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文忠:文化自信与经典修养

 沁园春春2016 2018-02-28
原创 2018-02-27 陈文忠 语文清话

编者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多次提到“文化自信”,要求“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那什么是文化自信?怎样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文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文忠先生在“语文教师与经典阅读论坛”上的演讲,对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经典修养必读书等基本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陈文忠先生还是收入“语文教师小丛书”中的《经典常谈》一书的导读作者。他的课很受大学生欢迎。他多年潜心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见解独到。

陈文忠老师在商务印书馆主办的2017“语文教师与经典阅读论坛”暨语文教师小丛书第一辑发布会上演讲 


文化自信与经典修养


文 | 陈文忠


当年,鲁迅曾写过一篇题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那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1934年。长期的积贫积弱,屡遭外辱,国难当头,当时的中国人实在难言自信。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个题为《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这个视频很多人都可能看过。视频内容是一位复旦教授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很实在,很有说服力,我深受触动。视频里面讲到了国力自信、政治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等等,但包括复旦教授在内的有识之士无不认为,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自信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这个词,可以分成两部分,即“文化”和“自信”。你有了文化,才会有自信。放眼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和“自信”,似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文化但失去了自信的国家,比如希腊。古希腊有文化,但是现在的希腊呢?只有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我们才想起希腊,平时根本想不起希腊。一类是有自信没文化的国家,比如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从宏观历史来看,是缺乏独特深厚的文化根基的。美国虽然号称世界霸主,也有国力自信,但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本身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它的文化是从欧洲移植过来的。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文人、学者、政治家,如果不先到欧洲去“镀金”,就无法在美国立足。日本文化是由汉学、佛学、西学和神道诸要素构成的,其中只有神道是日本本土的,但神道的内容包含相当多的狂想成分。大家都知道,日本文化是以汉文化为基础的,从汉字、筷子到儒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日文里面依然有三千多个汉字。日本人自己也坦陈,他们的文化是一种“杂交文化”。


第三类是既有文化又有自信的国家,比如当今的中国。民族自信来源于民族文化,一个具有悠久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才可能有真正的自信。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文化史,中国在十八世纪之前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是在十九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衰弱了。今天,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之路上。我们现在重新强调文化自信,这与国力的强盛关系密切,但最根本的还要回归文化传统,在传统中汲取前进的智慧。缺乏文化根基,中国人即使走出国门,内心还是虚的。


对于这一点,我有过深切体会。我曾于2005年参加了一个访欧代表团。当时的欧洲人以及当地的媒体,包括华人媒体,都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的文化优越感来源于他们的信仰。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有人曾向我们发问:你们是高级的学者访问团,你们这些人有信仰吗?面对他们的这一发问,我内心一时有点惶恐。他们有他们的经典——《圣经》,而我们的经典——“四书五经”,早已经被我们踩在脚底下了,有经也没经了。


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人不断增强自信,中国人也应当具有自信。但最根本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没有内在的文化自信,走出国门,国民的脊梁还是难以挺起来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民族的文化经典;一个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深厚的经典修养。在我看来,经典修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师的经典修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首要任务就是传道。道就是经,就是经典。我也是一个教师,我知道如果教师没有经典修养,是无法授学生以道的。第二个层次是学生的经典修养,这是给学生的人生铺上一道庄严的文化底色。生命的高贵和尊严绝不是身上的名牌服饰可以包装出来的,而是源于经典的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变化气质。第三个层次是全民的文化素养。从教师的经典素养到学生的文化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代学生长大成人,就会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我们的民族将重获全民的文化自信,一个高贵的礼仪之邦将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句话:到源头去喝水。经典就是源头之水,它是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中提炼出来的,是真正的文化纯净水。阅读文化之源的经典,是提升经典修养的关键。


我想用“五七四三一”五个数字来概括中国文化的根源性的经典,它们是“二西”之书东来之前中国固有的文化经典。


“五”指的是五经,即是《诗》《书》《礼》《易》《春秋》。


“七”指的是先秦七子,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其实先秦还有一子,即孙子。孙子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但在中国先秦七子里没有孙子。我的个人观点是,孙子是伟大的军事家,但中国文化崇尚道德,崇尚和平,不崇尚武力,是“无兵的文化”,不是打仗的文化,所以孙子没有被纳入传统的七子体系里面。


“四”指的是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是从五经和七子里面提炼出来的,宋代以后成为了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把读四书作为做人的基本修养,传统中国,没有一个学人不读四书。


“三”指的是三玄,即《易》《老》《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时代,玄学家读的经典就是三玄。三玄也是从五经和七子中提炼出来的。


“一”指的是“中国第一史”,即司马迁的《史记》。人们一般把《史记》当作一部史书来看待。我认为《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中国两千五百年固有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华文化五千年,一部《史记》就写了前两千五百年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哲学、文学、医学,各种社会历史内容被一一载入其中。《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是一部巨作,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但篇幅只是《红楼梦》的一半左右。


阅读中华文化的根源经典,就像是和古人谈心。古人和今人为什么会有灵犀相通之感?不妨借用我为《经典常谈》所写的“序”里的一个观点作解释:概言之,文化是生命的升华,生命的一次性决定了文化的重叠性。细言之,个体生命的有限一次性,决定了族类生命的无限重复性;而族类生命的无限重复性,决定了人类文化的层累重叠性。人类文明五千年,个体生命一百年;个体生命是重复,文化生命是重叠。五千年的哲学史,是百年人生问题的反思史,五千年的文学史,是反映人生情怀的咏叹史。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前人都已经思考过了。所以阅读经典所获得的智慧,可以滋养今人的生命。


读书、读经典,最终是学做人,所谓“读书做人”。这个问题不容小觑,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老生常谈的问题恰恰值得我们反思。我要强调的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文化最核心的主题就是做人。中国文化强调“为己之学”,西方文化强调“认识你自己”,中西传统文化都是教你做人的文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常被曲解。其实,它的顺序应当是读书——做人——做事;它的真义则是读好书——成君子——做大事。我们常常肤浅地理解了这个命题。现在的那些贪官,就是没有“学而优”,而是“学而劣”,失去了做人的底线,所以走上歧途。


重新回顾经典,是当下语文教师乃至国人都不得不重视的话题。语文教学应当以经典为主,教学生读“一辈子有用的书”。只有提升了个人的经典修养,才能增强个人的文化自信和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本文根据陈文忠教授在 2017上海书展“语文教师与经典阅读”论坛暨语文教师小丛书第一辑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略有删节,经作者审阅,授权推送,题目为本号所加。)


语文教师小丛书

第一辑

《诗境浅说》  俞陛云 著

《词学十讲》  龙榆生 著

《经典常谈》    朱自清 著

《文字学ABC》   胡朴安 著

《古书今读法》   胡怀琛 著

入选

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图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