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酒风流时代已远去

 瑞德阁楼 2018-02-28

诗酒风流,是文人们下意识的习惯,也是他们联络情谊的好手段,诗酒中寓性情,担当,胸怀,非为名利而已,而且,也只有气味相投者,他们才会在一起诗酒流连,互相欣赏,互诉衷曲,这样的聚会,不重吃几壶酒,不重于好饭店,但必得有好人在一起,李白斗酒诗百篇,必得与贺知章们在一起才逸兴遄飞,如换成高力士们作陪,则只能喝闷酒吧。最近因读刘永济年谱及诗词集,即在抗战最艰难时期,他们把武汉大学搬至乐山县,也仍然一如既往,文人聚会,流连诗酒不已,且非尽与校内人士而已,如与在蜀中的吴宓,与搬迁至贵州后亦入川的缪钺,与远在广东的陈寅恪,以及章士钊等人,其中尤以吳宓为纽带,时有诗酒相会,佳作迭出,令人欣赏。又读张充和藏《沈尹默蜀中墨迹》一书,当时正值抗战间,在陪都重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麾下,文人聚集,盛极一时,张充和随沈尹默先生学书,度曲,文人生活,淹没在翰墨淋漓诗酒流连中,读之令人神往。这二本书都写到章士钊的诗作,他作为名士,诗人,的确有纽带作用。这样的生活,连战乱也不能摧毁,文人之所以为文人,因他内心有诗酒滋润,且深入血液中,显得充盈富足,真正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到了49年以后,历次政治运动风暴把大树刮倒,连草皮也换成沙漠,文人骨子里血液中的诗酒流连之风,早已不存,有之,则附庸风雅者多,吹牛拍马者众,骨子里逃不脱一个俗字。纵有几个真性情者,又从何处寻找同类者?只有那些因歌功颂德者如说地震死难者因得党恩做鬼也幸福之类诗人才上得台面,诗洒风流,其可得乎?

以下抄录几段刘永济年谱所载,在抗战期间,物力维艰,而教授们弦歌不辍,吟咏唱酬,读之令人神往的文字,这些名流词及诗作,流光溢彩,五彩缤纷,如行山阴道上,千竞百争,美不胜赏。

章士钊《满庭芳寄怀弘度嘉州》:午梦惊回,残诗懒续。怀人天末风凉。十年不见,人老別离长。眼底河山失色,何须问,鬓发欺霜。高空下,穿云乱角,几度共苍黄。茫茫,无限感,一身未北,留滞南荒。似久病相如,病亦无妨。到处都逢年少,应谁与,闲话沧桑。却瞒过,临安丧乱,词客剩彷徨。 

 陈寅恪诗:得读新诗已淚零,不须藉卉对新亭。路人苦信乌頭白,野老惊回柳眼青。万里乾坤孤注尽,百年身世短炊醒。入山浮海都非计,悔恨平生识一丁。 

 缪钺《客有游湄潭归者赋赠》:七日湄潭去,归来翠满襟。一江清绕郭,千翼晚投林。已慎麻阳路,宁劳卻曲吟。且将幽隽意,收拾入灵心。

刘永济《闻陈寅恪移家成都,将道嘉定,诗以迎之》:藏名避世事难成,天意茫茫未厌兵。归国便怀沟壑志,违山不断蟪蛄声。杜工天宝愁仍在,涪叟戎州句可赓。漫道成都堪送老,凌云山色正牵情。 

 刘永济《小几》:小几摊书懒,衰灯触思深。风云惊短梦,山水助哀吟。贫恐高情损,愁防老色侵。故乡归不去,归去亦难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