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夏家的“春节”

 大红门16 2018-02-28


01

 记忆中儿时的春节,是下了火车站爷爷的三轮车,是到了家门口的那一声“奶奶”,是吃不完的炸焦叶和热腾腾的饺子,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和滴溜溜转的烟花;记忆中儿时的春节啊,盼着盼着,穿新衣服了,又有压岁钱了,堆个雪人吧,好多拜年的人啊,熙熙攘攘,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年味儿。

照片:1997年的春节,大年初五,小婶儿呢?


02

 奶奶家在县城,离火车站不太远,爷爷骑着三轮车,我坐在车边上,不一会儿就到家了。大院里面有一排排平房,进了院门直走,奶奶家就在左手边。一对铁门,上面有门环,里面有门栓,铛铛铛,“来啦!”“奶奶!”


 奶奶搬到城里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春节的记忆却还停留在那个院子里,一进门是葡萄藤,右边两间屋子,一间放杂物(后来变成了厕所),一间是大厨房;院子的左面有四间屋子,一个门进去是客厅连着两件卧室,另一个门是餐厅还有一张床。水池子在院子里,院子里有个小花园,有枣树还有花。

 

 爸爸兄弟四个,大伯在上海,不常回来,但我和堂姐小时候的毛衣是大娘从上海寄来的,那时候流行织毛衣,而大娘的手艺又不是一般的好,毛衣上的花纹都是立体的,活灵活现,肯定费了不少功夫。我俩一人一件,美美的过年了。小时候的春节格外冷,总有厚厚的雪,我们穿的也鼓鼓囊囊,包的严严实实,但总有新的红的衣服穿在身上,看着喜庆,春节就是过小孩儿的年哇。

照片:三个人同时闭上了眼睛,传统机才能记录的瞬间


03

 离开县城的小院后,多少年没再吃过炸焦叶儿了。一嘴下去嘎吱的声音和满口的芝麻香味儿,是记忆中春节的味道。想吃了,跑进厨房里,在盆里拿起一个,不管什么时候去,好像盆里总有吃不完的东西。今年三婶儿也开始准备了,和面,擀皮,制作,84岁高龄的奶奶亲自炸,本以为小山一样的焦叶儿根本吃不完,没想到大年初一就没了。不管餐桌上的东西再丰盛,传统的食物依旧最受欢迎。


04

 过年最热闹的永远是餐桌,小时候是个大圆桌,即使这样也盛不下所有人,山东的传统依旧是男人上桌,我们小孩儿也会凑个热闹,叮叮当当,推杯换盏,满桌的鸡鸭鱼肉,即使菜没了,就着花生米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兴致。这么多年过去,房子变了,餐桌变了,女人们也在一起吃饭了,可兄弟们只要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很爱听他们聊,聊现在,聊过去,虽然有的事情我都听过很多遍了,可每次听都会有新的故事。二宝都睡了,才是我的时间,舍不得去睡,跑到楼下,听他们胡侃,实在熬不住了,给他们拍了张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时间已近十二点,而他们仍兴致盎然。


 这是我羡慕不来的,爸爸跟小叔相差一轮,都在济南,大叔今年也近花甲,跟奶奶生活在济宁,相聚的日子一年也数的过来,喝点小酒,什么愁事也在这“天南海北”中海阔天空了。和夏韵两年没见,年前她来北京,一晚我们也就着小吃聊了半天,直到被二宝打断,从小寒暑假腻在一起的我俩,长大后我来北京她去香港,一年只有春节才见面,见了面依旧是小时候的“我俩”。


 这就是春节,不论我们飞的再远,变化再大,也会在这几天找回过去的时光。

05

大年三十,爸爸兄弟几个去看爷爷,爷爷走了快十年,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会把他的照片拿出来,摆上酒和吃的,上上香,有时候看见奶奶一个人坐在对面,好像喃喃着什么,每一个春节,奶奶应该会有很多话想跟爷爷唠唠吧。此时,奶奶是爸爸他们心里最大的牵挂,也是我们晚辈最大的牵挂。



 今年春节,没回济南,姥姥去世五年多,妈妈也和爸爸直接回奶奶家了。济南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我住的房子在那儿,可春节不是要回那儿,是回“家”,是回“爸爸妈妈”在的地儿。今年春节,人特别多,我特别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