾自己,而是选择了坚持心中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并且带动了队友们也这样做。

当时才一岁的孤儿陈鹏,如果不是大点的孩子每次都会抱着他去吃飞机投下的食物,他肯定就饿死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那些大点的孩子们并没有为了自己多点食物吃而不顾一岁陈鹏的死活。

沈光耀坚持内心的善,给了那群孩子们生的希望。那些大点的孩子们没有只顾着“利己”,无形中让社会朝着强大的方向发展——陈鹏长大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第九研究所工作,去到戈壁沙漠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

善恶可以受影响和教化

其实,极善与极恶的人都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在善恶之间徘徊。

正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魔珠降生的他,天生被认为有魔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会被亲情所打动,心怀善念,从而拯救一方黎民百姓。

而灵珠降生的敖丙,天生被认为有灵性,怀有普度众生之心。

但是当他面对龙族使命与村民性命的两难选择时,选择了使命而打算活埋很多无辜的人。

正是因为善恶只是一念之间,人很容易走偏,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善有着追求、对恶有着警惕,并且注重影响和教化人要向善。

比如古人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不可失,恶不可长”、“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等,各种关于善恶的警示。

又比如“梁上君子”的故事。

“梁上君子”的故事源自陈寔,他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名士,品行端正,受人尊敬。

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溜到陈寔家里。小偷还没得手,就察觉有人来了,然后他就躲藏在屋梁上面。

来人是陈寔,他发现了屋梁上面有人,但没有喊人来捉贼,而是从容不迫地把晚辈们都叫到面前说话。他对晚辈们讲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任何借口而放纵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坏人,并不是一出娘胎就是坏人,而是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来想改都改不过来了,这才沦为了坏人。比如我家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

梁上的小偷听了陈寔的一番后既羞愧又感动,翻身爬下梁来向陈寔磕头请罪。陈寔谅解小偷是被贫穷所逼,劝其改正,还送了几匹白绢给小偷。小偷自是感激不尽,决心悔改。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放松对善的追求、对恶的警惕。

从小开始学思想品德课,各处可见的公益宣传标语,《感动中国》对品德优良人物的表彰等,无一不是社会对于善的追求。

《罗生门》中的家将,处在战乱时代,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不得不进行“饿死还是做强盗”的选择。他最后似乎偏向了恶的一边,也是有其历史背景原因。

绝大多数的我们,现在都不需要做如此极端的选择题,反而更应该向善。

都说人性复杂,善恶一念间,而我们起码可以管好自己的心。

有时候经意或不经意的善心所引导的行为,可能是拯救自己的关键,也可能是成就他人的美德。

人人向善,社会就可以少一些“罗生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