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不姓“拳”

 觅书时代 2018-02-28

上海:小 米

2018.2.19

太极拳姓什么,众说纷纭。笔者体会,太极拳不姓“拳”。因为,拳头是用来打人的。无论国家竞赛套,还是各门各派的传统套路,其拳架很难找到一个“拳”字,偶尔有一个锤字,且是不能握紧的空心锤。

太极拳不姓“拳”,视技击为末技,延年益寿才是真。祖师张三丰如是说,后人岂敢说不是。若有异议者,不是外行人,就是假大师、“三流货”。

太极拳不姓“拳”,姓“无”,无形无象,无影无踪的阴阳“怪气”。太极拳理看似简单,没有高深的古文功底,理解不了;太极功夫深不可测,没有深厚的拳道功力,体悟不到。所以,真正的顶尖太极拳高人,凤毛麟角,故而,太极拳后继乏人矣。

太极拳不姓“拳”,因为,太极无手胜有手,全身都是手。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心意的指挥,腰胯的运转,带动肢节运动,手不过是一个傀儡的摆设,谁要是用力去抓、去控制太极人的手就上当了。

太极拳不姓“拳”,拳头是要篡劲用力的,太极拳不但始终是虚拳虚掌,而且浑身松静松空,丝毫不能用力,“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几人能做到?!做到了才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而不是“千斤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不姓“拳”,拳头多是直来直去的,拉幅度,比速度,拼力量的。太极拳大道若隐,拳架越小,功夫越深。平时盘架慢吞吞、软绵绵的画圆,实战起来绵里藏针,后发先至,整劲寸劲,弹抖崩炸,劲力源源不断,防不胜防。

太极拳不姓“拳”,养生效果却远胜于拳。多数慢性病可以练太极拳而治愈。如今,全球数亿人打太极拳,公园太极随处可见,多是老头老太、体弱多病的人,青少年者极少。他们做做太极操,演练太极舞,玩玩推手游戏,交朋友找乐趣,不亦乐乎。

太极拳不姓“拳”,练拳悟道,怡情养性。练拳后不与人争,随曲就伸,脾气温和了,思路开阔了。太极之道还能用于指导学习、工作、处事和日常生活,人生何处无太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